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认为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是在农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央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生活水平低。当前仍有近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有6000万人口徘徊在温饱线上。显而易见,农村小康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瓶颈。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农村现实来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要着重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了解目前云南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发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所在,对云南农村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有利于缩小社会差别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村经济》2007,(10):46-46
国家统计局日前反馈的江苏农村全面小康监测结果显示,去年江苏全省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0.8%,比上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发展与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农业大省,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对全省全面小康而言意义重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道路。随着各级政府对全省全面建设小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有所加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安徽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设计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测算,安徽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2003年为10.6%,低于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居于全国第十八位,其中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显示,1997年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分值达到81.5分,距离全面进入小康100分还差18.5分。 理想的彼岸近在咫尺。然而,这18.5分的取得并不那么轻松。 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16个量化指标,1997年我国农村已达到和尚未达到小康值的指标各有8项。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发展进程;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呈现新的特点;山西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郑晔  李佳 《农村经济》2004,(3):52-54
章在阐述我国农村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与全面小康消费的差距,推出了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消费的五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笔者有幸部分参与了国家农村总体小康的研究,全程参与了广东农村总体小康的研究和验收。简单回顾过去的工作,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或者会对今天我们研究农村全面小康或监测其进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解决“三农”同题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而农村全面小康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有效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进一步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精神,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小康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效益成为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实现发展与效益的双赢格局,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的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室和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提出的农村全面小康18项评价指标的监测结果,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加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论文对小康内涵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简要描述;并以2006年广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全市农村小康进程进行分析;进而对广州农村小康进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未来广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引起重视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农民生活质量、农村合作医疗及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教育、农村社会治安和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我省农村小康进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1年山西农村小康程度进行了总体测评;对全面小康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村小康途径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基本实现了小康,但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村小康的实现。因此,笔就实现农村小康的途径包括促进农民增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等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1985年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便在全市农村基本解决温饱之后,着手建设小康市。主要做法:弹好从温饱到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除绝对贫困和建设宽裕型小康三部曲,努力提高小康建设水平。——弹好实现小康的历史跨越曲,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温饱之后,泉州市委、市政府用小康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村小康建设。全市制定了小康建设规划,确立了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基  相似文献   

18.
浅议农村小康指标的综合评价新疆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平,郭宏实现农村小康就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基础上,使广大农民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的水平。因此,农村小康是反映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9.
1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200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还属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现在还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和生存性消费,而且在不同省市、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小康实现程度存在着极不平衡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城市的欣欣向荣相比,农村却出现了“边缘化”倾向。2001年,中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虽已达到2366元,但还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贫困线年人均365美元的水平。且还有3000万农民没有达到温饱。广大农村的人文贫困更甚于收入贫困。农村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  相似文献   

20.
实施小康工程建设好新农村王以汉达川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区。因此,引导农民奔小康是全区小康建设的关键和难点,也是全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抓好小康建设,使之成为现代化新农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工作.一、要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农村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