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馨丹 《商》2014,(47):112-112
《理水》是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一篇小说,它一改以往鲁迅沉闷的基调,出现了积极者“禹”的形象。本文试图阐明鲁迅先生与墨家文化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对墨家文化的继承;二是说明鲁迅先生不只是完全照搬墨家文化,他在墨家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墓碣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扑朔、朦胧、奇特的梦境和荒诞不经的情节,展示了鲁迅先生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和严格的自我解剖以及竭力想要摆脱自己消极、虚无思想束缚的精神,是鲁迅先生在寻求真理道路上一颗坦诚心灵的披露  相似文献   

3.
鲁迅文化视野中的藤野先生,是鲁迅对于藤野先生的文化人格的再发现和文化品格的再赋予,是鲁迅“真的人”的理想化的存在形式,体载了鲁迅所认同的“诚和爱”现代文化精神,这就使藤野先生成为鲁迅理想化人格和现代精神的对象化,从而具有超越现实存在的文化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用他那特有的笔法,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一位老师藤野先生。从那宇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中不难看出,不论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方面,鲁迅先生都受到了这位老师的深刻影响。以至于多年以后,对那位老师的形象仍有深刻的印象,甚至“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2006,(1):114-114
12月3日的北京,空气依然干燥寒冷,北京图书大厦里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一派阅读、交流、讨论鲁迅作品的文化热景。今天是新版《鲁迅全集》全面上市的第一天。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精神,图书大厦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博物馆和有声读物网共同推出“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系列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6.
<鲁迅自传>是鲁迅先生在1930年5月撰写的千字小传,其中浓缩了自己近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在平实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质朴严谨、虚怀若谷的人格精神以及深沉的爱国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野草》和《画梦录》分别是鲁迅和何其芳具有重要意义的散文诗作品。他们在思想上具有相同的精神特质,就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低潮期找不到出路的孤独和彷徨。但是二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同时,二者在艺术表现和艺术渊源以及艺术影响方面有相似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零售业变革越来越深刻,由好孩子集团创办承办的,由《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杂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经济日报》、《上海证券报》、《解放日报》、《商界》等20余家媒体大力支持的“好孩子”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得到了中国零售业的广泛响应和参与,特别是在龙永图先生担任了论坛主席,并且得到了商务部的领导重视以后,中国零售业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价值与责任,打造零售业核心竞争力”,会议的主要精神可以体现为八个字:创新、价值、责任、和谐。本次论坛的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他们分别是: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先生、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先生、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王小川先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先生、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军先生、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科技与信息安全咨询合伙人陈小珍、好孩子集团总裁宋郑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先生、上海市经委副主任张新生先生等。  相似文献   

9.
乔伊斯和鲁迅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狂人日记》中,分别运用意识流手法对人性进行了独到的剖析,并打破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学的边界发现美学和政治权力的空缺,对大叙事历史进行了大胆颠覆,展现了主人公无意识领域所探寻的历史语境,从对人类精神生活关怀的角度展望了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商》2016,(8)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自由观念的论述是非常独到和深刻的,由于精神自身具有自由的本性,其固有的本性必定会驱使它逐步走向自由。因此,《精神现象学》描述的意识最终抵达"绝对知识"的演进过程甚至可以看成主体实现自己、探求自由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同时也表达出了黑格尔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世时,遭受过不少人的谩骂。面对洋洋洒洒的'讨鲁檄文',他总是以匕首般的短文,三言两语,击中要害,使对手无还手、招架之力,并对其心悦诚服。闻一多先生是'新月派'诗人,曾经骂过鲁迅,也遭受过鲁迅的回敬。1944年,昆明文艺界举行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八周年的晚会,闻一多不仅不避嫌疑前去参加,还发表了坦诚的演说。他先向鲁迅遗像深鞠一躬,然后动情地说道:'鲁迅对.他先前骂我们清高,他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市场周刊》2011,(12):64-67
与现代专精一门的文人学者不同,古人的文化修养讲究诗书兼修,大诗人往往也是大书法家。诗歌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人生命精神的双翼,诗心与墨意,承戴着中国文人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冯诚先生,正是这样一个接续古人传统的诗人书法家。2010年,《人民日报》、《书法报》等媒体相继刊登采访评论这位书法家的专文.  相似文献   

13.
张清 《商》2013,(24):108-108
女权主义是西方著名的思潮运动,涉及范围广泛,主要强调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多丽丝·莱辛一直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但其本人却颇不同意。本文主要从《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以及《天黑前的夏天》三部作品探讨莱辛早期作品中非女权主义的女性经验式书写。  相似文献   

14.
人人说话     
我看到了一个孤独的敲门者。但是,著名如茅老师、盛洪、张曙光以及樊刚、林毅夫者,其敲门依旧回声寥寥。 对呐喊者来说,什么最可怕?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的明白:“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  相似文献   

15.
背景2012年6月24日是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的日子。马寅初先生(1882-1982)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曾任建国后第一任浙江大学校长和北京大学校长,提出过著名的"新人口论",提出过提高人口品质、控制人口数量、奖励两胎、胎儿也有生命权、反对人工流产、保护妇女健康等重要主张,其爱国爱民的思想、坚持真理的精神、宁折不弯的风骨长为后世所重。宋庆龄曾高度赞誉马寅初先生,尊他为"民族瑰宝"。为弘扬马老精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主办的《人口与发展》杂志(2008年前名  相似文献   

16.
人权之光 一九九三年,为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签署发表,丁绍光应邀创作此画。联合国世界联台会将《人权之光》的限量版画赠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克林顿总统、戈尔副总统及各国驻联台国大使,以颂扬联合国的理想及宣扬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艺术家在附信中强有力地表达了他本人的意愿:“联合国坚信国家及个人能够在和谐与相互理解中共处,深为鼓舞人心。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对人类这一崇高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让人权之光照亮全世界。” 丁绍光先生选择了一种展望二十一世纪的理想主义艺术形式。 丁绍光先生被誉为“联合国所倡…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要代表广大的读者,向本书的作者张广生先生表达深深的敬意.出于对锦绣文章出版社的信任和厚爱,他把集多年心血的鸿篇巨制,计70多万字的《海商》书稿交付我社出版. 多年之前,当广生先生提出想出版这本书时,出于对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视,我社即给予了热情应对.这种高度的精神契合,显示出作者和出版社共同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在仙台     
龙婧 《大经贸》2011,(4):74-80
鲁迅、伊达政宗与仙台藩 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有一段关于仙台的描述被单独拿了出来,以<在仙台>的名字,编入了中学教科书.根据许多同学的回忆,读书时的鲁迅,沉默寡言且经常抽烟,像是在思索什么问题假的.  相似文献   

19.
文清 《中国拍卖》2010,(7):40-41
鲁迅收藏目的有二:一是作为一种休闲,一种消遣,一种文物欣赏;二是买些自己感兴趣的古器古籍回来,作为研究和探讨之用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尽人皆知的伟大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鲁迅还是一位一生热爱收藏的收藏家。鲁迅先后收藏古籍、碑帖、汉画像、古陶瓷、古钱币、版画等。鲁迅曾不遗余力地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由于鲁迅在文坛上的崇高声誉,掩盖了他作为收藏家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李汉波 《消费导刊》2011,(11):161-161
鲁迅始终坚信:“文艺是民国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民国精神的前途灯火。”在最后辉煌的十年中,他写下大量锋芒犀利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一样直刺一政府切反动及其御用文人的心脏,以不留任何余地的绝决姿态,向所有黑暗势力发起了猛攻。鲁迅的著作始终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他以无与伦比的深刻思想和永久不妥协的铮铮傲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