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到国外赞誉的中国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四大发明",更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风".大学生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同时,大学教师也要通过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结合"四个自信"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产生的重要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坚定力量,这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高校作为文化一脉相承、推陈出新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阵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具有开展文化育人的内在优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李全中 《发展》2013,(9):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发展的自信和包容。泾川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摇篮腹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许多绚  相似文献   

4.
周健 《宁波通讯》2012,(1):15-16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文化、如何对待文化、如何发展文化的问题,对于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近,  相似文献   

5.
CFP 《走向世界》2011,(26):CFP
青岛,这座年轻的海滨城市,秉承传统文化的积淀,接受近代文明的洗礼。这里的琅琊文化、即墨文化、崂山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近代历史又给这座城市抹上一层浓郁的风情。上世纪30年代,文化名人聚居于此更是为日后青岛文化百花盛开洒下了种子,经过几代文化人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几十年城市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今天,青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前行,"文化青岛"已呼之欲出……不与通邑大都比肩,青岛自信而执着地走在文化强市的道路上,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文化绿洲时代。就让我们静下心来,细品青岛,在隐隐跳动的文化脉搏中,体会文化给城市灵魂带来的升华,感受因文化而灿烂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6.
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实践,是培养人们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信仰的渊源、思想的根基、生存的手段。培养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获得最大自豪感的基础。但是在目前来看,文化自信面临着许多困境,需要加以解决,任务艰巨。文章试图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化自信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其中包括精神文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文化理论.虽然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依然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状态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自信心。文章分析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不足,从高校思政课教学出发,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融入教学中;开辟第二课堂;思政课教师讲好文化自信内容等方面探讨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以期能够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新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桥梁和引领作用。随着历史延绵,文化自信蕴育着传统和当代价值,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提升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发展、构建话语主动权的作用。文化自信在发展过程中加强了文化交流与合作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是事关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国运兴衰的大问题,而且是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作为一定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理性认知和充分肯定,对其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坚定信念,既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教育作为一定文化主体以坚定受教育者对自身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自信为旨归的教育,既是更基础的教育,也是更根本的教育。切实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要真正能够肩负起文化自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当前就是要全面理解文化自信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努力拓展和创新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到了关键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有了显著提升。经济实力的提升,要求必须更加注重文化方面的自信塑造,必须注重塑造多重维度下的文化自信:历史维度下的文化自信、理论维度下的文化自信、实践维度下的文化自信、人民维度下的文化自信和世界维度下的新时代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公民道德水准高、社会文明风尚好、城市生活品质优、地域文化特色明、文化综合实力强的文化强市。把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作为我市文化强市建设总体目标中的重要内涵,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是对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深厚地域文化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是"四个自信"的坚实基础,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要坚定不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必须确切掌握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阐述,为优化中国文化的旅游表达、加快中国旅游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旅游人才、引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国旅游教育者需要摒弃西方强势文化语境背景下的自卑心理,努力增强旅游教育的文化自信。文章通过分析文化自信的背景及旅游管理教学现状,探讨其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及实现路径,并阐述改革创新的特色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化,是激励中华民族奋斗前行的精神动力。南昌市提出将"天下英雄城"作为城市品牌,以彰显南昌大气开放的城市品格。这与南昌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一脉相承,对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提升南昌红色文化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播推广和开发利用好南昌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7.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我国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关键.在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关系中,关键是对于几个问题的处理,改变城市中心论、改变经济优先论,在承认城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甩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余红艺 《宁波通讯》2012,(23):16-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新概括新部署,进一步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赋予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毛泽东文化观的核心内涵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形象应当是"主权在民",文化要服务于人民,文化要成为动员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给人民以力量的精神武器。毛泽东着眼文化的战略是伟大的,伟大的战略造就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形象。在改革开放,复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的文化观能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发展的走向至关重要。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是新世纪城市发展最值得关注的大趋势。"文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图景和先进思想,将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城市。宁波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热发展"中,必须对一个城市应具有什么样的人文传统、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等问题予以"冷思考":把握发展趋势,研究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城市为导向,创造性地推进现阶段宁波文化强市建设,为从"文化强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