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哥伦多那(Grondona)认为,一种文化价值体系由20种主要要素构成,并且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又赋予了这20种要素不同的内涵,从而决定了该文化价值体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根据哥伦多那的文化类型分析,传统的儒家文化有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成分,但不能由此断言,儒家文化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哥伦多那认为只有西方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产生资本主义、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否认了文化及其价值的多元性。但哥伦多那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文化分类研究的框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哪些因素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哪此因素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焦学强 《中国市场》2010,(10):55-55,57
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在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并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5,(39)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企业所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发生了改变,使得以地域差异为基础的传统跨文化分析方式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基于时间推进的文化演变。"代际文化差异"这一概念来分析时间对企业管理文化演变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差异化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中,并讨论了地域文化差异与代际文化差异在跨国企业经营活动不同阶段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4.
《商》2015,(22)
家庭代际关系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在不断的变化着。这里既有宏观环境变化的原因,即社会宏观背景下传统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有微观结构的原因,即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的变化。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家庭代际关系:一、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家庭代际关系。二、当代社会下中国家庭代际关系。三、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家族企业换代接班高峰期到来,对家族企业接班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外关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型的主要视角,并依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西省农民创业调查数据,对农民创业代际传递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在构建农民创业代际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民创业代际传递发生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分别运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创业代际传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有创业经历的农民,其自己创业的可能性更大;父母创业可提高子女在相同行业创业的概率,并且父亲创业行业的代际传递效应更明显,母亲只在特色种植养殖业、餐饮服务业及商贸业等行业存在代际传递现象。另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风险态度、技能状况以及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对农民创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代际传承不仅是家族企业物质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的传承,还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传承,特别是隐藏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技能性、诀窍性、实践性的默会知识传承。研究家族企业默会知识传承,通过共享和创新等途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家核心能力,探索家族企业长青之“道”、长盛之“魂”。  相似文献   

8.
熊晋 《品牌》2006,(9):66-68
2006年6月25日-7月15日,我应法国文化协会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邀请,在世界艺术重镇法国巴黎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了一次文化艺术作品欧洲巡回联展,并分别参加了由法方和奥方安排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顺访了欧洲文艺复兴之母佛罗伦萨、永恒之城罗马、海上水城威尼斯等欧洲名城。近距离接触了倾慕已久的名胜古迹,观赏了众多精美绝伦的雕塑和美伦美奂的绘画。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养老是通过家庭代际关系体现的。因此,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和家庭养老的重要前提之一。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也出现了很多新走向新问题。本文试从现代家庭的代际关系变化中,并提出对如何建立良好有效的养老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出现了许多非理性行为,使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因此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指出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期望值差异、证实偏差、非完全理性的过度自信及羊群效应等是造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存在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骐 《北方经贸》2014,(9):24-24
中国的养老事业面临巨大挑战,家庭养老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家庭养老,儒家传统和抚育与反哺的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是文化的沿袭。家庭养老也有现实的需求,它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同时满足多种养老需求、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减轻对社保的过度依赖。建设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应当确保健康有效的家庭养老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家庭生命历程理论视角,运用CFPS2010-2020数据分析了代际支持、居住模式对子代离婚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代际关系随世代变化逐渐趋强,代际反馈模式表现出文化韧性;父代对子代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子代对父代的日常照料都会显著提升子代离婚风险,但子代对父代的经济支持不会影响子代离婚风险,且都表现出明显的世代、城乡和性别差异性;代际同居会显著增加子代离婚风险,降低子代婚姻稳定性,且在不同世代、性别和城乡之间表现出相似性;代际关系对子代离婚风险的影响同时表现出传承性与现代性、工具性而非情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养老是通过家庭代际关系体现的.因此,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和家庭养老的重要前提之一.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也出现了很多新走向新问题.本文试从现代家庭的代际关系变化中,并提出对如何建立良好有效的养老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14.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庆,是我国少数族世居之地,民族种类居各省市之首。正确认识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重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推动重庆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无限地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朱璀璀 《商业科技》2014,(1):138-139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的关于人才管理的思想精髓,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企业人才管理相关理论综述,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管理方法,如识人之道、育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留人之道等,并结合海尔集团的人才管理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才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人才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和持续成长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传统视角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强调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转移,而一些新的研究认为,由默会知识、社会关系和企业家精神等组成的特异资源是影响家族企业传承机制和成长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传统观念以及默会知识、社会关系、企业家精神三个特异资源主要可识别要素,并指出"家族性"特异资源的成功传递会成为家族企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李颖 《中国品牌》2010,(9):76-78
新百伦这个有着104年制鞋历史的运动品牌亟待在中国市场传递它的"慢跑"概念,推广其跑步文化。就像灰姑娘故事里的水晶鞋,2008年新百伦(New Balance,原译"纽巴伦")在物色其中国区总裁人选时,  相似文献   

18.
马媛 《中国市场》2009,(15):83-84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代际传承人的选择以及对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利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人专项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62.98%的老年人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代际支持不均衡.模型一显示,与完全没有给予代际支持的老年人相比,给予1项、2项、3项代际支持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不好的发生比较低;与完全没有接受支持的老年人相比,接受2项代际支持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不好的发生比更高;与代际支持均衡的老年人相比,代际支持不均衡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不好的发生比较高;代际支持的均衡性与代际交换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老年人自评健康不好的发生比就分别下降8%和9%.给予代际支持、代际支持均衡性与代际交换强度对健康均有显著的影响,未来的老龄政策应大力鼓励向下的代际支持、提升代际支持的均衡性、增加代际支持的交换强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可持续发展主要理论基石的代际公平理论,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能对后世代的发展构成威胁;它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理论性与实减性、继承性与规范性等特征.西方学界主要从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三大途径集中研究了代际公平的正当性、外部性、储蓄率及代际公平的帕累托改进等问题.代际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关怀主义消费观的提倡,代际外部性的消除与代际公平的实现,促进代际的可持续发展等已成为国内代际公平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