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已经进入了加速人口老龄化的行列,老年人养老压力不断增大,养老金只能满足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很难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单靠养老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养老需求。如何缓解养老压力,发展多样化的养老形式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房养老作为新的养老模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中国发展以房养老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是从中国拟实施以房养老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希望以房养老制度有一天可以在中国健康有序的发展起来,从而来缓解老年人的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日实现老年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住宅公寓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1999年以来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因此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居住问题是摆在我国和各个城市面前的一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所选择的养老和住宅方式,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原因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除此以外还有托老所、福利院、临终关怀医院以及老年公寓等。老年公寓(老年社区)是依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建造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它是既体现老年人养老居住,又能享受到各方面社会化服务的住宅。老年公寓兴起于北欧一些国家,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一些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选择10个城市社区和5个农村社区,按照随机偶遇方式确定年龄60~79岁老年人187名,就养老机构养老10个相关问题进行访谈。结论:加强与完善高质量的养老机构建设是发展趋势,注意农村与城市的合理布局,以满足新时期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积蓄解决的问题.各式各样的养老方式逐渐面世,比如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但是这些养老方式大多是针对城市中的老年人的.农村中的老年人的经济能力、 生活观念、 基础设施方面的限制,使他们无法接受这些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比较合适也比较可行的方式.现在关于居家养老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关于城市中的居家养老,并不适用于农村.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开始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居家养老面临很大发展困境,本研究对农村的居家养老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综合国力还不强大的情况下出现的,即”未富先老”,保定市是河北省老年人口最多的城市,老年人服务缺失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对三种社会养老模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通过调研对保定市老龄化现状和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艳 《民营科技》2013,(8):232-232
本文从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背景出发,对于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有:养老金待遇悬殊较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养老机构发展不完善、社区服务发展滞后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主要表现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的需求。现基于其社会共同责任的价值理念,针对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要充分发挥各界的力量,实现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力图缓解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诗佳  徐伟 《价值工程》2021,40(31):7-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经从物质保障需求转换精神文化需求.但通过对我国现在最主要养老方式现状的了解,目前社区环境营造中,文化养老服务相关建设相对落后,相关供给量不充足,导致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养老氛围.文章从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分析,从功能配置、服务设施、开敞空间三个方面,规划满足老人"舒适感、参与度、丰富性"三种需求的社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冲击,而现阶段社会所能提供的养老方面的内容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而这都源自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老年人口的发展速度不相协调,"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在家庭养老功能下降,机构养老发展不足,社会养老面临巨大困难这一背景下,居家式社区养老是社会转型期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居家式社区养老能够满足老年人所需要的日常照顾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精神慰藉需求和文娱需求,又能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和工作压力,因此居家式社区养老是我国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实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是指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组织、指导、照料、护理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帮助.养老方式可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生儿育女,养儿防老"是流行在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的一句老话,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养老方式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一养老方式一面在沉重的负担着中国农村的养老责任,一面却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养老需求.笔者认为,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老龄化形式严峻,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超城市。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在变化的家庭结构、社会环境中受到冲击,农村的养老面临资金缺乏、老年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因此,本文通过对陕西铜川王家贬村的养老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一种针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模式――自愿互助式团体的养老模式,即通过农民的自愿参加成为团员,享受团员集中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履行一定的义务,形成一个由老年人自愿组成的老年生活互助团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形势日益严峻.研究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养老保障方式.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区养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逐渐兴起;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优点,将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有4.3亿老年人.巨大的养老需求日益凸显,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创造就业机会,创造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国策的实施,中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倩 《大众标准化》2023,(20):132-134
时间银行是一种基于时间交换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时间的等价交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助。将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照顾需求,促进老年人的独立生活和社区参与。文章将探讨时间银行模式的基本原理、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和实现途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以期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养老社区软环境建设的内涵和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1.69亿,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3。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养老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养老需要。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老有所惠为目标,养老社区的建设将在解决目前养老供需矛盾和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等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形势的需要,同时社会机构养老方式也因国情和自身发展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批评。在此背景下,力图宣传将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居家养老模式,它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自2012年以后,年均老龄人口增加与劳动人口减少700万,养老服务需求迅速上涨,带来几千万就业岗位。劳动供给迅速减少,服务价格迅速提高,直接挑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养老服务的岗位需求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为1.5亿,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能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5.0%。农村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  相似文献   

18.
殷杰 《北京房地产》2006,(12):23-26
“养老型住宅的需求非常可观。中国已经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今年老年人比重将超过总户籍人口的15%。远远超过国际上有关老龄化城市的比例。”“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这一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的特殊居住需求,开始引起政府、企业和研究界的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经于20世纪末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预计21世纪中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城市,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一般人很难拿出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上照料老人、在精神上和他们交流,他们对社会养老机构的需求更为迫切;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养老机构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福利性质的养老院或者敬老院,他们中的一些人将目光转向了老年公寓。这里所指的老年公寓,不同于养老院或敬老院,它是专门为老年人建造的商品房性质的住宅小区,其环境、设施、房屋设计、服务等都是根据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和特点设计的。老年公寓的目标消费群体究竟是什么人?这是在进行老年公寓开发之初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笔者于2004年5月在江苏省南京市等四个城市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养老方式调查”。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在一些试点试行,但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仍不容乐观。目前农村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日渐加快的老龄化问题和与之相对的已经难以维系的"家庭式养老"之间的矛盾。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够健全,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积极、稳步、适度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时通过立法,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