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引言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2011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基本规范及其指引。2012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政府监管部门将对相关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5.
自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爆发财务舞弊丑闻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还不大成熟,故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意义以及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挑战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自力 《中国外资》2012,(15):174-175
<正>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的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既适应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又满足公司实现现代企业治理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爆发财务舞弊丑闻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还不大成熟,故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意义以及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挑战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5年2月5日,中注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该问题解答共包括9个问题,内容涵盖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区别与整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区分,内部控制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与控制相关的风险对控制测试的影响等多个领域。自2012年起,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主板上市公司陆续实施。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框架下,中注协于2011年10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
《齐鲁珠坛》2012,(3):3-6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率先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率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以下称"内控审计")。自2012年1月1日,内控审计的范围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相似文献   

11.
董翠英 《中国外资》2014,(4):148-148
根据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内控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本文通过对67家国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2011年和2012年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分析,基于报告使用者的角度,揭示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全部施行,在  相似文献   

13.
季慎来 《中国外资》2010,(22):61-61
2010年4月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实施,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明确,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以预算、制度为标准开展内部审计,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渗入到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没有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提升。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2017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收入准则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美国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五年时间,并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采用整合审计的方式。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要求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可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我国是否需要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如何进行整合?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实施,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22日和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先后发布《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和《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分别自2011年、2012年元旦开始施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统称"内控规范")。从监管部门规定必须实施的企业和自愿试点实施的企业看,内控规范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随着2006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7月1日起施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发布实施,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逐步为人所知、走向正途,尽管今天看来,当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侧重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以及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等方面,还不十分规范和完善。直到2008年中国国家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17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收入确认准则,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主要是为了与2014年5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同收入》(IFRS 15)保持趋同.这里主要针对于原准则差异较大的部分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文武 《会计师》2020,(3):85-86
财政部在2018年12月7日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施行,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资产租赁,结合建筑企业高资产、高负债的特点,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将对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