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生产型的工业设计 生产型的工业设计强调设计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天花乱坠的概念设计在此阶段没有太大的市场.产品造型的改良是工业设计师的核心工作,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工业设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太多的预算花在设计上,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工业设计部门.委托外边的工业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设计费用相对较低.这个时期的口号是:"能够方便地生产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某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对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需求为基础,设计库存管理系统.首先,对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按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和优化其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系统的详细功能结构,并对功能点进行分析.其次,对系统进行设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编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等.最后,进行系统软件的选择,并在完成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3.
张琳 《民营科技》2012,(12):177-177
视觉识别设计(VI设计)是CI-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是最直观、最外显的部分,并以其独特的美学形式被称为企业之“脸”,影响面最广.因此,视觉识别设计设计不仅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同时也能反应出企业的个性.现从视觉识别设计的概念入手,主要研究视觉识别的美学原则以及视觉识别设计中的视觉形式美.  相似文献   

4.
陈安全  孙菁 《价值工程》2011,30(1):30-31
飞机设计是专业性较强的设计门类,传统上一向以技术指标为导向进行设计.然而从工业设计的视角而言,设计概念发展是多向的,是从多种可能中抉择出的最佳结果.这有赖于开阔的设计思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设计对象.从设计实践出发,飞机概念设计可以以基于原型的变型化设计、基于飞行技术发展趋势的概念化设计及基于环保的绿色化设计等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关注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是在全球化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进行的并由包装设计协会等团体推广的绿色包装项目.为了推动我国的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事业,介绍相关知识很有必要.本文论述了绿色包装设计的意义、绿色包装设计的实现,绿色设计思维的产生、绿色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方向等几个问题.开发绿色产品是从设计开始的,绿色设计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绿色设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以"设计-实施-完善"为结构的良性循环将对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Top-down设计(至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在建筑铝模板行业设计中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应用.以某一项目的楼梯为研究对象,运用Creo软件对楼梯进行参数化、模块化的设计.结果表明:此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铝模进行改型设计,缩短铝模的设计周期,并为其他项目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的今天,随着人们生产力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箱包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近现代箱包设计已从作为服饰配件的一部分已经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一个设计领域.但箱包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急待补充和提高,而现代设计在考虑人的因素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设计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设计便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和方法对现代箱包设计也给予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就设计而言,全球化背景中的设计必然引发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其中彰显自己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地的设计师、设计教育工作者不断挖掘富有个性和地方特色的设计作品,来宣扬区域文化设计理念.一、我国设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发展地域性设计教育的途径.我国的设计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成熟体系,我们应该根据地域性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设计教育水平,尽快建立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机械设计发展概述 传统设计方法是主要采用封闭的收敛设计思维,进行经验类比设计.在计算方面只进行静态分析,并将载荷、应力进行集中处理,对计算数据的误差采用增加安全系数的做法.传统设计以手工设计为主,使用简单工具,进行人工计算绘图.除此,传统设计是一种串行设计,即一个零件从设计到生产是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新的发展趋势,是抗震设计发展史上又一次突破.利用现有的性能设计理念,对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进行基于性能抗震分析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