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1999年第5期赵志红、冯桃科《“两工”入账核算的账务处理》一文 ,颇受启发 ,笔者深感对“两工”实行账内核算是加强“两工”管理 ,堵塞乱支滥用漏洞的有效措施 ,也是全面核算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收入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账务处理方法上笔者有不同看法 ,主要理由是 :1 提留、统筹收入核算是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集体的村提留、乡统筹款项。“两工”入账核算的是以货币反映的劳务费用 ,在科目上应分开核算 ,以便能真实反映农民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用和“两工”的劳务费用。2 “两工”的入账核算要实行“收支两条线” ,即收支分开核…  相似文献   

2.
村务公开虽然搞了近两年时间,但最近我们到农村检查工作时发现,有的村庄在“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意加大“两工”摊派数量,多余部分折款交村里作其它不合理开支;二是村干部不坚持原则,用“两工”拉关系走后门,随意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为自己办事的人记工;三是村干部已享受定额补贴,平时在村里执行公务仍然照常记工。这种滥用“两工”的现象不仅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这些村庄尚未建立正规的“两工”核算专用账簿,让个别私心较重的村干部钻了空子;二是“两工”使用情况公开得不细,往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要求,理顺管理链条,堵塞管理漏洞,精准定向施策,织密制度围栏,在梳理资金支出全流程上下功夫,管住了村组干部手中的“权”和村组干部管理的“钱”,让财经纪律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明流程先审后支账款分管健全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4.
木材贮销微机化管理,是实现木材贮销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败销阶段全面实施微机划号管理,实现按号入库、出库,达到贮木场“三清一化”、以得为库的管理目标,堵塞在贮木场生产及拔付环节的漏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贮销微机划号管理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①以楞号、楞中编号作为识别木材各种属性的标志,使贮木场管理更为方便,同时还可随时计算出各楞库存木材的价值,突出了木材的商品属性。②以台上验收入库的特征与楞中编号相对应,按编号出库,避免了楞上检尺,可以堵塞拨付检尺环节的各项漏洞。③耐贮木场生产、拨付、结存的…  相似文献   

5.
村集体办公用品的开支数额在全年开支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多,但由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落后,越来越多的管理上的漏洞浮出水面:有的单据要素不全,开支随意性大;有的单据票实不符,多列支出;还有的新购置的用品管理不善,出现经常、反复购买;更有部分村将无法下账的单据变换成“办公用品”单据下账等等。“办公用品”成为部分村干部贪腐的“遮阳伞”,这也成为当前广大村民关注的新热点。对此,笔者结合在基层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提议采用“统购统管”的管理模式,强化对村级办公用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党委、政府针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严把“四关”堵塞漏洞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党委、政府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该镇实际,将村(组)七项重点开支实行“定额管理,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用赔偿”的办法落实到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办法如下:一、村(组)过渡期“两工”筹集与使用的管理2003年村(组)“两工”的筹集标准,以村为单位,每个劳力承担村(组)“两工”5个工日,农民自愿以资代劳的,每个工日价标准为6元。村(组)“两工”实行村组包干使用,村级使用3.5个工日,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公路建设等项目,年初纳入财务预算,由支书、主任、会计负责包干使用。组…  相似文献   

8.
“两工管理亟待规范卢光元“两工”即积累工和义务工,是农村劳动力应承担的劳务负担。加强“两工”管理是执行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管好劳务用工、减轻农民负担的需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两工”管理存在一些极不规范的问题,亟待引起注...  相似文献   

9.
“两工”管理是农民负担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国务院发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农村义务工每年劳平5—10个,劳动积累工每年劳平10—20个,并对“两工”使用范围、计划、安排、减免原则等作了详细规定。但是,一些地方由于对“两工”管理不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为了切实管好村集体资金,不少地方都制定了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乡镇成立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农财办”),村财务由乡镇代管,这对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加强会计监督,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制止乱收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端正,只考虑自己花钱方便,不能顾全大局,加之平时在管理上存有漏洞,村集体资金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堵塞资金收支漏洞,增强源头控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近两年来,黑龙江省北安农垦分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管理农村“两工”的思考刘光明管理好农村“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对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目前“两工”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分摊缺少计划性,不平衡性较大。有的摊派用工过多,加...  相似文献   

13.
村干部一张普通的购物发票要经过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签字,然后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再送交乡镇财经管理站审查,最后通过村务公开栏向全村群众公布。这种“三支笔”审批、“三道关”监督的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如今在河南省确山县18个乡镇已全面实行。为减少开支,堵住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确山县规范支出票据管理,规定一切开支发票必须是带有税务监制章的正式专用发票,否则不予报销。同时将过去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改为由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共同审批,审批限额在500元以下,超过500…  相似文献   

14.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财经制度改革,是从源头上控制企事业资金乱支滥用,保证企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堵塞会计管理漏洞的有效措施之一,会计委派制要不断完善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两工”帐不能“一风刮”笔者所在的村民小组,在1986年到1993年的8年中,有4年的“两工”帐“一风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村民小组换届时,原由组长、会计由于在任期内“两工”管理使用混乱、派工不合理,有的甚至将公用工变成私用工,半年或者一年...  相似文献   

16.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非生产性开支则是焦点中的焦点。近年来,各地虽然采取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强化审计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机制,但非生产性开支“过高、过多、过乱”和开支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管好用好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简称”两工”),对促进农村经济和公益事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我们在农村“两工”管理方面.研究的较少,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部分地区“两工”管理出现不少问题,挫伤了农民出工积极性.甚至有的地方“两工”成了加重农民负担的主要项目。当前,加强农村“两工”管理,是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广泛重视,下面,结合我们大连市具体情况,谈些粗浅认识。一、农村“两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两工”是农民定项限额内负担项…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两工”的核算“两工”在一些地方成了无底洞.主要是缺少管理基础——会计核算。实践证明,“两工”只在帐外统计,远不能满足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需要,必须纳入帐内核算。现举例谈谈有关帐务的处理。[例1]某乡人民政府商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的用工计划,已经乡人...  相似文献   

19.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核算准确、扎实稳固,使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工作卓有实效,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必将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从源头上治理、堵塞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漏洞,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林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上存在的漏洞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1.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准确核定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消除人为因素影响。成本费用指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检验企业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等各项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当前林区…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五莲县于里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干部廉政力度,利用“三人签字法”有效地遏制了农村非生产性开支,3年累计压缩不合理开支67万元,今年上半年全镇非生产性开支比去年同期下降28%。过去,农村所有开支单据只是由村支部书记“一支笔”说了算,存在很大漏洞,容易滋长腐败现象。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镇党委、政府从强化监督入手,民主理财、严控支出,建立了三人联签制,即所有开支单据必须由经办人、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三人“碰头”签字,同时接受民主理财小组审计。“三人联签”时,先由开支批准人(大部分是支部书记)在民主理财会上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