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为前因变量、以心理契约破裂为中介变量,研究其离职倾向.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推导构建了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发生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对483名新生代员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组织政治知觉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心理契约破裂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和心理契约破裂显著影响离职倾向,心理契约破裂在组织政治知觉和离职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组织政治知觉和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中均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切入视角,深入分析了感知企业声誉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机制。利用660个有效样本对概念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员工感知企业声誉对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第二,员工感知企业声誉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角色外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但关于员工不同的人力资源归因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人力资源归因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对642份配对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人力资源归因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这对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引导员工更多地为组织建言献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负向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两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职场排斥和工作投入之间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并且,心理弹性对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企业降低职场排斥的影响、打破员工沉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领导者攻击型幽默对员工偏差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和敌意归因风格的调节作用。对325份员工-同事配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领导者攻击型幽默与员工的领导指向偏差行为、组织指向偏差行为均显著正相关,心理契约违背在这一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敌意归因风格正向调节领导者攻击型幽默与心理契约违背的关系,即敌意归因水平越高,领导者攻击型幽默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作用越强。此外,敌意归因风格正向调节领导者攻击型幽默影响领导指向偏差行为和组织指向偏差行为的间接效应,即敌意归因水平越高,领导者攻击型幽默通过心理契约违背影响领导指向偏差行为和组织指向偏差行为的间接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6.
杜涛 《价值工程》2012,31(24):147-149
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已逐渐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而导致员工离职的关键原因之一又是员工对组织的心理契约发生了违背。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平的薪酬制度、尊重员工、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等因素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心理契约。因此,组织通过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尊重员工、为员工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以及为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维护员工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核心问题。知识型员工有别于企业中一般员工,对于其管理应当更多地从关系、情感和心理层面入手,即通过心理契约的研究采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更好的激励。因此企业要对心理契约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薪酬制度进行分析,以便能对知识型员工起到更为有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46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心理安全感和集体主义倾向在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分别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关怀型、规则型伦理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心理安全感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工具型伦理氛围对心理安全感和建言行为没有显著影响;集体主义倾向在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自我认知为分析视角,检验了资历过高感知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认知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基于235份主管-下属配对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历过高感知负向影响组织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对人际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组织自尊在资历过高感知与组织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脱离负向调节资历过高感知对组织自尊的负向影响,并调节了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消极情感特质对资历过高感知与组织自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与薪酬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7(10):39-41,38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入手,研究企业的薪酬管理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对薪酬管理与员工的心理契约进行相关生分析。研究发现,薪酬结构、薪酬沟通以及薪酬水平与员工的心理契约类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一个相关模型来反映心理契约与薪酬管理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如何有效进行薪酬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40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考察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过程,并探讨了员工性别与工作-家庭中心性在其中的复杂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工作繁荣完全中介二者之间的关系;工作-家庭中心性对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员工工作繁荣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性别差异:对于男性员工,工作-家庭中心性负向调节二者关系,但对于女性员工,工作-家庭中心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组织与管理者应积极实施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帮助员工实现工作繁荣、结合员工个体特征开展家庭支持工作、关怀女性员工并塑造性别平等氛围等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考察了主管的权力距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又引入主管-下属关系这一变量,验证它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72名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主管进行调查,结论如下:主管的权力距离负向预测员工创新构想的产生;主管的权力距离正向预测员工创新构想的执行;主管-下属关系在权力距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最后,研究探讨了主管-下属关系在权力距离和员工创新行为过程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被西方组织行为学家借用而引入管理领域,用来描述企业与员工对相互责任与义务的共同感知。当今企业内外部环境日益突变,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心理契约作为联系企业和员工的心理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社会中,员工的沉默行为阻碍了组织内的有效沟通,影响决策质量和组织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83家企业的574名员工及其144名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真实型领导对员工默许性沉默和防御性沉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对真实型领导与员工默许性沉默和防御性沉默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的沉默行为,本文提出树立真实型领导风格、构建规范的组织制度、进行诚信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格特质对心理契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格特质中情绪稳定性、外倾性及开放性这三个维度对心理契约有显著影响,而责任感只对心理契约中的员工责任有显著影响。管理者在调整雇佣关系时要注重人格特质对员工的心理契约的影响,有效满足组织与员工双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员工创新行为是工作情境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中国企业员工为对象,通过引入组织情境与个性特征——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效能感,深入探讨了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权变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近30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特征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氛围显著调节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间关系:组织创新氛围有利于创新时,工作特征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影响较大;组织创新氛围不利于创新时,工作特征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但影响较小.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9~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经理人管理防御指数,用薪酬结构作为调节变量来研究经理人管理防御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管理防御与非效率投资呈现正相关关系;经理人的固定薪酬对管理防御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固定薪酬越高,管理防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大;经理人的固定薪酬对管理防御与投资不足的关系也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固定薪酬越高,则管理防御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也越大;经理人持股对管理防御与过度投资行为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经理人持股越高,则管理防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8.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的强有力决定因素,是雏持和谐雇佣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212名员工进行调查,重点研究组织心理契约的履行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组织心理契约的履行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因此,如果要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应该最大程度地履行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高科技公司知识型员工与基层经理的数据分析发现,关系型心理契约不仅可以调节人力资源承诺体系与在职员工角色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塑造组织公民行为,而交易型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甚微。同时还发现,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体系正相关于关系型的心理契约,负相关于交易型的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政策实践中,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引导出对公司目标有利的知识型员工的职业行为,组织可以提供经济的或非物质的激励,也可以通过尊重、支持与承诺等来引导出员工的额外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主动工作行为,工作重塑已经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工作重塑产生的影响,而对其前因变量的实证研究十分有限。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机制,考察基本心理需求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和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作用。以59个团队领导及371名员工为样本,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工作重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本心理需求在包容型领导与工作重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在基本心理需求与员工工作重塑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