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三次产业的均衡增长,并不是说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重要。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发展要注意均衡、协调,要在给服务业成长留出足够空间基础上促使制造业结构转型,既要加快制造业技术进步,提高整个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又要找到一个能够不断增加就业的制造产业组织结构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发展中出现了产值增长而就业减少的趋势。经合组织制造业就业在1990-2001年间减少了9%,全球20个主要国家在1995-2002年的7年间减少了2200万人,其中美国减少200多万,减少…  相似文献   

2.
先进制造业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产业支撑。最近公布的“两个中心”文件进一步明确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物流》2007,(2):2
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国务院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意见提出,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技术结构,改善组织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其中,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考察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工业行业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存在显著但非对称的双向互动关系,大致呈现从东部向中部再到西部的阶梯型衰减趋势;而且,前者对后者的拉动作用要小于后者对前者的推动作用,两种作用间的落差亦由东向西递减;此外,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来看,这种双向产业互动主要发生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等部门,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间的互动发展程度不高。研究创新:将先进制造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在考虑行业异质性和内生联立性的基础上,单独考察其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价值:有利于纠正目前对我国产业互动发展的低估,对加快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协同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两部门模型,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演变,并对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关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最低。因此,各区域应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政府职能,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西部地区应跨越重工业化阶段,着力发展轻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为辅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服务业发展的世纪。目前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服务业是公认的绿色产业,具有耗能低、污染少、贡献大等特点,对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能降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是保持临沂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项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7.
上海要实现”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也是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超过15%,高于全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根据规划,”十二五”期末,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要达到60%。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财税、产业、土地、金融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如何优化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用地与用房政策,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将是国民经济“软化”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的过程。从国民经济动力结构看,第三产业已经或将要成为GDP增长的第一失去力。我们应该据此扭转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靠工农业推动的旧思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发展服务经济是城市的第一要务,而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服务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流帆  四海 《英才》2005,(2):102-103
今年北京市政府将着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知识型服务业、现代流通业、旅游会展等四大产业。 1月6日,北京市公布产业新宠儿:今年北京市政府将着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知识型服务业、现代流通业、旅游会展等四大产业。另外,发改委还提出今年要引导全社会投资出现两个转移:即从城区转向郊区;从房地产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就是说,房地产业将淡出政府引导投资的领域。据了解,去年上半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2%,属于投资增长偏快的领域,但下半年,房地产业已呈现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当代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产业演变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动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徐州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实现徐州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就是要加快推进徐州生产型服务与传统优势工业的协同发展步伐,从而推动徐州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是服务化转型。随着制造与服务融合程度的日益增强,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加大服务中间投入,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逐步迈上新台阶,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总体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细分服务业投入结构看,高端生产性服务发展较为滞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入水平较低。随着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新浪潮。应充分发挥服务投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用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发展,发挥细分服务业不同特性,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类权重矩阵,以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有效带动本省制造业绿色创新,但会抑制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在邻接空间、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地理邻近地区更显著。多维度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呈“梯度递减分布”特征。数字化产业发达省份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对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具有较强“虹吸效应”,不利于整体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是以,未来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施行区域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上海物流》2006,(4):3
七月初,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情况汇报”时,韩正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嵴持“两个优先”产业发展方针、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把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火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抓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以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上海要为国家实现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2,(13):43
全球化和专业化对开发区高外向度经济结构和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快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站在"建区"向"造城"的转折点上,杭州经济开发区正积极筹谋产业转型,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开发区产业优化升级,力图摆脱开发区传统工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下沙在工业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1  相似文献   

16.
南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应是:第一产业重点是提高产业化程度,向生态高效、优质特色农业发展;第二产业应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把加快制造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产业则是加强基础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采取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方针,尽快形成我市具有相对优势、竞争力较强、产业效益较好的优势产业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7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信息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对三省一市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有所增加,浙江、安徽两地的增长幅度明显,信息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显著,安徽省信息制造业相较于信息服务业发展得更好;三省一市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要大于感应度系数,应该采取主动,积极发展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5年和2014年26个细分制造业和5个细分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资料,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地区的六个省份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性服务业不再像之前研究一样落后于制造业而是赶超制造业的发展.所以要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加快制造业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主要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到其全部服务业的50%以上,河北省作为工业大省,在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本文提出河北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由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关系所决定的;是"做优二产"的需要;是推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同时提出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低;结构不优;缺少具体的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和有关政策;人才匮乏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提出发展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通过科学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强产业链的引导,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水;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的协作;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为此,基于产业互动视角下研究生产者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表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呈现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化和制造业服务外包能够更好地带动各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