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与生态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改变了我国粮食长期匮乏的局面,并实现了自给有余。但长期追求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又使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供给从充裕转向短缺,粮食供给从不足转向过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我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状况,固守以粮食大量生产和储备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传统观念既不具有经济合理性,也不具有生态安全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立足于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对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行储备,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余缺,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最小的环境代价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改变了我国粮食长期匮乏的局面,并实现了自给有余.但长期追求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又使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供给从充裕转向短缺,粮食供给从不足转向过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我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状况,固守以粮食大量生产和储备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传统观念既不具有经济合理性,也不具有生态安全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立足于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对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行储备,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余缺,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最小的环境代价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要实现粮食安全,就必须在充分分析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及其影响因素后,确立新形势下的新的动态的粮食安全观,这就是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粮食安全含义应是一个变数。除了传统意义上粮食安全的全部含义外,更要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根据可能随时出现的影响粮食获得的不同因素,以及可以动员的一切手段,能够持续获得的粮食资源总量和实施食品替代,来确立一个新的粮食安全涵义。增强和储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国家具备得到粮食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动员能力,尤其是动员足够数量的耕地和水等生产要素,以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转换成政府和农民自觉自愿行为所形成的粮食产出的能力。这样,粮食安全实际上就转换为政府宏观调控与干预下的资源要素的安全,以及政府根据需求,对资源要素进行配置组合,及时转化为现实粮食产出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实现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常态对农业尤其粮食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需求量与质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资源功能多元化、经营模式集约化以及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同时,粮食安全面临粮食供求压力、价格和补贴约束压力以及资源和环境压力三大考验。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应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实施粮食安全全球化策略;创新粮食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难度加大,着力提升“以我为主”的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历史回顾,发现我国粮食产量的提升是在生产不断“北移”并越发向少数主产区集中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人口持续向南部、东部聚集,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程度扩大,粮食流通的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加强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结合起来,促进供求更好匹配、产需更好衔接。  相似文献   

6.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园  章辉 《技术经济》2006,25(5):104-108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效的原因所在,并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是全国的粮食主产省之一 ,以占全国 4%的耕地面积 ,交售了占全国 1 5 %的粮食。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商品量及玉米出口量均位于前列。长期以来 ,吉林省粮食生产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 ,研究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发展态势对吉林经济的振兴 ,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 ,提出提高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及粮农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建设的研究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过去10年云南省的粮食生产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云南省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及中低产田改造,推广优良品种和集成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土地产出能力、粮食加工能力和科技能力三个能力建设,采用中心示范、带动辐射等途径,全面提升综合示范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夯实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08,(6):28-28
2008年5月28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出席会议并讲话。黄龙云要求,2008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根本目标,落实好五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省200万公顷基本农田和1750万吨粮食年生产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与财政对策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粮食安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温家宝总理也…  相似文献   

1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及早着手研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目前,中国连续四年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从而为中国的粮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进入新阶段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总体状况经历了“很安全”——“不安全”——“安全”的“V”字型变动历程,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4.97亿吨,连续第三年丰收,基本上提前四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然而,中长期(2010—2020年)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然偏弱。尽管多年来已在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调节和政策导向等许多方面,需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我国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规范相关政策,建立支持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发展流通,构建高效顺畅的粮食供应体系;合理储备,建立粮食供求平衡调节体系;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降低粮食安全代价;倡导科学消费,扩大粮食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有关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经勇  黄焕文 《财经研究》2004,30(5):122-129
以市场价格作为判断粮食安全的标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为适应我国粮食发展新阶段,应把保障粮食安全的焦点转移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上.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是行不通的,必须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区域间分工贸易基础上.建立粮农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是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在中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始终面临着较大的粮食需求压力。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对粮食的需求与供给产生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粮食产出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二是粮食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区域差别较大;三是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黑龙江省由于耕地面积、土壤、机械化程度、粮食商品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具备了粮食生产的优势,在中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持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优势,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一国的粮食安全由粮食的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和消费能力三大因素构成。工业化、城市化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但工业化、城市化需要相关行业支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顾农业承受能力,牺牲农民利益的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当今“三农”问题日趋严峻的政策性原因,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直接诱因。其负面影响表现在: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使粮食种植面积锐减,造成粮食总产下降;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吸引,使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和弱质化,造成粮食单产不高;工业化、城市化使粮食消费能力增强,如生产供给没有相应提高,将后果严重。因此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城乡统筹,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尽量减少耕地流失,增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粮食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基建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农业基建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滞后性正向效应,然而,政府农业基建投资政策对农作物成灾面积波动不够敏感,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因此,政府必须持续重视并加大农业基建投入,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江苏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江苏粮食生产能力现状作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提出以食物生产观念涵复粮食生产、合理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和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实现藏粮于田,藏粮于科技等发展江苏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陈百明  周小萍 《经济地理》2005,25(2):145-148
首先就粮食属性、粮食饥馑、粮食禁运、粮食贸易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通过对国际国内粮食消费、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探讨了中国适度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由此提出当前中国粮食自给率目标以90%左右为宜。在此基础上,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人均粮食需求量420kg,粮食自给率达到90%为情景,确定我国近期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是人均0.056hm2。同时指出不同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不同,粮食自给率也会有区别,所以各地需要制定区域性或省级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标准。  相似文献   

20.
粮食购销市场化与主销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自军 《经济地理》2004,24(2):277-280
2001年,国务院对包括浙江省在内的8个主销区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项改革要求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可调控库存和财政支农力度,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必将对销区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具有浙江“粮仓”之称的嘉兴市为例,就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现状及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