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周期假说,而且其成立存在诸多前提条件.通过对我国的居民消费、国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的协整分析,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2.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不会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整。但是,现代经济学家们并非完全同意李嘉图的见解,无论是对其必要条件的检验还是对其结论的检验都存在着争论。而通过实证分析我国1989—2004年的政府发债分别与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从历史数据来看,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3.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罗伯特·J·巴罗的名字已经与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所复活的"李嘉图等价定理,"激起了整整一代经济学家对其进行阐释、验证和攻击。使得该文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整个经济学领域中被引用最多的经典文献之一。鉴于此,文章分财政政策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理论影响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巴罗对宏观经济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劲松 《财经研究》2002,28(5):31-36
围绕用国债替代税收的融资决策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是否有效的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结果充满了争议。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及其适用条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的讨论热点.本文在考虑经济周期和汇率制度的条件下检验了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考虑到李嘉图等价假说实际上检验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根据产出缺口检验了不同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然后利用VAR模型检验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结论认为,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上存在不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效应更明显;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应被削弱.  相似文献   

6.
许先普 《经济前沿》2010,(1):99-105
本文基于居民消费跨期最优化分析框架,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及私人消费支出与政府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以中国为例,在李嘉图等价框架下从经验角度考察了中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短期内,李嘉图等价不成立,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即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居民消费增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与通过征税来增加政府支出相比,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扩张效应更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但在长期中,政府支出将完全挤占居民消费支出,因而支出政策不宜用于实现政府的长期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于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主要存在凯恩斯观点、生命周期观点和李嘉图等价命题三种研究视角.但对中国而言,当前的转型经济环境将使现实中符合上述三种视角的居民会同时存在,亦即不同消费群体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是异质的.文章构建了一个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其中凯恩斯观点和李嘉图等价命题均为这个框架下的特殊形式,从而为消费者行为对财政政策的异质反应提供了一个理论性的解释.此外,文章将我国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分为五组进行相关的经验检验,发现各居民户组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模式大致按收入水平由高到低表现为李嘉图等价情形、扩展的生命周期情形和凯恩斯情形,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对各收入阶层的居民具有歧视性效果.文章最后从优化政府购买的支出结构和调整当前税制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刺激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政府增发大量的国债,这为政府投资筹措了大量的建设资金,那么发行国债是否会降低民间部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本文根据已研究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现阶段不成立的结论,从国债作为民间部门可支配收入角度出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债对民间部门总需求的影响,得出国债存量和流量会在较小程度上有利于增加民间部门消费,但是国债流量对民间部门投资存在抑制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国债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恢复国债政策以来,国债政策一直是财政政策重点实施的工具之一。国债政策究竟能否拉动经济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热点。分析我国国债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与否是起点,在检验其在我国存在性的基础上引入了格雷钠的国债与经济增长模型,同时,结合我国国债使用的实际情况,验证了我国的国债政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并就此进一步研究了我国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蒋雪 《经济论坛》2014,(7):175-176
中国经济发展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增长速度的换档期,从原来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中高速增长期。本文从李嘉图等价理论入手,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得出了李嘉图等价给我国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公债管理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传统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引入到公债管理政策的分析中,建立了公债管理政策的无效性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成立的前提条件,最后通过检验得出:无效性假说所隐含的大多数前提条件与现实并不相符,因而政策无效性的命题在实践中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2.
张五常反对中国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引用李嘉图本人修正劳动价值学说的话,来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并诬蔑马克思误解了李嘉图,但他只字不谈李嘉图所以提出违反其本意的说法的原因,这值得我们研究。其实,马克思最了解李嘉图的理论,离开他和恩格斯对李嘉图学派两大难关的分析,即使是李嘉图的大弟子,也不了解李嘉图。本文指出了李嘉图之所以同意马尔萨斯的主张,提出违反其本意的说法的原因,并对张提出的用以攻击劳动价值理论的具体问题,依据马克思的理论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3.
最优拍卖理论及其实践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拍卖是机制设计理论的典型应用之一.最优拍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卖者如何在不同的交易环境下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实现最大的期望收益.维克里的收益等价定理是拍卖理论的发展基石,但是收益等价定理依赖于独立私人估价假设,这些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因此,研究如何在独立私人估价假设不成立时实现最优拍卖就成为拍卖理论演进的基本线索.本文将沿着这一线索对最优拍卖理论及其实践加以评述,并揭示拍卖理论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评价财政赤字政策有效性的基准模型,以往的国内文献大多是从消费的角度对该定理进行验证,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有向无环图(DAG)法,从储蓄的角度对我国1978—2009年间的财政赤字政策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导致政府的税收增加,增加的税收不仅偿还了前阶段财政支出,还有剩余可用来储蓄,并导致私人储蓄的增加额超过政府储蓄的减少额(财政赤字),最终带来国民总储蓄的增长。本文最后根据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嘉图是公认的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比较成本理论(又称比较利益学说或比较生产费用学说)是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成为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不少科学的因素。在我国,这一理论长期受到冷遇。它所揭示的国际价值规律的真谛以及这一学说内在的科学因素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相反认为这一理论,只会导致后进国家单一经济韵畸形发展,这是很不公平的(限于篇幅,恕不详论)。比较成本原则的科学因素是:(1)它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对国际贸易进行比较分析。李嘉图感觉到了国内与国际的交换虽然都以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但国际不同于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人     
<正>西斯蒙第(1773~1842),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西斯蒙第虽然与李嘉图是同时代人,但西斯蒙第和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却是对立的,西斯蒙  相似文献   

17.
王一帆 《新经济》2015,(11):29-30
大卫?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他的经济学理论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其许多理论观点被后人继承,甚至在当代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嘉图曾经提出过谷物比例利润率理论,这就是他的利润理论和社会平均利润理论。后来他摈弃了从物质形态考察利润以及以某一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决定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方法,提出了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的利润学说或剩余价值学说,这是他在理论上的质的飞跃。但他一直没有办法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来说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这个问题是马克思在对李嘉图的全部理论加以扬弃中解决的。在马克思解决了李嘉图的问题后,经济学家凯恩斯和斯拉法,重新拾起李嘉图摈弃的方法,从物质形态考察某一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再以这利润率来说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这在方法上不仅是反对马克思的,而且也是反对李嘉图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罗伯特&#183;J&#183;巴罗的名字已经与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所复活的“李嘉图等价定理”,激起了整整一代经济学家对其进行阐释、验证和攻击。使得该文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整个经济学领域中被引用最多的经典文献之一。鉴于此,文章分财政政策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理论影响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巴罗对宏观经济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