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价格上涨、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将使食品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大,这意味着食品支出不平等程度加重。为将食品支出不平等控制在社会公平要求的范围内,价格补贴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制度及收入增长计划、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分配体制是更长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持久收入的分解方法,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验证了持久收入分解合理性,以及农民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但暂时收入对消费影响不可忽视;农民持久收入对各省、市、区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同,但各省、市、区自发性消费则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全面认识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2年9-12月间,分赴三个省二市四县(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指从业类型)农户的消费现状、消费倾向进行了实证调查和追踪观察,以实证和统计资料相结合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了以下趋势或规律:(1)农民消费不但有阶段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处于不同阶段的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消费重点和追求目标。(2)在供给有保证情况下,决定农民消费投向的决定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在收入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占有情况、家庭成员的构成、生活习俗及有关政策等,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3)转变时期(指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下同),是农民生活消费(吃、穿、住、用消费)全面增长,消费结构大变动时期(支出比重顺序由吃、用、穿、住、烧,变为吃、住、用、穿、烧;口粮比重下降、动物性食物比重上升等),这是调整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最好时期。(4)建房、娶媳妇是农民一生中两项重大支出,贯穿于生活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过渡阶段(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中心。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实证分析我国2007年31个地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均与可支配收入高度线性相关,省区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差距是明显的,省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差距是也是明显的,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收入效应值得充分关注。基于199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异时DID模型、双向固定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在稳健性检验下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规模经营是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作用于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一条关键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趋于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差距,但当综合考虑农民收入和收入差距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提升两者的协调效应。鉴于此,在现阶段充分肯定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增收效应的同时,应坚持价格型调控模式与收入保障型政策模式搭配使用,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几年,市场需求不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如何刺激市场需求已成为政府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增加收入是刺激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有效手段。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价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水平等均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及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目前对农民收入与消费需求之间、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系统研究仍然不多,而且都停留在一般认识上,缺乏定量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就以下几个经济变量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一是研究农民消费倾向现状,分析农民收入水平及分配状况对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的影响程度;二是对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因素弹性系数,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78-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和流动性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受流动性约束的程度明显偏高;而自从我国大力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业以来,流动性约束水平有所下降,消费信贷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今后在我国农村地区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广大农民的消费信贷业务,对于缓解流动性约束,推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成共识.本文以江苏为例,研究农民的消费扩张;量化描述农民消费的现状;应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实证分析江苏农民消费的结构以及其消费的边际倾向;剖析制约消费扩张的收入分配因素;进一步探讨提升江苏农民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不确定性、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导致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民收入不确定,农民不得不为了防止未来的收入的不确定性而降低消费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是缓解这种收入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农村消费水平的一个解决途径。本文从社会保障对农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理出发,实证研究了在收入不确定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发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决定消费支出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性质、可支配收入、预期的未来收入和消费理念等,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性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城镇居民倾斜严重、农民获得的分配比例持续降低及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等多重原因的影响,导致农民消费增长乏力.同时由于农村医疗制度和福利制度相对不太完善,导致农民不敢盲目消费.因此研究农民收入性质对拉动农民消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三农"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三农”现状,剖析农产品市场因素,提出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消除农村贫穷,增加农民可支配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户外畜产品消费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城镇地区居民户外畜产品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户外畜产品消费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长,牛羊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最高,其次是猪肉、禽肉和禽蛋。户外消费对我国城镇居民来说仍属于奢侈品,收入和价格对户外消费的影响极显著。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食物产业结构升级的过渡时期,国家应采取综合措施实现食物产业结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末农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微观资料,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全国农民生活消费模式,以定量概念概括反映了农民生活消费变动趋势;另外提供了农民生活消费需求收入弹性、价格弹性估计结果,量化了收入和价格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此外,通过农民生活消费模式的估计,得出了各消费项目的基本需求支出估计值和本世纪末农民消费结构预测值,对我国九十年代中后期农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观察2003—201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收集基本数据,确定城镇化水平、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四个影响因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Eviews8.0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根据拟合后的计量模型,得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化水平两个指标都成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指标不变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城镇化水平每提升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分别增加0.88元和129.11元。本文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并结合实际为河北省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将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分解为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其消费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差异性显著。总体来看,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小,但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工具选择要体现区域差异性,同时,既要重视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也要适时出台一些增加农村居民暂时收入的政策,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一、农民涉林收入贡献指标调查统计的必要性 (一)掌握情况 农民涉林收入贡献率是指农民涉及林业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林业方面的收入对农民家庭收入贡献程度,比率越大,则贡献程度越高,反之则贡献程度越低。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得到空前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为模型,分别对1981~2008年河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自相关,发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高度线性相关,最后根据模型比较分析了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进行了再扩展。采用随机抽取的51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估计了再扩展的ELES模型。据此计算了不同收入等级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量、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并对未来5年农民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变迁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及其变迁过程和原因。本文结论是:经济转型期内,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以1996年为界限的两段式均衡关系,1996年以后,农村居民存在更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状态空间模型刻画的时变边际消费倾向显示:始于1989年的边际消费倾向震荡式持续降低是1996年后消费与收入均衡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实证结论启示,要解决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制定短期政策,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和可支配(纯)收入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2005-2008年、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阶段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有很大提升,其消费方向的增长空间较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偏低仍比较明显。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