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国际保理与信用证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保理业务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赋有竞争力的一种支付方式。但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实践中,信用证仍然是主要的支付方式。文章主要比较了两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并期待能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实践中对结算方式的选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托收结算方式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璞 《时代经贸》2009,(2):36-38
托收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付款方式之一,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由于托收是基于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的一种结算方式,研究托收条件下如何规避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托收结算方式的特点,并就如何防范托收项下的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结算方式把商业信用转变为银行信用,保障了交易的正常进行,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支付方式。但是,信用证自身的特点也使得信用证在结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分析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出口商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4.
支付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是不相同的。选择正确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某种通融,从而促进交易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财务公司数量在不断增加,那在结算支付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风险.下文阐述当前财务公司在结算支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风险,并寻找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根据这些风险找出最佳规避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2009,(5):12-12
国务院4月8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专家认为,这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使用范围和地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郭文  石明丽 《经济师》1999,(2):27-28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商的请求向出口商开立的具有一定金额和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体,它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支付方式,是当前国际贸易支付方法中最为通用和有效的结算工具,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信用证的特点、作用、风险及防...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它应用广泛,被视为收汇风险最低的一种支付方式。其优点是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以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有利于卖方或承包商安全收款。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成套设备供货大多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但是与一般商品贸易相比,用于成套设备结算的信用证金额大、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的今天,出口商希望能安全收汇,进口商希望能按时收到货运单据.信用证的支付方式把汇付、托收等支付方式的商业信用取代为银行信用,本应由进口商履行的付款责任转给银行,从而保证出口商安全迅速地收到货款.但是从信用证的操作流程来看,银行在结算过程中只处理单据,不管货物和合同的情况,这就给有意欺诈的进口商提供了诈骗的机会.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对于出口商来说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这种支付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方式进行支付时必须要清楚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防范,以保证贸易活动安全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高音 《经济导刊》2011,(12):54-55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信用证支付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并成为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信用证是申请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后,由银行针对受益人开出的附带一定条件的书面支付承诺。信用证一般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由于信用证独立分离的特性,使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风险频繁发生,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损失.本文分析了目前信用证结算中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出口企业信用证风险防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开始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使得我国的外围需求收缩,选择何种结算方式以适应现代国际贸易的需求,对于进出口企业至关重要。在我国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中,属于银行信用的信用证方式曾经是被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但是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信用证方式的不足日益显现,不能适应现代国际贸易的需求,实际业务中信用证方式的使用已急剧下降,而属于商业信用的电汇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利娟 《时代经贸》2009,(5):155-157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信用证独特的性质及作用,当今,信用证付款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支付方式,但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多方原因产生的不符点使得企业难以足额及时收回货款的案例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如何处理和避免这些不符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托收是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托收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通过防范托收的相关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分析了托收结算方式的主要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出口企业普遍采用汇付、托收、信用证这三种结算方式,而以国际保理、福费廷和银行保函为代表的新型结算方式,在出口结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后,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使用率迅速下降,而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如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以及赊销(O/A)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却大行其道,很快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流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信用证作为最常见的结算支付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信用证独特的机制,在给国际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越来越多的不法商人利用这一机制进行信用证欺诈,给贸易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着重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信用证欺诈的种类表现形式,从而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遭到欺诈而承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白云  牛晓耕 《经济论坛》2004,(17):129-129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较好地解决了进出口商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互不信任的矛盾,为出口商安全迅速收到货款,进口商按时收到货运单据提供了有效保证,成为各国外贸业务中最基本的结算方式,被广泛应用。信用证支付方式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由于它特有的性质,自身存在的理论上的缺陷,客观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乔松 《时代经贸》2007,5(10X):85-8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信用证作为最常见的结算支付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信用证独特的机制,在给国际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越来越多的不法商人利用这一机制进行信用证欺诈,给贸易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着重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信用证欺诈的种类表现形式,从而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遭到欺诈而承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贸易交往越来越多,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的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避免合同中的风险,科学合理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成套设备供货信用证方式结算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它应用广泛,被视为收汇风险最低的一种支付方式.其优点是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以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有利于卖方或承包商安全收款.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成套设备供货大多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但是与一般商品贸易相比,用于成套设备结算的信用证金额大、执行时间长、单据要求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承包商必须认真审视信用证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仔细审核每一个条款,尽可能识别和避免其中隐藏的风险,以保证顺利结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