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的高发机构。案件高发既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管理和人员素质等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笔者认为,要从源头上防控案件,必须分析发案的内在规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案件防控治理体系,建立彼此独立、相互联系的“五位一体”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新一轮改革以来,农信社各项管理逐步规范,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受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信社案件防范工作仍面临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各方利益的调整力度将逐步加大,诸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势必会集中暴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风险防范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寻求案件防控的有效方式方法,确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频发,不仅会造成自身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易引发外部事件,动摇公众信心,影响其声誉和形象,个别大要案的发生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危及整个地方农村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建立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前,银监会发布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以下简称合作部)对银监会组织开展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三年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后推出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风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唐双宁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分类治理,标本兼治,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推向深入。唐双宁指出,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存案多和防控难度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案件防控专题之一 编前语: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中,中国银监会明确指出,从今年起,将再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案件防控治理活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然在前一轮的案件专项治理中实现了“三年大见成效”的预期目标,但是总体上来说,目前的发案率和涉案金额仍然较高。如何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巩固已有治理成果,切实打赢这场持久战。这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诸多历史因素,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和控制滞后于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金融机构,其弱势具体体现在操作风险的防范识别与控制能力上,因内控失控或控制不力导致的违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完善农村合作金融内部控制是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理性扩张,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遏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数量和金额持续上升、大要案频发,2006年3月20日,银监会在京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明确指出,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全面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做到组织推动有力、职责分工明确、检查处理从严、具体措施有效,力争实现“一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陈年旧案得以集中暴露,1—8月全国案件自查发现率达到76%。但是,各地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针对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案件持续高发、案件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的状况,最近,银监会发出《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56号]),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第九次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通知  相似文献   

10.
3月20日,银监会召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力争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各地监管部门和合作金融机构全面、扎实、深入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初步取得了阶段性的治理成果。本期栏目撷取吉林、宁夏、黑龙江、河南等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典型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地如何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睢宁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农合行)为进一步推进案件防控工作,通过深入细致开展“四项工作”,达到了完善“四项机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案件风险的背后都是管理的问题,只要"组织领导、条线管理、监控预警、配合联动、风险评估、考核问责"六个到位,案件高发、频发的态势完全可控近年来,山东银监局始终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案件防控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动落实"组织领导、条线管理、监控预警、配合联动、风险评估、考核问责"六个到位,提升了案件防控的内生动力,有效遏制了案件高发、频发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努力防范操作风险,3 月20日上午,银监会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国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唐双宁同志就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合作部臧景范主任通报了2005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情  相似文献   

14.
农发行总行近期通过视频会通报了2011年查结的多起典型案件.所发案件,发人深省,教训深刻,警示铭刻.各支行作为银行最基层机构,案件防控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必须把案件防控工作始终放在内部管理的重要位置,通过构筑多道防控屏障,遏止和防控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自3月份银监会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级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中,做到了组织推动有力、职责分工明确、检查处理从严、具体措施有效,查防案件意识不断提高,逐步摸清了机构风险底数,同时,内控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责任追究力度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福建三明银监分局在辖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探索尝试“突击替岗”式检查方法,有效暴露、揭示、预防案件风险,提高案件防控威慑效应,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实现“零案件”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成绩显著 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开展的,于2005年初启动,最初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商业银行,一直到当年7月份才扩大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用了两年时间,从2007年开始转入操作风险的日常监管。2006年初,针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高发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8.
贷后管理作为信贷管理的最终环节,对于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和案件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据笔者对本地区近两年来发生的相关金融案件分析发现,由于受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贷后管理弱化问题已成为基 层银行业机构信贷风险防控的致命软肋,亟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自2010年起开始全面推进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案件防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来看,风险管理仍显滞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快速的业务发展与不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6月15日,银监会在京召开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形势通报(电视电话)会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批示强调,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实现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目标。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