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集聚外部性的角度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三个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能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而Jacobs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区域异质性来看,在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盛革 《特区经济》2014,(3):92-94
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探寻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然后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基于价值网视角,理论描绘了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型。该模型刻划了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能够帮助分析国内传统制造业低效的分工体系和交易效率对产业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打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低效平衡、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制造业效率。本文以20032010年为时限,对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整体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明显地正向作用;三是广东省金融业对制造业产生负向影响;四是广东省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当期对制造业效率产生正向作用,其滞后一期项同制造业效率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吴郡 《天津经济》2014,(7):14-17
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理论进行了探讨,结合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1995-2012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描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已成为带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的发展级,但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却未能满足环渤海地区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技术的传播者和推动器,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天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倡导天津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选取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重点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及行业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当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城市规模、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呈倒U形关系。当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呈倒U形关系,且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及监管强度。  相似文献   

7.
许晖  邹慧敏 《港口经济》2008,(11):20-24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而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就无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助推器,两者呈现出一种“互补互利、共存共荣”的关系。作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窗口的天津滨海新区,要想加快天津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环节上活动的相互渗透、延伸和重组,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以及结构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根据价值链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和整合的方式和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天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区位熵和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北京、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聚程度以及集聚效率上的差距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人才引进、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及加大服务业集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制造业成本及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至关重要.目前,内蒙古物流成本偏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低、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限制了物流业对于制造业的支撑促进作用.为此,应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围绕"降成本,专业化,提效率",大力推动内蒙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展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成为关键问题。鉴于国外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溢出效应,文章借助2009~2019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并且生产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正向发展是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中间渠道。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果因生产性服务进口类型、企业类型、制度环境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生产率水平居中的企业影响程度最大。文章研究结论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滨海新区服务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滨海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后,提出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发展滨海新区服务业的建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利用制造业集聚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用政策优势,发展金融业和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性的逐步提升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投入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长;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部门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深.形成共同发展的互补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尤其是制造业扩张将会引致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天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从经济增长、就业、投资等方面描述了天津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天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任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1-14
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着重从制造业服务外部化以及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化、重组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浙江为例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于晨哲 《浙江经济》2014,(22):50-50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工程是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推进"两业"联动发展,不仅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抓手。 平湖虽然已形成了以服装、箱包、洁具等传统制造业和光机电、生物医药、临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和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物流业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结构,但互相之间没有达到良好的、较高层次的联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陕西省2009—2018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3年,陕西省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生产性服务业,2013—2018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制造业,陕西省2009—2018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正从失调走向协调,最后提出了促进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霞  郭楚云 《科技和产业》2022,22(12):80-87
随着产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基础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影响越发显著。因此,揭示信息基础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信息基础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信息基础建设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后发现,东部地区信息基础建设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西部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主要作用机制,测算江西省2009—2019年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与制造业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宝鸡要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综合模式:加强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建设,保障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重点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