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分析与潜在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了众多的科技活动,使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本通过对有关数据与背景的深入分析,指出了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科技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市场》2006,(10):52-55
潞西的振兴在工业。发展在工业,实现经济提速的支撑点也在工业。但潞西工业起步较晚,195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3万元,人均0.27元。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以贸易为导向、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依托,依靠科技,扩大开放,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潞西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一个以水电工业为基础,制糖业为支柱,具有一定规模的建材、电冶、黄金冶炼、木材加工、采矿、造纸、粮食加工、茶叶、食品以及新兴的生物开发等行业组成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奉贤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驶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了“政府作指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氛围,逐渐显现出其旺盛的内在生命力,为加快和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今年上半年,奉贤工业经济提前实现了“双过半”,产、销、利增幅创出了历史新高。1-7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55.2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2%;实现销售收入130.24亿元,同比增长23.61%;实现利润5.80亿元,同比增长120.74%。众所周知,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都离不开全县上下狠抓了招商引资;都离不开工业系统不断地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4.
回顾工业经济时代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导产业部门的转移,众多产业间必然会有兴衰交替,某些工业基地也必然要被替代。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美国的五大湖区等也都曾经历过由兴到衰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决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消亡,正所谓只有夕阳产品,而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并不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而只不过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因为即使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唱主角,它也需要传统产业对其予以支撑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多数传统产业也仍将是基础产业,如农业、矿业、传统工具的运输业等。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在计划经济时代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仍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据资料分析,我国10多个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如能加快1个百分点,就可以使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0.17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300多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振兴老工业基地,使国民经济更快向前发展,已是当务之急。而科技创新已是当今形成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凭借知识经济这块冲浪板,在科技创新规律的作用下,老工业基地才能再次登上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构建我国工业科技研究开发体系应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的首要目标,这将是人们对科技体制改革认识上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企业科协》2004,(3):15-16
党的十六人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作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这对吉林来说是历史性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失不再来的机遇。应该说,实施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也为科协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旌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7.
陈健  毛霞 《企业研究》2005,(10):61-63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工业化发展的考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上海小企业》2005,(1):21-23
2004年,奉贤区工业系统的各级干部和全体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心一意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年克服了电能不足、原材料价格和运能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扬的不利因素,科学合理安排生产,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使全区的经济保持了健康的运行,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发展。科技关怀的实施需要具体的设计系统规划得以实现,特别是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的具体实现。同时,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应用学科,在实现科技的人文关怀过程中,又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文章以城市小型环卫车的开发设计为例,通过对在小型环卫车设计上的科技因素的运用与集成过...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的要求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努力增强盐城市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笔者就盐城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1.
工业旅游     
二十世纪中叶,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开放生产车间,组织客人们参观其生产流水线,产生了轰动效应。随后引起许多厂家效仿,形成一个“时尚”,极大地推动了工业旅游的兴起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旅游在欧美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现代科技基地早已向公众开放,成为受游人瞩目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2.
吉宏  刘静  符可 《企业经济》2004,(10):8-9
科技创新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并促使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动力。本文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出发,探析了科技创新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职能功效,阐述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从加强服务于社会的科学研究、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等方面提出了工业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特色工业园区是加快工业经济集聚、整合、提升的有效载体,也是传统乡村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浙江省温岭市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使特色工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基本情况全市现有计划的特色工业园区12个,规划用地15000亩,总投资50亿元,其中省批特色工业园区9个,一期工程总投资额10亿元,预计可创年产值30亿元,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有注塑、水泵、鞋帽、汽配、压缩机、机电等行业;从选址布局看,基本集…  相似文献   

14.
《上海企业家》2007,(6):55-55
2007年10月16日下午,上海企联组织约60名企业家赴上海航天科技工业展示馆参观、考察、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晓杉 《企业科协》2004,(2):20-20
日前,吉林省科协系统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开展服务活动动员大会在长春举行,省人大副主任、省科协主席刘淑莹、省政协、省科技厅的负责同志、来自全省各市州科协的代表、全省性部分学会秘书长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竺延风 《企业研究》2001,(10):13-1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出路所在。 世界范围的科技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动向,如与经济和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并由研发向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渗透。 汽车工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及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科技创新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具综合性、包容性的汽车产业既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应用平台,又对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产生了直接的拉动作…  相似文献   

17.
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苘山镇镇办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谭桂双被农业部列为“全国50个乡镇企业示范区”之一的山东省文登市苘山镇,近年来办起了22家镇办企业,拥有职工6500人,固定资产2.4亿元,形成了机械、电子、医药、塑料、皮革制品等12大门类,3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提出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进程。 2009年年初,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和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推动全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为企业新一轮发展蓄足后劲。科技创新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集团已征集了32个科技创新项目,仅集团公司研发资金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加上各子公司的投入,预计全集团研发资金可达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陈健  毛霞 《企业研究》2006,(1):26-28
一、宁波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 建国后,宁波产业结构以农业主导,直至1976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出比重达到41.8%,首次超过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38.3%),宁波进入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出比重在高位稳定,第三产业增长快,其产出比重稳步提高,2002年宁波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是7:55.3:37.7。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几年里,桓仁县的工业经济有了较快增长,促进和带动了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丰富翔实的统计资料,描述了桓仁工业现状,深刻分析了桓仁“工业强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