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王慧敏  郑蕾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214-215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没有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介绍了有关胜任特征和冰山模型的概念,对大学生具有的潜在能力和独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建议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破除原有的险隘思想,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和培训机会,力图达成"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慧敏  郑蕾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214-215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没有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介绍了有关胜任特征和冰山模型的概念,对大学生具有的潜在能力和独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建议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破除原有的险隘思想,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和培训机会,力图达成“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2014年全国应届大学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用人单位如何才能够招募到合适的毕业生?该文就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培养规划,如何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流程和计划,做了简单明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现在为网民提供求职服务的网站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网上求职成了许多求职者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能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来说,网上求职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日前在京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供需洽谈会上出现了火爆场面,近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上网注册并向用人单位提交了个人简历。这说明大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转变。过去,应届大学毕业生每每在各种各样“赶场”式的人才招聘会上疲于奔命,可谓转战大江南北,而收效甚微。根据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一个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最起码要有选择地参加八场校内的招聘会。当然这是对于全国一流大学而言,而对于大多数大学来说,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外的大学,他们的毕业生要比这辛苦百倍。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毕业生最后一年参加的招聘会一般都有二、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近几年中,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03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达到了280万,而2005年则超过340万。另据劳动就业部门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各类大学毕业生中有待业人数63.67万,2004年上升为70万,2005年则超过75万。所以大学生就业困境之大可想而知。以上所说“大学毕业生”的概念中包括了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高职高专学生不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实际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就有更大的难度。用人单位在招聘各类人才时,拥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应聘时,往往被用人单位以"需要工作经验"为由挡在门外,而也有一些企业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人才招聘中明确表示:我们就招没有或者有很少经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据报载,在  相似文献   

7.
施工企业应届大学毕业生管理薄弱,影响到其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潜力发挥,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积极地接纳,正确地引导,适当地激励,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今年将继续加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就业的改革力度;改革的重点是向着两包(包学费、包分配)为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方向发展。今年上海地区的高校将招收占招生总数近70%的收费生,对于今年每个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考生家长而言。不仅要选择满意的学校、喜欢的专业,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毕业以后能谋得一个好的职业。1991年起,上海高校毕业生需求形势开始好转,上海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开始回升,9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供求比例基本持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被用人单位拒收或退回的情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学生的社会认可虔亟待提高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应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尽人意。通过对河北省内高校商科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找到具体原因所在,指导学校培养方式及社会需求方式的转变,让毕业生尽快的融入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廖云霞 《商》2013,(13):360-360,324
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在不到一年甚至试用期内离职的现象屡见不鲜。学者们认为其短工化行为的原因主要有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企业缺乏发展空间以及难以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等原因。本文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员工短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的情绪智力较低,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在组织群体中未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导致离职。通过对大学生员工情绪智力进行研究,探讨基于情绪智力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员工短工行为原因及其影响,最后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要创造一流的企业,就要具备一流的人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企业需将定位成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用人单位。本文以越南应届毕业生为目标,利用商业银行雇主品牌的调查数据,验证商业银行雇主品牌吸引力与高校毕业生求职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各高校232名应届毕业生进行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表明,各银行雇主吸引力与各高校毕业生的应聘意向有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有利于各银行的管理人员实施相关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频繁离职现象已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很少关注新进大学生员工的个体心理情景对频繁离职的决定作用。本文拟对简要探悉应届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的个体心理情景原因,并制定出离职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文章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届毕业生实施调查,借助于应用统计方法、SPSS和AMOS等软件,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学校、用人单位等方面,进而提出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用人单位一段时期内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对他们录用后的评价和满意度,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大学毕业生群体各方面情况是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适应程度如何;这也是今后这些用人单位是否继续招聘以及招聘多少大学毕业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一是给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和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指导;二是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心理情景的体验对新进大学生员工频繁辞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渊  刘敦虎 《商场现代化》2005,(27):301-302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频繁离职现象已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很少关注新进大学生员工的个体心理情景对频繁离职的决定作用.本文拟对简要探悉应届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的个体心理情景原因,并制定出离职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9)
高校是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学子最终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段学习时光,高校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发展发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经过专业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职业规划和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在这里得以茁壮成长,高校对于学子的指导作用举足轻重。在学生踏入职场前的校园招聘是学生的重要选择,高校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校园招聘现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高校对校园招聘的准备工作三个角度分析了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之路的一段重要时光,能够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脑采购》2006,(12):11-11
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毕业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求得用人单位青睐.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使尽了浑身解数.制作求职博客已经成为数万学生的求职新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孙玲玲  徐璐 《商》2014,(18):26-26
随着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就业压力随之间增加。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校园招聘会上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并分析当下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上的需求,旨在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培训提出依据和改进建议,使毕业生更好迎合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找工作难"一直以来都是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就业大军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互联网逐步普及、走近人们生活的过程中,网络招聘逐渐成为了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人士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面对日益完善、成熟的电子招聘机制,用人单位也乐于使用这一廉价而快速的招聘手段。这一看似双赢的招聘机制是否真的可行,它的优劣各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饮寒 《致富时代》2011,(7):167-167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学历人才包括大学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猛增,毕业生劳动力市场随时都面,临着瞬时饱和,导致就业难度急剧增加。然而就业市场与招聘市场当中同时还存在着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层的关注。该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要求,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类学科特点,进行人才资源供给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比较分析,从而为高校培养机制提出改革建议,为毕业生提供详实的就业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