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茂春 《现代金融》2008,(11):45-46
挂钩信托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内涵是: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向客户募集资金,然后将募集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设立以银行为委托人、以信托公司为受托人、以理财资金为信托财产的信托,由信托公司按照银行意愿以其自身名义对理财资金进行投资、管理和运用,并取得收益。按照二元结构项下信托公司管理运用资金的方式,挂钩信托类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细分为证券投资信托理财(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新股申购、二级市场股票、股票型基金FOF)、融资型信托理财(将理财资金以贷款、买入返售信贷资产、受让股权收益权等方式向客户提供信托融资)。  相似文献   

2.
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逐渐占据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竞争白热化,身处基层的我们和大家分享几点销售理财产品的经验:一、细分目标客户,进行产品定位。根据客户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家庭收入组成、理财目标的不同,向客户推荐相  相似文献   

3.
作为商业银行一个新型的中间业务,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迅速,规模逐渐加大,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也成为居民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重要方式。面对各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大量增加,投资者很难选择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为了使银行更好的销售理财产品以及更好地满足人们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银行需要了解和发掘投资者的需求,为客户制定合适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的理财目标。因此本文从泰州居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目前泰州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状况、消费者的取向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稳定客户的主要渠道,因此,2007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会以更高的收益,更为创新的设计来吸引客户.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提升收益水平的同时,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5.
徐航 《现代金融》2009,(4):48-48
一是加强客户系统建设.做好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二是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吸引广大目标客户。三是加快理财产品创新,提升银行服务功能。在不断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如今,理财产品可谓是各家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张王牌,跑马灯上滚动的尽是各式理财产品的宣传广告,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据笔者观察,尽管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很多,但真正知道理财产品是如何运作、如何产生收益、存在何种风险的人很少,甚至连银行员工自己对此也不甚了解。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只能纯粹地依靠收益率去搏人眼球,这不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艳芬 《理财》2012,(8):50-51
2011年的股市、债市在内忧外困中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也涨势不再,唯独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着人们对银行的信任,以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等优势,受到空前的追捧。但在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盲目追逐的过程中,个别银行的一些营销人员为了提高业绩,想尽办法误导一些客户购买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甚至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使得客户亏损严重,引起客户的投诉,官司连连。如某外资银行客户1000万元本金在三个月内亏损300万元、某股份制银行客户180万元亏成1万元诸如此类的事件。2011年12月以来,央行已三次下调准备金率,6月8日又3年来首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逐步走低,最近两个月,银行推出的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和  相似文献   

8.
随着4G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传播快速畅通,无论是互联网媒体还是其他社交平台,都不乏各种理财资讯信息。每到银行大量吸揽存款时,很多持币等待的客户都会穿行于各家银行进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比对。无论是网络搜索比对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还是电话询价,客户的目的无非是让手中资金达到最大化收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4,(1):125-126
黑龙江省的农信社客户,一卡(折)在手,就可以走遍全国;远在青海小城的客户在青海银行就可以买理财产品;江苏蒙银村镇银行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农民享受便捷畅通的结算渠道……让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是兴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梦。借助“银银平台”,这个梦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0.
吴辉 《理财》2016,(4):43-44
在银行大堂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与银行无关?多么荒唐,但确实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除了在银行购买它自行设计和发行的理财产品外,也能购买银行代理销售的其他理财产品。所谓代销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投资理财需求,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渠道,向客户销售合作机构的相关投资产品。然而,在银行大堂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与银行无关?多么荒唐,但确实存在!银行大堂买理财,大家可得擦亮双眼,火眼金睛辨陷阱。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2013,(2):43
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重要实践,当前更是面临多种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需要在平衡风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既是银行转型的需要,也是由市场供需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形成的。从银行转型的需求来看,银行理财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很理财产品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其资产配置。但同时国内外市场的波动使理财产品面临较大的风险,客户针对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诉时有发生,其中关于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是客户投诉较集中的问题。本文对当前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示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存续期间和终止时信息披露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家》2012,(1):123-127,7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中心独家授权,《银行家》杂志从2012年1月起每月定期发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月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指标数据、运行特点、创新评述、法律法规、潜在问题、机构排名和产品排名等。主要目的在于:定期跟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动态,建立银行理财产品数据的统一征集和发布平台,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第三方评级评价机制的完善,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银行员工"飞单"销售行为指银行员工私下推荐销售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一、银行员工"飞单"销售行为带来的风险银行员工"飞单"销售理财产品,虽然这种产品的销售未经银行的同意,是一种私下的销售行为,但客户是基于对银行员工的私人信任关系及一定的银行信誉因素,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且客户对银行员工推荐其购买的理财产品基本不了解,他们关注的只有收益率,也据此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产品到期,未发生兑付危机,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性质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认定的模糊及自相矛盾已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并正阻碍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清晰界定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已迫在眉睫。要准确界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就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界定法律性质的需要出发,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根据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的权利义务等特征,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特点 金融改革推进了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是外币理财产品成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开端。2004年初,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率先集合零售客户的小额外币资金,运用于国际金融市场,构造对私外币理财产品,可视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17.
客户遭遇“零收益”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柏 《金融博览》2008,(3):18-19
从2007年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07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近两年发售火暴、势头强劲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一场“信任危机”。一向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保本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何频现零收益?银行该如何面对?客户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8.
论文针对客户理财产品选择的偏好进行研究。为深入分析客户的理财行为,采用叙述性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进行问卷设计,同时运用多项罗吉特(Multinomial logit)及巢式罗吉特(Nested logit)计量模型建立消费者理财偏好选择模式,并以湖南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客户对于理财商品的偏好,并研究客户群体的理财产品选择行为模式,以期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发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常工作中,理财经理们经常遇到对理财特别反感的客户。那天,网点大堂经理向一位前来存款的女客户推荐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这位客户听后,嗓门立刻就高了起来:"不要跟我说理财,我一听就烦。"吓得大堂经理再也没敢说话。后来这位客户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说以前在某银行买过理财产品,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所以态度不太好。最终这位客户没有购买理财产品,将资金存成了存款。对理财产品不认可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理财产品;二是听亲戚朋友或者别人说理财不好,理财产品不能买;三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发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本文以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主体不够健全,现实供给状况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距,且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收益水平偏低及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