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赛博空间的“祛魅”方式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态度、赛博空间消解中心话语的模式与后现代主义的边缘化立场、赛博空间下的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与后现代文化话语之间都有着某种同构和继承的关系,该文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赛博空间的后现代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是觉醒与超越文化的完美体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叛觉醒后,熟练地运用人性化、多元化和文化装饰主义以及新旧糅合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段,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超越性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与虚拟社会文化,是遵从于后现代主义与网络社会共同特质的、一种“共通”的解释语言.基于当代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人类学研究视野必须要遵从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因此,后现代人类学既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人类学的一种映射,也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兴起、基于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法的一种学科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4.
反思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新兴的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现代公共行政范式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当然,这固然有后现代主义先天的质疑和否定本性之故,不过现代公共行政的种种危机更是其受到冲击与挑战的内在原因。面临后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公共行政进行后现代重构成为其获得新的合法性的唯一方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文把后现代主义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旨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出现的一股具有广泛世界性影响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它继承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化思想并得以发展延伸;也对现代主义实行反叛和决裂,了解后现代主义时代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帮助读者正确解读后现代主义时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邹秀娟 《魅力中国》2010,(35):310-310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它造成的文化现象的剖析,指出后现代主义对精神文化消解,以及浅析应如何看待后现代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兴起。  相似文献   

7.
文章意在对杰姆森的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一些批判性分析。西方世界的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杰姆森对第三世界、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在现代和后现代世界中的处境的解释。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杰姆森把后现代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尝试是不成功的,而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的看法同样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熊秀 《魅力中国》2014,(13):206-206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更能依靠这份文化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渗透。而标志属于某种特征性的视觉表述,是文化全面浓缩。标志无疑也具有大众化传播的艺术特点,主要通过以一种精练的艺术表现,说明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标志设计进行结合运用.如今,在标志设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化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传统理念的反叛是以四种深度模式的消失为标志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现代主义文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主体性的消失,平面化、去历史化、无中心是其主要的表现;二是不确定性,二者的可解释性不同;三是形象的出现,距离感、现实感的消失,摄影、电影、电视的超级现实主义特征使现实的形象代替了实际的现实;后现代主义成为了和启蒙时代决裂以及对现代性批判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杨慧颖 《理论观察》2010,(5):145-146
以复制、消费、游戏、拼贴与平面化作为文化标签的后现代语境中,包含着后现代元素的欧美影片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蜂拥而出并大放异彩。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作品《低俗小说》中以娱乐、狂欢的游戏心态,拼贴、戏仿的平面叙事,跳跃、无序的叙述结构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品格作了精辟的注解。  相似文献   

11.
刘晶 《魅力中国》2010,(35):278-27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将文化与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文章利用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为着眼点来阐述中国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詹晓丽 《魅力中国》2011,(20):197-19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股泛文化思潮,其影响不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也对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与传统教育观有着截然不同的新型教育现。在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现代课程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代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多样化”的思考刘庚子“多样化”被后现代主义认定为“后现代性”的一个主要表征。如最早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巴黎第八大学教授李约塔尔(J一FLyotard)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不需要用一普遍性原则对其统贯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被不断的传播和被关注度不断的提升,拓展或缺的。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满足人们舒适、快乐、宁静生理需求又符合人的心理需求是人们理想的居住环境,以发挥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化特点的基本阐述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发掘,把握室内空间方面的分隔、 组织、灵活、流动等特点,来完成视觉空间序列的设计与布置。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优越性,实现以人为本,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性,满足人性的自我张扬,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主体在各个方面的需要。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了解到的艺术美学特征在空间中体现出均衡美、和谐美、韵律美、适度美的形式美法则。并且注重其人文背景因素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巧丽 《魅力中国》2013,(26):252-252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分类,从与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哲学、意象、民族情感三个层面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进行解读.并就视觉传迭设计中传统色彩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因、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设计的手段几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从而得出重塑思维、营造意境、革新技艺三种方法。进而更好的拓展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应用空间,实现在现代设计中的可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婼瑶 《魅力中国》2010,(33):288-288
优秀的设计作品不是单纯地对传统模仿,而是将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需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作品。与文化一样,景观的发展与变革,也是在伴随着对传统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一种新的号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珍视传统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味地模仿过去。景观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需求,而且还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的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在中国城市住宅区景观设计的诸多元素中,我们更应该重视中西方民族文化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化大众化的形成及其与后现代文化的关联。认为文化大众化是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是西方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文化发展自推力的产物。大众文化又与后现代文化有着密切的互文关系,这是源于后现代性具有与现代性完全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精髓,并吸收国外优秀的设计理念,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国设计”,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确立起自己的地位与形象。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文化思潮渊源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文化思潮是西方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不同形式的后现代话语汇聚而成的文化运动,其生成的基础是现代历史进程中暴露出的现实问题以及启蒙思想内在的缺陷。后现代话语在形式上的反理性之下,既表现出对现代理性的激烈批判,也蕴涵着对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要能满足使用需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室内设计中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换,既是建筑艺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会极大地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风格与文化的关联,就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和谐,其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共同享有和发展,它遵循历史传统并进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