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上海的中华老字号,最具有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这是因为上海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80家,占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总数的70%,是全国中华老字号的最集中的大都市. 在上海,黄浦区的中华老字号,最具海派经典特色,这是因为黄浦区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96家,占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总数的53%,是中华老字号最大的功能区. 如今,96家老字号向外拓展的直营和加盟连锁网点达到21073个,向外拓展的营业面积已达159万平方米,并开始走向国际.继去年古今内衣在新加坡开设连锁店后,今年老凤祥又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出门店.2011年96家老字号实现销售700亿元,并以20%增幅上升.老字号升级换代跨越式的发展,是黄浦商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引领全国老字号发展新潮.  相似文献   

2.
中华“老字号”衰落根源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老字号”曾风光一时。然而,如今仍能在市场大潮中屹立潮头、高唱大风者屈指可数,但举步维艰者却比比皆是,黯然倒闭或失去音信者也时有耳闻。一“、老字号”衰落的原因面对“老字号”不断下滑的局面,许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导致“老字号”衰落的多种原因。(一)体制落后论很多学者专家提出,体制落后是“老字号”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影响“老字号”当今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解放前“,老字号”企业主要是家族式的私营或合伙企业。解放后,“老字号”被改造成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实质上没有人真正…  相似文献   

3.
老字号品牌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商业时代》2008,(3):19-20
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我国企业面临着发展困境,尤其是一些老字号品牌运营能力较欠缺.本文以中华老字号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指出老字号品牌必须充分识别、挖掘其原有的品牌基因,与现代传播手段有效结合,与消费者实现积极的互动沟通,从而提升其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的内刊《上海医药商业信息》上,得知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翔华同志,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光荣称号.仔细阅读了《开拓进取,引领品牌创新发展——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张翔华同志获第二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先进事迹》.可能由于内刊的篇幅限制,对张翔华先进事迹的表述,似乎同我们平时对他的接触、了解,感到还缺了很多,并由此萌生想将它补上一些内容的念头.于是本刊采编特地登门造访,阅读近四年的文档,参观了新搬迁到南京西路870号的雷允上老字号,到原挂“雷西”招牌现改成“雷允上”招牌的27家门店中的几家去看看,与他们的营业员聊聊.于是在脑海中对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竭尽心力、勇于创新、和谐沟通.  相似文献   

5.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经我国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经营十分困难者占70%,勉强维持经营者占20%,蓬勃发展者仅为10%。如此蓬勃发展者少,步履维艰者众的现实状况,不能不说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实。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打造民族品牌的重要力量。其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商品经过百余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独特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品牌形象。众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时代的变迁和商海沉浮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损失,也是现如今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所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挖掘与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与打造民族品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当然,就中华老字号的沉沦与消亡,崛起与复兴,为数不少的关心传统文化和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掌门人都在进行积极地探讨与研究,并为之奋斗着,以期为中华老字号的崛起与复兴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中华老字号”是中华文明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的遗珍,是民族工商业的骄傲。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曾孕育出了一批蜚声中外的民族工商企业,诞生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中华老字号”。曾几何时,历代上海的老字号传人筚路蓝缕、锐意进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诚信乐施求发展,创下了耀眼夺目的金字招牌,为繁荣民族产业,  相似文献   

7.
《四川物价》2007,(2):30-31
阅读:《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去年12月,商务部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这是商务部为拯救:“中华老字号”拿出的第一项措施。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了《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入围中华老字号100强的品牌价值仅为460.74亿元。而且自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仅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其中很多现在还都出现经营危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数字     
《华商》2011,(6):21-21
8家 湖南省新增8家“中华老字号” 湖南省商务厅于5月31日举行全省“中华老字号”企业座谈会,并向获得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授牌。目前湖南共有20家企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9日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正在这里召开我国首批“中华老字号”的授牌仪式.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为荣获“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代表颁发了铜牌,这全国430块铜牌中,有我们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块,从此,我们跻身“中华老字号”行列。  相似文献   

10.
老字号的号召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凸现,老字号凝聚的财产利益不断得以彰显.近年来,老字号被侵权的事件频繁发生,老字号这一“金字招牌”被不法商徒觊觎和搭便车的现象层出不穷. 现行法律法规没有对中华老字号确立特殊的法律保护,而我国有关商号保护的法律散见于民法通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体系,其内容而言也存在诸多缺陷空白.  相似文献   

11.
“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我们新世界是一家有着91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又是一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中国商业名牌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中华老字号企业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商业历史和地域特色,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国家商务部于2006年发布了“振兴老字号工程”方案,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778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本文通过对这778家企业网站的搜索,最终发现只有37家企业的网站同时配有中英文。这37家企业经营的产品遍及酒类、医药类、饮料类、调味品类、日用品类、食品类、乳制品类、刀具类、乐器类等各行各业。笔者将所收集到的3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网页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商标、广告语及企业简介的外宣翻译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文化》2006,(10):38-43
“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我们新世界是一家有着91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又是一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名存实亡的中国老字号目前,国家授予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共有1600多家。据悉,建国初,我国老字号企业约有1万多家,涉及零售、餐饮、医药、食品加工、烟酒加工、居民服务等行业。经过家族企业——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历程,现在尚有70%勉强维持现状、20%长期亏损,只有10%晋身“中华老字号”。传统老字号本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可是现在这些老字号一个一个大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曾对中国大陆历史悠久的企业、商铺(店)或团体等进行了认真评估,最后终于从经营历史、经营特色、经营规模等方面确定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老字号企业,并冠之为“中华老字号”。一些地方政府也对当地一些老字号命名为当地老字号。如2001年3月,广州市就对当地27家老字号命名为“广州老字号”,这是到目前为止,由政府出面正式认可的老字号,如北京的瑞蚨祥、全聚德,天津的劝业场、谦祥益、广州的宝生园、陈李济,上海的老介福、城隍庙五香豆等等,他们无不代表着一方化和一曲史诗。有的形成了当地甚至代表中国的一种诱人的魅力,为中外人士所敬仰、所游历、所兴趣之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华老字号企业在上百年的经营发展历程中屹立不倒,承袭的不仅是生产技术、经营理念,还传承着中华民族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个中华老字号,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老字号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新冠疫情的暴发,让许多老字号企业暴露了更多的问题.为了改善老字号企业经营状况,本文以中华...  相似文献   

17.
《国际广告》2009,(12):146-147
商务部:外资不得涉入“中华老字号”商务部即将对“中华老字号”的认证进行重新审定,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发生过多起外资恶意收购老字号品牌之后将品牌“雪藏”的事件。商务部作出这样的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考虑。然而不少老字号企业认为,“老字号”是否能引入外资不应“一刀切”,外资对老字号的发扬光大曾有过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10,(2):82-86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建国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涉及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现在,即使这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多数经营出现危机,其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经营,只有10%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9)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中华老字号面临着生存危机,众多的中华老字号走上了品牌延伸之路。对企业来说,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合适的品牌延伸能够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不合适的品牌延伸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本文从中华老字号的存在的问题、品牌延伸的动机以及当前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适合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字号"企业,是在漫长的市场经济竞争历史中脱颖而出的一棵"常青树"。然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不断被激发的市场经济活力一直在冲击着传统工商业的发展,当年的"老字号"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的弊端与遇到的发展难题也有目共睹。"老字号"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手段与方式过于传统,市场站位过高,难以放下昔日身段,存在着"吃老底"等拖慢企业营销能力增强的老旧思想观念;而产品创新能力的不足,使"老字号"的营销能力提升步调略显疲乏;"老字号"品牌对国际化扩张的意识淡化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削弱"老字号"企业的营销能力。针对中国的"老字号"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困难,亟待营销能力的增强作为其发展的一剂"强心针",来成就国家品牌,赶乘我国国家品牌计划的"军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