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2008北京奥运已经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来到眼前,奥运是每个中国人的奥运,绝不是大企业的专利。从今天2008年1月1日开始,您能分享多少荣誉和财富,还是甘心做一个只能为他人鼓掌的观众,面对奥运良机,非奥运赞助企业是不是就毫无机会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2008这个特殊年份,很多企业和代理公司很早就关注和预测08年央视招标的事情了,并决策来年规划。之前,奥运对媒体、对市场的影响判断各自不一,也很多看涨的信息搞的企业心慌慌的,包括搜狐和新浪08年价格涨幅翻倍的情况,以及央视部分资源价格调整  相似文献   

3.
"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拥有非常好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应该忽略这一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这种新材料发展的最好契机."在今年举行的"面向奥运服务的生物降解塑料研讨会"上,不少专家都在反复强调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因为高昂的赞助费用,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北京2008奥运合作伙伴、北京2008奥运赞助商以及北京2008奥运独家供应商这四种形式的奥运赞助几乎全部被国内外各行业的一线企业占得。那么,非奥运赞助商们该如何在奥运中有效营销呢?  相似文献   

5.
作为推动人们体育运动精神的盛事,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对体育价值元素的认识和重新思考,对于企业来说,在激情万丈和热火朝天的奥运前和奥运中的宣传过后,如何应对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企业如何将奥运期间的品牌诉求和精神与奥运会后的品牌价值传播进行有机衔接,并在后奥运时代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8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民族品牌将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奥运赞助商将与非奥运赞助商角逐市场。在这个舞台上,人人平等,机遇均等,这个舞台属于胸怀梦想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代》2008,(5):89-89
作为奥运会全球正式合作伙伴,柯达与奥运的故事源起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近日,柯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别推出的珍藏版数码相机——M2008才首度揭开神秘面纱,这款用北京奥运会年份命名的珍藏版相机上市价格为2008元。M2008的名字寓意着“My 2008”,即“我的2008”,意味着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奥运,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奥运,每一个人都可以记录奥运时刻,传播奥运精神,挥洒奥运激情,分享奥运乐趣。  相似文献   

8.
《新远见》2006,(Z1)
奥运营销,已经以奥运赞助的形式缓缓拉开了序幕。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能够成为TOP伙伴和北京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毕竟有限,包括国际赞助商在内总共也不超过40名。剩下的那些中国企业怎么办?他们也期望参与奥运,应该怎么办呢?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北京有30万家中小企业,分别占据国内企业、北京市企业的绝大多数。年初对国内500家企业的“商机意识”调研显示,国内企业对待奥运商机态度各不相同: 8.4%的企业认为与己无关,因为自己不是做体育产业的。26.8%的企业消极等待当地政府布置任务,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53.2%的企业在通过多方渠道寻找机会,但还没有打开思路,不知从何处入手。11.6%的企业已经作好充分准备,与奥组委紧密联系,并且已经大胆出击,方案已经比较成形,但这类企业主要是开发建设性项目的大企业。得不到奥运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资格,不熟悉奥运规则,一部分中国企业保持着继续观望的态度,想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加入机会;另外一部分则计划通过赞助赛场城市帮助自己建立与奥运的联系,事实却是他们仍然无权使用与奥运相关的任何标志,包括五环标志以及北京奥运的LOGO;还有一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地寻找机会,制定自己的奥运方案,他们希望得到卓有成效的、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营销策略。中国企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奥运营销,并借助奥运平台达成自己的战略使命呢?为了帮助广大的中国企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了“智动2008工作室”,并辟出了《智动2008》专栏。在这里,我们组织了专业的体育营销咨询顾问为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制定奥运战略,规划奥运策略,为他们解答奥运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还将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中国企业传播奥运相关知识;同时,《智动2008》将为众多希望投身奥运的企业提供一个良性交流平台。在这里,志同道合的管理者们将共事奥运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共品其中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9.
作为推动人们体育运动精神的盛事,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对体育价值元素的认识和重新思考,对于企业来说,在激情万丈和热火朝天的奥运前和奥运中的宣传过后,如何应对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企业如何将奥运期间的品牌诉求和精神与奥运会后的品牌价值传播进行有机衔接,并在后奥运时代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推动人们体育运动精神的盛事,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对体育价值元素的认识和重新思考,对于企业来说,在激情万丈和热火朝天的奥运前和奥运中的宣传过后,如何应对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企业如何将奥运期间的品牌诉求和精神与奥运会后的品牌价值传播进行有机衔接,并在后奥运时代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与营销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企业来说虽然不算陌生,但奥运营销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2008年北京奥运即将到来,奥运会的召开在使北京成为世界焦点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本文剖析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营销误区,以及所应采取的奥运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6):24-29
当时间行走到今天,距离北京2008奥运会还有不到900天的时间,对于那些欲借奥运起飞的企业来说,奥运营销已经到了最后决战时刻,环顾那些站在奥运舞台上的中国企业,我们意外发现:一些花费重金跻身奥运赞助计划的企业,在奥运营销方面的表现却并不出色。其实,奥运并不仅仅是个资本秀场,更多时候,它是一次企业营销能力的大考场,企业打上奥逛标签后,并不意味着财富和品牌的自动累加。因为,奥运营销不是“奥运!企业”的简单组合。如果奥运是一个营销杠杆的话,那么,当前中国企业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精准的支点来撬动财富,今天,许多关于奥运营销的案例、理论到处在流传,但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现代化的国际背景及安全态势入手,结合北京城市的灾害背景,系统研究并提出了2008年"安全奥运"建设应强调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对策,并解析了"安全奥运"的风险、工程、管理与文化的四大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雪灾为序曲、以金融危机为谢幕的2008年无论是对于国家、民众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多事之秋,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来说,也显然具有非凡的意义。记者带着这样的思考来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所,我国中青年企业文化学者黎群所长、李卫东副教授和企业文化研究部部长张莉莉,他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于2008年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看法。2008年可以说是一个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考评年,在经历过雪灾、地震、奥运、奶粉事件、金融风暴等一系列事件之后,  相似文献   

15.
奥运餐饮供应基地与供应企业的遴选与监控是奥运餐饮服务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奥运食品安全。按照《北京2008年奥运餐饮供应基地和供应企业遴选与监控工作方案》及《北京2008年奥运餐饮食品供应生产企业(北京)入围暂行标准》的要求,北京东城区质量技监局向北京市质量技监局推荐了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食品生产企业入围。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东城区惟一一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百年老字号企业,被市质量技监局列入第一批奥运食品供应企业备选。日前,北京市质量技监局总工程师亲自率队,与东城区质监局一起,对北…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一片喝彩声中圆满落幕,让中国人过足了在家门口观看奥运赛事并参与奥运的瘾、也让电视这个曾经霸气十足的媒体,再次显示了她及时权威、声画结合的报道优势,显示了电视在各类媒体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将通过观看08奥运的报道感受,将电视报道的优势和魅力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新业 《经营者》2007,(14):44-46
<正>腾讯"2008,你的网络主场"奥运战略的启动,标志着腾讯与其他门户网站奥运报道争夺战已经打响。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借势奥运的企业也开始厉兵秣马。在2008北京奥运会大势下,如  相似文献   

18.
<正>眼看08年北京奥运将至,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打出了奥运营销牌,北京奥运百年难遇,谁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大点的企业夺冠名权,争当奥运合作伙伴,一掷千金,小点的企业也不甘落后,一心想借船出海、顺风扬帆,各种各样的别出心裁的营销手段或多或少与奥运扯上关系,显性的、隐性的品牌传播方式掀起了一股奥运营销的热潮。到底奥运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米尔顿·科特勒说"奥运会提供了三方面的良好商业平台:它是最好的关系营销时机,是提升企业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又一新途径。文章指出奥运营销对企业的战略意义,时企业奥运营销的误区进行充分分析,并指出企业进行奥运营销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企业开展奥运营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云飞 《经营者》2007,(10):62-63
门票是任何精彩赛事和经济价值的载体,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说亦然如此。众多企业参与其中,期待都能在奥运大餐当中“分一杯羹”,从某种角度而言,奥运门票营销的成败是这些企业实现梦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