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最佳经理人     
《经营者》2007,(9):17-17
他将做企业过程之中的化现象写成出来与人分享,他不仅与科瑞集团郑跃一道将企业带入一个新的天地,而且,科瑞的人精神塑造也与他紧密相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尽。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渊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其实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人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相似文献   

3.
平等的魅力     
在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与聪明的人共事会使人理智,与平和的人打交道会使人大度,与有修养的人相处会使人感到平等、没有压力。如果你和有修养的人在一起那是你的幸福,当你碰到难处,他会为你着想,帮你解决困难;当你处在尴尬境地,他会为你圆场,不会冷嘲热讽;当你左右为难时,他会为你出主意想办法。有修养的人会尊重人,平等对待客观事物,没有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之气。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使人感动不已。平等就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7,(6):27-28
在湖北省房县境内,提起张启成无人不晓,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发现,他颠覆了人们对务工者的固有印象。他似乎不够圆滑与聪明,但想问题、做事情却又透露着信心与笃定;他身家数百万,却又始终保持着一位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他看来,当今家乡有着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家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组织里,人与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认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组织里只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人认为是合作关系,人与人是平等、合作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岗位承担着任务和责任。其实,一个人若不懂得在团队中主动奉献,让团队总是为了他必须特别费心协调,就算他能力再好,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所以,组织内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奉献关系。  相似文献   

6.
有色眼镜     
《人力资源》2008,(4):76-76
从前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论是言语与动作,或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觉得小孩像偷斧头的人。由于没有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了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了。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相似文献   

7.
祝义才从安徽农村一步迈进省城合肥时.并没有像其他他轻人一样去打工,他选择了自己创业,当时他身上只有3000元,与人合伙办起了肉食品加工厂。他抓生产跑销售,白天跑市场,夜晚啃书本,研究肉制品的最新配方。他勤学苦干,很快熟悉了业务和市场,而且他明白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产品的质  相似文献   

8.
造福桑梓,积德行善是很多人的人生理想,有这种理想的人不仅希望能保持或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希望能成为一位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正如司马迁所说:人都难免一死,但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如鸿毛。如果一个人没有现实作为,没有在他的生命里发挥应有价值,活着的他与死了的他是没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底线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朋友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设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0.
王育琨 《中外管理》2011,(6):125-125
除了财富还能分享什么?曹德旺是个本分人。在过去一年内以45.8亿元慈善捐款获评中国首善。各种盛事邀请应接不暇。4月底“第七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请他做演讲。我去机场接他,他一个人拖着个旧拉杆箱,孤零零地走r出来。第一次见面,我问他:“您除了与人分享你的财富外,还能分享什么?”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不义之财发不得。但是一些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脑,将赃物明买暗藏,无形中掉进了违法犯罪的泥潭。还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够朋友、够义气,而与犯罪分子串通一气,结果是引火烧身。 中间撮合 买赃卖赃   据了解,不少人对哪些行为构成犯罪,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都是在不自觉中销赃窝赃而走向犯罪道路。徐海是河南省滦南县青坨营镇人,他与电源厂厂长李延胜是同村人。一天晚上他从本村盗了一头牛连夜牵到电源厂,对李延胜说是从外村偷来的,让他帮忙卖出去,李延胜曾听说本厂警卫员想买头牛家养,于是把警卫员叫来,让他连夜把…  相似文献   

12.
“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训。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这是他演讲时爱说的一句话。他从十七岁起开始演讲,介绍自己怎样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怎样满怀感恩之心乐观地生活。十二年来,他已到过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讲,直面受众超过两百万人,更多的人通过媒体享受到他用汗水烹饪的自强精神的盛宴、阳光心态的大餐。他用微笑温暖世界,用坚...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经营者》2008,(21):10-10
“他八面玲珑,诱导不同背景的选民在自己身上寻找融合点。他用网络与年轻人沟通,在非裔人面前强调出身,在亚裔人面前突出他的童年,让黑人关注其肤色……”  相似文献   

14.
单纯从外貌看,你甚至看不出陈亮任何异于常人的地方,但他就是与常人不一样:他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势,什么这个好,那个坏,在他的眼里,统统是浮云。和他接触过的人,很快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他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把右手放在胸前,似乎是在表明心迹;但他的逻辑思维丝毫不亚于那些以理性面孔展现给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务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开始,他不是一个贼,开始,他只是去找人,找一个叫张贵的人,这张贵住在一幢八层高的楼房里。不过,张贵住在哪一层,他忘了。他走进了那幢楼、但从一楼走到八楼,他没看见一个人,好像这幢楼里没有位人。  相似文献   

16.
生命树     
某寺院有两棵树,一棵是高大挺拔的银杏,一棵是干朽瘦弱的女贞。 60年代这个寺院曾被接管过,所有的房舍都被改做了囚室,专门关押那些被打倒的人。在这儿关押过的人很少有活着出去的,因为这个地方的改造力度比其他地方都严厉。然而,有一个人,他在这儿蹲了 12年监狱,却站着出去了,这个人就是这个市的老市长。起初,人们都以为他是因为对正义充满信念才活下来的,然而,在非正式场合他总是说,是一棵树救了他,这棵树就是寺院的那棵银杏。他进来的时候,那棵树刚茶杯那么粗,正对着囚室的窗口。有一天,看管他的人在这棵树与女贞树之间…  相似文献   

17.
袁腊梅 《财会月刊》2012,(12):I0009-I0009
她爱上他,只是一秒钟。而他爱上她,却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她的父母都在部队,有着不容忽视的职位,她生下来就被人宠为公主。他是从别的地方借调来的文艺兵,因为出身不好,而被人排斥。他只安静待在自己的屋子里,专心画画。那次她是无意中从他窗前经过,只是淡淡一瞥,便立刻被他吸引了去。她看见他空荡荡的房子里。挤满了人,微笑的人、哭泣的人、悲伤的人、快乐的人,那些逼真的脸部特写,一张张挂在墙上,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场合,曹慰德都显得特立独行。与大多数企业家对谈时,他都很难找到共同话题。因为他的关注点不在公司股价上,也不在年度销售业绩上,甚至很少谈及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他会跟你讲人的异化与人的重塑,讲孔子、老子的哲学怎样跟西方的哲学结合起来,从而为整个世界寻求一个和谐发展的出路。所以曹慰德更喜欢与杜维明这样的学者交朋友,与他们可以聊个三天三夜而不觉得累。  相似文献   

19.
纳尔逊·曼德拉逝世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也引发了各种纪念和评论。不同价值立场的人各取所需:在有些人眼里,他是自由偶像和人权斗士;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他是反帝反殖民的民族主义英雄。早在毛泽东、周恩来时代,他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后来又直接促成了南非与中国的正式建交。  相似文献   

20.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译文 孔子说:“看他做事的动机与目的,观察他做事的来龙去脉,再看他做事安于什么、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人又如何还能隐藏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