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钢集团     
《中国对外贸易》2010,(9):83-83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迂钢公司、首秦公司、首钢京唐公司、顺义冷轧公司、自动化信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相似文献   

2.
首钢集团     
《中国对外贸易》2009,(9):F0004-F0004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迂钢公司、首秦公司、首钢京唐公司、顺义冷轧公司、自动化信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相似文献   

3.
首钢秘铁在处理工人、工会及罢工事件等问题上的教训,值得志在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汲取和沉思。  相似文献   

4.
从最早的首钢经营秘鲁铁矿,到TCL、联想的系列并购,海尔的海外拓展,再到最近的力拓收购案,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鲜有成功案例。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很难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分别体现在政治、法律和成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企业看点     
《中国对外贸易》2014,(9):78-79
1五矿联合体并购秘鲁铜矿成矿业史上最大海外并购案 由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联合体此前正式接手秘鲁邦巴斯特大铜矿,以70.05亿美元完成股权交割,从而实现了中国金属矿业史上的最大海外并购交易。邦巴斯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建铜矿项目,而五矿资源将由此成为亚洲最大的铜矿生产商。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铁业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屡屡铩羽而归,居高的铁矿石价格极大地压缩了钢企的利润。因此,到国外收购海外权益矿成为当前中国钢企的最佳途径,下面就简述中国钢铁业及中国国情,分析中国钢企跨国并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凯  薛建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248-249
中国海外公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融入世界不可回避的话题,全球化导致海外国民保护的客观需求激增,中国政府为在外交领域体现"外交为民",需要有效承担海外国民权益保护的重任。海外中国国民权益保护方式包括受害人当地救济,领事保护,外交保护国际人权保护。从这四个途径谈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 一、日本放松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限制 日本企业在战前有很多是向中国的沿海地区、满洲、朝鲜半岛及我国台湾省等地投资的。随着日俄战争的结束,日本依靠由此获得的权益,相继建立了一些海外企业,特别有名的是以经营制铁、化学工业为  相似文献   

9.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也是在这一年,中石油贯彻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投标取得了泰国邦亚区块和秘鲁塔拉拉区块油田项目,正式拉开了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序幕.中国石油集团海外业务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在海外形成非洲(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乍得、尼日利亚等)、中亚-俄罗斯(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美洲(加拿大、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等)、中东(伊朗、叙利亚、伊拉克、阿曼)和亚太(蒙古、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五个油气合作区,实现了海外油气投资、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和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在跨国经营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首钢在内部人才选拔、培训以及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我国大中型企业如何合理地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首钢集团     
《中国经贸导刊》2005,(4):46-47
首钢始建于1919年 ,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 ,1958年建起了我国第一座侧吹转炉 ,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 ,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 ,二号高炉使用37项国内外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蓬勃兴起,对于企业合并方法的认识和选择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在比较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并尝试对相关的政策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务周刊》2010,(5):16-16
近日消息称,中国南车正与中国铁建积极酝酿组建一个企业联合体,以共同竞标海外高铁项目。2月3日,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对媒体透露,整个项目还处于初期阶段,“联合体的目标是海外高铁市场”。该权威人士没有透露具体细节内容,不过此事并没得到双方确认。  相似文献   

14.
“出海抄底”的时刻到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本国际扩张的步伐,这两年明显加快。2007年,中国金融机构和资源类企业完成了多笔令人膛目的海外收购,交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都前所未有。步入2008年,中国铝业并购力拓矿业集团,江西铜业公司与中国五矿共同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以及还在进行中的中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次贷危机令西方各大企业的股价出现深幅下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国门,抄底全球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成为他们充分利用的投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优势独一无二,这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者。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也纷纷把投资方向瞄准了非洲。随着中非关系的日益深化,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蹯入非洲的国土。文章就中国企业在非洲矿产业的投资方式、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投资非洲,深入实施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全面充分的信息服务,为我国矿企业海外资源的投资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赵宇伦 《现代商业》2014,(6):149-149
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良机,但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本文首先从政治、法律以及财务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然后,针对以上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具体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期能够降低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化趋势导致中国本土期刊纷纷“走出去”,寻求海外合作。2004年,中国外文局开始实施外宣期刊“本土化”战略性创举。今日中国杂志社先后在埃及和墨西哥建立了中东分社和拉美分社,实现了秘鲁版和土耳其文版的海外发行,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期刊海外合作发展模式。期刊“本土化”未来正积极探索如何由走进去,变为走下去,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主体双方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经济利益上的固有矛盾决定了劳动争议的发生总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已经进入了罢工高发期,东航的“集体返航”事件,重庆、海南、甘肃、广东等地相继出现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罢工权的关注。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罢工行为,罢工在中国处于法律上的“灰色”状态。这种状态无论对于雇员、雇主,还是对于社会、法律权威都是十分不利的。同时,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转轨时期,市场劳动关系日益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面临着入世与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接轨和衔接问题。为了发展人权事业,也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应当尽快制定规范罢工的法律。  相似文献   

19.
张婵洁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17-3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主体双方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经济利益上的固有矛盾决定了劳动争议的发生总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已经进入了罢工高发期,东航的"集体返航"事件,重庆、海南、甘肃、广东等地相继出现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罢工权的关注。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罢工行为,罢工在中国处于法律上的"灰色"状态。这种状态无论对于雇员、雇主,还是对于社会、法律权威都是十分不利的。同时,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转轨时期,市场劳动关系日益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面临着入世与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接轨和衔接问题。为了发展人权事业,也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应当尽快制定规范罢工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公元12世纪,一个自称是"太阳的子孙"的印第安部落,在"太阳之子"曼科·卡帕克率领下,向着日出之山进发,最终在安第斯山脉的库斯科谷地上创建了举世闻名的印加古国--这就是今天被称之为"太阳之国"的秘鲁。 2004年岁末,由外交部长马努埃尔·罗德里格斯先生率领的秘鲁企业家代表团来到了中国。在"秘鲁商务机遇研讨会"上,罗德里格斯外长对中国企业家说,作为中国在拉美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之一,秘鲁是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和安第斯市场的重要门户和窗口。秘鲁期待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和开展经贸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