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马理 《金融经济(湖南)》2002,(3):29-30
2001年7月,央行在对沈阳四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检查中,发现这些单位竟擅自放宽条件,对一些企业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23.77亿元汇票给予承兑与贴现,致使5.1亿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对此,央行给予了严厉的查处,并表明了央行坚持加大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3.
4.
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既有良性作用,也可能导致资金集中流出入的风险.本文阐述了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的现状,分析了投机资金流入股市的原因及影响,然后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强监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市规范化运行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票市场迅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股市不断规范前进的十年 ,在规范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难题 ,因此必须加快市场化建设 ,制定科学的规范标准 ,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6.
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既有良性作用,也可能导致资金集中流出入的风险。本文阐述了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的现状,分析了投机资金流入股市的原因及影响,然后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强监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延续的宽流动性、低利率格局,将吸引无风险套利资金流入我国。但在内外部仍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也不排除我国再次出现阶段性外汇净流出的可能。2013年以来,我国延续了2012年年底跨境资金大量净流入的发展趋势。因此,今年全年,外汇局在坚持双向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减顺差、促平衡"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8.
10.
11.
目前,国家允许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证券基金进入证券市场,这只是保险资金间接进入证券 一种方式。随着我国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资金证券市场的方式会不断变化,并且会带来的金融管理体制、投资工具、基金业等全方位的金融创新,这些金融创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市场分割状态下红筹股回归A股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分割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国A股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市场的大起大落以及可供上市的潜在资源相对匮乏,使得红筹股回归成为稳定市场的选择之一。通过对红筹股回归产生的经济效应的分析表明:红筹股回归将增加投资者的投资品种,有助于提升A股投资者的福利水平;由于A股市场普遍溢价于H股市场,红筹股回归的IPO定价可能会高于其原红筹股价格,因而可能存在财富从A股投资者向红筹股投资者转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经济安全研究中常用的概率分析法,运用国内外通用的资本流动指标对我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程度进行了整体测算,结果表明:一方面,1995-2004年我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比较好,状态界定为“基本安全“;另一方面,资本流动运行中也存在潜在的金融安全问题,如综合安全指数走势不平稳且存在一定的覆盖效应,个别指标的转化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4.
多元化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根据期权定价模型,多元化降低了公司风险,但其受益者是债权人,而不是股东,这使得公司部分财富从股东手中转移到债权人手中,由此降低了股东财富,因此,多元化可能并不为股东所欢迎,从而多元化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可能高于专业化公司。同时,由于内部资本市场在公司内部的资源再配置作用,使得公司降低了对融资成本较高的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因此,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总资本成本可能低于专业化经营公司。本文以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对多元化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和总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而与总资本成本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考虑到知情操纵者会利用正反馈交易者的交易特征进行交易操纵的现实情况,本文建立了基于信息与交易的中国股票市场操纵模型。通过分析不同交易者的交易策略,获得了各期的均衡价格与最大操纵收益。进而着重讨论了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比例和交易者的理性程度等因素对最大操纵收益的影响,并运用数值模拟检验了理论结果。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最大操纵收益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政策建议以有效抑制市场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8.
买壳上市的整个操作过程并不像一般人想象得那么简单。整个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要想成功需要解决两大问题:取得控制权和注入资产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研究了过去15年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年份里,中外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外股票市场收益率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发现出口路径会显著增强收益率的正相关性,对经济危机起到传导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路径会显著增强收益率的负相关性,对经济危机起到缓冲作用。建议政府在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时,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缓冲作用,同时不断引导出口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内需,减少经出口路径传导至我国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