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决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在追加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识。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技术。它是促进农业发展,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内容之一。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是由农业技术的生产(研制、创新)、推广和采用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构成。计划经济时期,技术进步的各个环节是由政…  相似文献   

2.
一、实现现代农业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现代农业模式为基础 ,农业发展阶段分析理论揭示了以生物技术进步为主的农业现代化途径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选择 ,它将外力因素也即现代因素归为五大稀缺要素 :提供刺激的体制、农业研究、新的物质投入供给、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体制和教育。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 .梅勒依据农业技术的性质 ,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二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 ,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源流 ,但这种创新是偏向资本节约或劳动使用型的 ,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 ,因为大…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林国先农业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内核是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市场取向的农业制度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业制度现代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鉴此,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制度定义为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户均制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作为一种新制度,土地流转是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极好补充。鉴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产生及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与要素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1979年到1994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种植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也接近5%。毫无疑问,始于农村的改革是这一增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农业增长的最初推动力。但改革政策毕竟不是80年代农业增长的唯一源泉,特别是80年代后期农村改革进展缓慢,农业增长仍然要依赖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由技术进步等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各种要素投入的增长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衡量技术进步在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种植业生产中的状况和作用。这也是确定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政策重点和取向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速江苏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估价  农业增长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增长的各种要素配置及其推动农业增长的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从外延来实现农业增长,是粗放型增长;另一类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其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内涵来实现农业增长,是集约型增长。就一段时期而言,农业经济增长总量中可能既包含有粗放型增长,又包含有集约型增长。为了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测度。主要测定农业增长集约度、投入弹性系数和农业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三大类指标…  相似文献   

7.
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现代化体现为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农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农业制度的现代变迁。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体现在三个方面:(1)农业国际化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农业技术进步;(2)农业国际化也有利于投入结构的优化、生产结构的升级和品质结构的改善;(3)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评价农业经济单位经济运行效率高低与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竞争力。选取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1~2012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991~2012年间,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0.7%,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0.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甘肃农业年均增长率的22.61%。表明此时期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增进对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各类要素的投入,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还远未从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另外,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阶段波动与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表明,如何提高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应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部门管理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当规模经营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9.
张海波  冯妮丹  刘颖 《南方农村》2011,27(6):45-49,53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两方面因素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扩张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本文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经济总体上是以要素投入扩张带动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将农业要素生产技术的改进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表明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广西下辖5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出较大的差别,除桂中外其它的各区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中国棉花生产连续几十年快速增长,但2007年后产出持续下降。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棉花产出发生变化?为明晰棉花产出发展内在因素的变化,本文利用1994—2017年12个棉花主产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约束生产要素产出弹性非负的贝叶斯面板随机前沿模型,以2007年为分界点,分阶段分析了要素投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棉花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棉花生产以要素驱动为主,要素投入是产出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棉花生产技术进步对棉花产出增长的作用在下降,但生产技术使用效率较高。未来要推动中国棉花产出增长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棉花生产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和资源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自解放以来的增长主要源于公肥、农机动力等现代物质要素的 投入的增加,并以其产出效率的降低为代价。1965-1979年,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58%,1979-1988年为45%。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增长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技术创新。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提高技术效率仍有一定的潜力,但促进技术推广的根本措施在于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工业,增加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供给是科技兴农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今天的中国农业,即使科技兴农,促进其有效稳定增长的第一需求仍然是改革性的政策投入。  相似文献   

12.
顺德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表明技术进步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制度创新改进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同样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率提高改变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产品要素的相对价格,并对制度变革产生诱因压力;而另一方面,农民对新的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又依赖于对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全球努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综合评价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解析其驱动因子,为提高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提供支持,为广西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8—2017年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评价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其驱动因素。结果 (1)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低,研究期间总体表现为DEA无效且规模收益递减;空间差异大,各市农业生产效率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仅梧州市、北海市和钦州市一直处于农业生产效率DEA有效。(2)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呈波动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桂东北(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桂南(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是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3)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中,耕地有效灌溉率、农业科技是促进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政府投入、单位耕地农机动力是限制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因素。结论 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低,时空差异大;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始发于7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 ,迄今已历时20余年。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提高 ;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民。农村改革和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农业技术进步、现代物质投入、有效的政策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因素 ,但制度变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 ,重点揭示出改革以来农村制度变迁的特点 ,以及从中汲取的经验和启示。一、农村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耕地经营规模效应,考察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通过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2个维度对耕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并非所有区域都存在一致的时空效应。(2)耕地经营规模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与机械使用效率、技术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密切相关。(3)耕地经营规模越小,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越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越高;而耕地经营规模增加则会降低化肥、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强度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化,进而影响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结论]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降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新要素和新技术投入,以实现减碳、增产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1988—2003年间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除考虑已有文献普遍采用的中性技术进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外,还考虑了有偏技术进步的CD函数,进而分析各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988~2003年农业GDP的增长54.37%的份额是依靠投入的扩张获得,剩余45.63%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份额。物质费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并且对农业的作用仍在增加,劳动力、土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在下降。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Malmquist的江苏省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3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2010—2017年农业用水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整体农业用水效率未达有效,各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用水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南、苏北、苏中;凭借技术进步效应,江苏省及各市、各时期农业用水效率均处于上升趋势,农业用水效率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南、苏北、苏中;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处于衰退阶段,限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未来应加强区域间合作,增加技术投入,重点提升技术效率,以达到提高江苏省农业用水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阐释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生产率增长来源,以期为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角度,利用MinDS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纯技术变化(PTC)、规模效率变化(SEEC)和规模技术变化(SETC)4个部分。[结果](1)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下游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高于中、上游,且中、上游与下游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 (2)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以3年为1个周期,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 (3)长江经济带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其中,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中游是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游则源于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高。[结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需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调整农业增长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1999-2006年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jst指数的分解,分析了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河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通过分析,认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河南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了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农业增长涉及到诸多生产要素的组合投入与经营方式的选择。本文在TinBergen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引入内外部规模变动因子并构建灰色生产函数,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增长的动力进行度量与分解。研究发现,1997—2009年西南地区农业增长主要动因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农业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的变动呈现高度一致性,表明地区农业产值增长贡献中技术进步效率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