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明星 《中关村》2014,(6):64-66
2013年8月.“学而思”更名为“好未来”.新集团定位为“一个用科技与互联网来推动教育进步的公司”,实现传统教育与线上教育的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尴尬     
吴楚  曾颖 《中关村》2004,(11):74-75
教育的钟摆西方关于大学的理念可以上溯到古希腊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贵族式的博雅教育,以及中世纪大学以方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近世以来,这种教育理想是以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译作通才教育)而闻名的。19世纪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将其定义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以另于那种专门性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和教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教育得以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并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因而,它同样具有深…  相似文献   

3.
鲍烨童 《中关村》2014,(4):90-91
如今,面对满大街鱼龙混杂的各类教育机构,作为并不太了解这个行业的人们,纵有火眼金睛也难免误入骗子设下的局,或者陷入法律规定之外的教育黑洞。这些黑洞的“体积”虽然小,但是引发的“力场”却极为强劲,任何人一旦进入到黑洞的“视界”内,便很难逃脱。本刊在此列举了几个案例,并且引述专家的观点,让人们试着学会梳理当今发生的教育事件,学会规避教育行业中的一些盲点和误区。  相似文献   

4.
明星 《中关村》2012,(1):80-81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基础性工程。一直以来,海淀区高度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之道在育人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全面为师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董建华 《中关村》2008,(1):78-80
2007年12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典礼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亲任主持,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获授法学博士勋衔,即席发表了致辞。董建华先生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期间,克尽厥职、夙兴夜寐,领导特区政府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推行改革,以有效措施纾解民困,尤其重视教育政策,培养人才,为推动香港及国家、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悉心戮力。董先生带领香港平稳过渡,按照《基本法》落实“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香港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国家正在经历着民族振兴的伟大变革,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董先生寄语后生,情真意切、饱含深情:“无论你是以科学家、专业人士、创业家的身份,还是修桥铺路、山区教书的志愿者”,只要勇敢地投身于国家建设中,“也是生逢这个伟大时代的幸福”,“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旁观者。”闻智者言,振聋发聩。本刊特在“教育”版刊发此文,与这伟大的时代以及同学诸君共勉!  相似文献   

6.
张越 《中关村》2013,(7):92-94
近30年来,万泉小学始终沿着同样的一条轨迹在发展.那就是“营造绿色教育生态”。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明星 《中关村》2014,(4):87-89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关键点,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领域重点工作、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有专家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教育公共政策的调整,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关村》2004,(9):99-99
2004亚洲教育北京论坛8月22至24日在海淀举行,2004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8月24至26日在京举办,中国学生有望网上念“麻省”  相似文献   

9.
李忠东 《中关村》2004,(8):100-101
日本:实施吃苦教育 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以诚信为本,反映了人们对自我完善的不断追求。在日本,有关诚信方面的教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始终。所开设的一门“伦理课”,就是以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白帆  尹颖尧 《中关村》2007,(5):82-83
“免费教育不再是梦想!”世人在饱受学费昂贵疾苦的时候,中国开放教育协会(CORE)在三周年庆典上发出了这一声音。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这段时间闹得红红火火的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广就显得冷清了许多,虽然国家早在1998年提出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0年又有“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新课程改革、教师信息化教育等等决定,但一直缺乏厂家商家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11,(10):14-14
李开复教授在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声言犹在耳:中国在50年到100年内都不会出现自己的“苹果”,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完善教育体系。据悉,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开复面对记者提问,对当前中国出现的一些“科技创新企业”梦想成为“中国的苹果”的蒙言壮语,仍其“旧说”,继续发声:  相似文献   

13.
记:长宽是什么时候开始涉足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怎样? 文:公司成立之初,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就立足于教育行业,积极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成都成为西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高地,投资建成了覆盖整个成都市的光纤宽带网络,使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接入了教育宽带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12,(6):103-103
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俞敏洪 《中关村》2012,(8):101-101
面向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要让孩子认识自我,培养孩子的三大“商素”一一智商、情商和逆商。目前,中国的教育仅仅完成了智商中对考试能力的开发,甚至连学习能力的开发都谈不上。三大“商素”的开发呈现出不平衡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张玉祥 《中关村》2004,(8):88-90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从传统的臣民社会安全转型为现代的公民社会,进行公民教育具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在湖北进行的“天村实验”,到在北京九道湾社区启动的“新民实验”,周鸿陵和他的同事们一步步探索着公民教育如何在中国民主与法治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全面上马,西南教育信息化市场日渐成长起来。成为众多商家追逐的新热点。同时,资金不足、应用基础薄弱、市场运作不规范等因素对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实施的制约也日益明显。资金不足期待投入推进“校校通”的瓶颈问题,首先就是资金。四川省教科所信息技术教研室李维明主任谈到:“教育部  相似文献   

18.
闵维方 《中关村》2005,(1):49-49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这段话精辟深刻,意含丰富,既强调了创新对于民族进步、国家兴盛的重大意义,又指出了创新的原动力在于教育。因此,无论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企业,还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我们都要在继承和光大优良传统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明星 《中关村》2014,(5):47-49
俞敏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思考互联网和教育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纯粹的地面教育永远不会被消灭,未来教育一定是线上的支持系统和地面的体验系统相结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王晓辉 《中关村》2005,(7):88-92
教育平等,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话题。《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础阶段应当如此。初等教育应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普遍设立。高等教育应当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从1945年宣言发布之日起人们对教育平等便充满了期待。教育平等,又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教育平等不仅至今未能成为现实,2000年,全球尚有1.04亿失学儿童,其中大多数为女童,有8.06亿成人文盲,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妇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以“跃向平等”为标题,着重分析了“性别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