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文章将全球价值链、国内区域间融合发展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作为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切入点。使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参与全球化分工以及国内区域流入型融合对制造业产业升级产生明显溢出效应,且后向溢出更显著。东部参与全球化分工能够享受产业升级红利,中西部则更多通过国内流入型融合获得升级红利。且区域竞争优势与主导分工环节越契合越有益于产业升级。分行业看,高技术类型对于产业升级的拉动效应更显著。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的改善是参与全球分工以及国内区域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了基于三个梯队产业带动系数的区域产业升级扶助路径,对四大板块协同三大支撑带的战略布局作出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潘毅刚 《浙江经济》2007,(17):15-17
当前浙江经济增长处在可接受的最低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区间的中段,供给和需求因素基本相适应,但仍有一定潜力可以释放; 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浙江经济仍将处在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存的发展阶段,有必要加快由投资主导型向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型转变、由资本投入拉动向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共同拉动转变、由出口导向型产业和经济外向型带动向内需外需均衡拉动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国家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作为江苏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标市,海门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四个有":有需求、有优势、有保障、有追求。有需求:海门在发展阶段上处于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  相似文献   

4.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原因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91年间,中国实施了以内地为重心的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以东部为重心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伴随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展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出现了经济重心向东部沿海倾斜的显著特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由此形成的效应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并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的有效途径。从“竞争战略之父”Michael E.Porter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入手,基于创新驱动发展和技术产业化的相关理论,推导出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我国区域主导产业培育的一般模式,并结合全科盟在大同培育新能源主导产业的具体实践展开案例分析。该模型丰富和完善了主导产业培育的理论体系,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国政府承诺: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的财向对消费的拉动。 中国的确需要拉动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细细品味,如果过大力度地拉动消费,搞不好就会落入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套”。  相似文献   

7.
何涛 《改革与战略》2014,(2):58-61,99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进入后危机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模式向内需拉动和技术驱动转变条件下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文章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和特点机理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促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和演进最终要实现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转换过程中,各种制度资源和要素资源向创新部门和领域集聚的同时,也在短期内对原有区域经济基础和格局带来存量资源冲击,这就是创新变局引起的区域经济波动和风险,其实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换所要承受的代价和成本。主要表现为地区间创新驱动战略的趋同、创新偏离内生化路径、地方经济波动加大、作为创新主体的中小企业所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等。  相似文献   

9.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转型,包括主导产业、增长引擎和区域功能走向。区域经济转型尤其以工业系统的存量调整、增量升级为主要路径.,在区域经济“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中应当明确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方向,培育内生增长动力:规划目标和指标设计上,可以考虑将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R&D)、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万元产值能耗、技术进步贡献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设定为刚性、约束性指标:在推动经济转型的体制创新方面有所部署。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是东亚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战略选择将决定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走向,对未来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东亚区域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在1992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如何?有哪些特点?广东对外经贸如何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确定经贸发展战略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1)1992年国际经济关系仍将沿着经济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的的道路发展。随着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和美加贸易协定逐渐走向成熟,国际区域集团化的格局将更明显;各个区域集团内部经济合作的强化和  相似文献   

12.
都市圈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我国目前已形成了27个都市圈,空间格局呈现东南密、西北疏、沿海和沿江分布的特点,发展阶段由东向西逐步递减,与我国重大战略存在空间一致性.新时期,要以都市圈为支撑构建现代区域发展体系,着重在重大国家战略外培育一批都市圈,提升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都市圈发展水平,促进成熟期都市圈向城市群转变,加快都市圈融入新发展格局,最终形成"两横三纵"的都市圈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模式转型,应该在进一步深化“八八战略”基础上,体现以下特征: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要素支撑从依靠传统要素向依靠创新要素转变;城乡发展从城市优先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优先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结构转变:一是需求结构的转变,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即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投入要素结构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对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南通来说,投入要素结构的转变至关重要。区域经济实际上就是各种投入要素的集合,一个国家也好,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关于中部区域发展新的战略思路,是中部广大干部群众盼望已久的重大决策,必将成为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看,中部的发展状况,将决定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从长远看,将左右中国经济的走向和格局。目前,中部地区崛起有基础,有条件,又恰逢机遇。安徽更应该强调机遇,加快发展,在中部崛起中有所作为。——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金山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增强服务业有效供给,形成服务业促消费的良好格局,将成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新区》2007,(7):32-35
努力争当区域自主创新的“先行区”,是苏州高新区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苏州高新区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主战略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积极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最大程度地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推动从产业集聚向创新集聚、从资源资本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经过20年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强调园区要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走向以产业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以国际化为方向的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析判断,海淀园管委会认识到: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将成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向新常态的平稳过渡。过渡态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寻找向新常态平稳过渡的"新动力",由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由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转为主要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即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