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四:中国未能复关1994年12月20日,国人瞩目的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9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由于少数缔约方缺乏诚意、蓄意阻挠、漫天要价,会议未能达成中国复关的协议。从而又一次推迟了中国入关的时间。关贸总协定(GATT)签定于1947年10月...  相似文献   

2.
复关以后中国股市啥模样悬而未决的中国“入关”问题如一把利剑悬挂在刚刚发育的中国股市头上。目前,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入关,中国计划经济体制30余年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必然面临一个短时期的震荡。关贸总协定是以市场经济为其全部构架的基石,以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意欲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舆论沸沸扬扬,国人热情关注。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3、4月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界人士以至平民百姓,复关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新闻媒介也没闲着,大力宣传复关的紧迫性,为复关工作推波助澜。有关专家甚至预言:中国复关时间表基本议定,早则在1993年6月,迟则在1993年12月。如今看来,这一预测已经落空。国人不禁要问,中国复关梦何日能圆? 蓦然回首:复关之路何其艰! 1948年5月,中国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于1950年3月擅自非法“宣布退出”总协定。 1986年7月中国照会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正式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将力争明年1月1日前“复关”对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龙永图最近说,中国复关问题很复杂,目前仍处于艰苦的谈判阶段,所以估计在今年2月底关贸总协定再次讨论中国问题时,还不可能马上做出关于中国复关的决议。他说,由于“关贸总协定”在国际上一直是个临时使用的名...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军 《物流科技》2000,23(3):35-38
1986年七月,中国正式向关贸总协定提交复关申请,到本世纪末的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WTO),中国转而申请“入世”,至1999年11月15日,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终于就世界关注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达成了双边协议,扫除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1984年4月,中国取得了总协定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和“入世”谈判15年的漫漫征程。  相似文献   

7.
小议复关与贯标的关系罗尚武复关,是指恢复我国的国际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或“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贯标、是指贯彻国际,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行为。那么复关与贯标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笔者仅就这问题略抒浅见。管识难全,唯望共参。...  相似文献   

8.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从表面上看所涉及的仅是一个关税和进出口体制问题,实际上是对包括税收制度和整个国民经济及其体制都提出了挑战。关贸总协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竞争、不搞差别待遇是它的准则。在审议中国经济及对外贸易制度中,各缔约方关心的问题就是他扪的产品到中国市场上是否能进行公平竞争。这就意味着“入关”后的中国,必须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关贸总协定的体制靠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必须得到恢复,”这是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复关”,虽然道路曲折,但已是大势所趋,指日可待。 “复关”,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作为以支持企业发展为己任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理应做到未雨绸缪,与企业共同探讨“复关”后企业的生存之道和发展对策。本文试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初,一场关于“复关”(现在叫“入贸”)的大讨论,弄得举国上下沸沸扬扬.1995年1月1日,WTO(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中国依然为争取加入WTO而努力.加入WTO意味着什么WTO被人称为“经济联合国”,目前成员有134个国家或地区.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大国都参加了.十几个发达国家早早就领取了入场券.在发展中国家,凡是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也都无一例外地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唯独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四分  相似文献   

11.
日本、韩国分别于1955年9月10日、1967年4月14日加入关贸总协定。在“入关”前,两国的汽车工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但“入关”以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两国的汽车业却一步步壮大实力,目前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有关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日本、韩国汽车业“入关”后之所以能腾飞,除了与当时的一些国际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两国在“入关”后采取的宏观控制、对外合作、适度限制、创造条件等四大举措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既是乡镇企业跨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又是个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尽快适应“入关”需要,乡镇企业应注意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入世”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简称。从1986年我国正式向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提出恢复在该协定中的地位至今,已经过了漫长的13年时间。13年来,中国的“复关”/“入世”谈判一波三折,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一些人开始对我国“入世”后可能出  相似文献   

14.
“入关”前零售企业营销观念的革命马宛中重返关贸总协定,将为我国商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因为入关后不仅可以使我们享受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和发达国家自主给予的普惠制待遇;而且按照关贸总协定公平贸易、公平竞争的运行规则,在进口关税大幅度减让和非关...  相似文献   

15.
明年三月我国将加入国际关贸总协定。随即,如何“入关”的话题也在经济界升温。许多国营大中型企业已经闻“关”而动,未雨绸缪,为迎接“国际级”市场竞争做准备,表现出强烈的“入关意识”。我们走进国际市场,人家走入国内市场,这是公平贸易的客观要求,也是入关后应当遵循的市场规则。所以,“洋货”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须看到,这种挑战具有全方位性,不论你的企业位于何处,也不论你的企业姓“国”姓“乡”,只要是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于1986年7月提出丁关亍恢复我围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照会,经过几年的努力,有望在近期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入关”后,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经济的良好机遇,又给我同的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顺利“过关”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1986年7月提出了关于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照会,经过几年的努力,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很有希望。“入关”后,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经济的良好机遇,又给我国的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顺利“过关”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问题。一、企业现行的体制不适应“入关”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公司》2001,(10):25-26
一、日本“入关”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 1955年9月日本被接纳加入关贸总协定,成为真正式缔约国。根据关留总协定各成员国应承担的义务,日本被迫于1964年开始实行外汇自由化,且又于1967年实施了留本自由化。而当时,日本国内经济刚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轻工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重化工业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在产业组织方面,当时日本企业生产规模小,没有实现规模经济,企业之间存在着过度竞争。在这样一种环境态势下,“入关”后的日本经济面16着巨大的压力。 二、日本理论界对“入关…  相似文献   

19.
所谓复关,是指恢复中国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时,中国是23个缔约国之一。1950年,逃亡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宣布退出。此后,由于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中断了37年之久。1986年7月10日,中国又提出了复关申请,并且表示愿意成为1995年初取代关贸总协定而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目前,复关谈判正在紧张、激烈地  相似文献   

20.
韩国于1967年3月加入关贸总协定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小国稳步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并逐步迈向较发达国家,创造出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我国已加入WTO,对韩国"入关"后的经贸政策的调整进行研究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