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帆困局     
张静  李绍仪 《汽车观察》2011,(1):116-117
头顶“A股首家民营车企”的光环,2010年力帆汽车销量跌至全国车企第34位,这与尹明善迅速跨入百亿富豪阵营相比,确实有点“悲壮”。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社会》2012,(9):108-109
我们希望在本届车展上,看到自主品牌如何应对竞争压迫的对策,也看到跨国车企如何推进“Go China,For China,With China”(去中国,为中国,与中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李绍仪 《汽车观察》2010,(10):62-62
在国外,汽车金融业务是跨国汽车巨头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因此汽车信贷在我国初露端倪之时,国外车企或合资企业的行动最为迅捷。为了更贴近年初订下的宏伟销量目标,面对不断成长但并竞争逐渐升级的中国市场,各大车企丝毫不敢懈怠,纷纷推出自己的应对政策。此间,汽车信贷亦成为众多车企“促销量、占市场”的新兴法宝。  相似文献   

4.
定位于Tier1.5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国汽智端,业务方向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中国解决方案”展开。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则是下半场。如今,中国汽车电动化发展蔚然成风,在全球的竞争中抢占了上半场的先机,而在下半场的竞争中,战况同样激烈。目前,主流车企已实现乘用车L2智能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L2乘用车渗透率超过30%,C-V2X在全球率先实现前装量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摩配》2007,(10):70-72
中国汽车业已经卷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洪流当中.如何分享广阔的海外市场?本版通过“零部件采购、海外出口、海外建厂”三大热点.回顾了中国汽车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海外”成绩。中国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在诱惑着海外汽车巨头;自主品牌汽车受压于国内激烈竞争.开始了汽车出口之旅:而更有雄心的一些本土车企.则开始奔赴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1,(10):28-28
随着广汽本田第一款自主车“理念”的下线,人们又一次把关注合资车企造自主车的话题拿到了桌面上。  相似文献   

7.
大唐淮北发电厂“文化必企”纪实显示,企业文化是企业进取的法宝,企业文化更是企业“畅游”竞争市场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8.
孟镝 《汽车与社会》2013,(30):37-37
新能源补贴政策目前出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为某车企“量身订造”,但认真研读这一政策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欢呼的新政,对于新能源车发展和使用而言,这是一场普降的“甘霖”,润泽到了车企、交通部门、消费者甚至相关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政策     
《汽车观察》2009,(11):20-20
“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正酝酿调高,电动汽车扶持政策正在制定中,车企兼并重组政策年底即将推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整车制造生产领域,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这—政策被视为在中国成立整车合资公司的—道“红线”。对国有车企而言,这种持股比例能够在不丧失主导权的前提下获得来自外资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因其鲜明的“保护伞”性质,近年来屡受民营及外资车企的质疑与反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解除外资投资紧箍咒的呼声日渐强烈。  相似文献   

11.
华域再出发     
于青 《汽车观察》2012,(5):41-43
尽管私募眼中的“加仓年”让汽车行业看到了些许曙光,但是车企高管们的心一直悬着,他们等待着“新能源规划”明朗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2.
如此“联合”,“连”而不“活”———企科联合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李桂红在计划经济环境中,企业和科研都是各自为战的“个体”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技术、质量竞争要求的日渐提高,企科联合被推上历史的前台.并迅速扩而大之,推...  相似文献   

13.
微增长时代,谁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成为车市的引领者?随着近日国内汽车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的相继出炉,各家车企的市场表现和经营业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往年相比,今年车企之间的业绩分化更为明显。苦乐不均的背后,也意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汽车业开始进入淘汰赛。  相似文献   

14.
进入4月,本刊编辑部的邮箱里就如同雪片般飘来车企活动邀请函,除了常规的北京车展帖子外。更多则是新车下线、上市或试驾活动。于是,在喧嚣中车市仿佛又重回春天,人们似乎很快忘却了3月25日,杭州那一夜热热闹闹的“春寒料峭”。许多车商一夜之间赚了个盆满钵满,但过了这一夜之后呢?!  相似文献   

15.
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回归国内A股市场融资,显示民营自主品牌资金链的紧张,在企业竞争与产业升级换代的压力下,它们普遍处于资金焦虑期。  相似文献   

16.
汽车消费“年轻化”趋势正在渗透到许多车企的产品设计以及营销策略各个方面,更有些车企已经明确将“年轻化”确定为企业发展战略。但如何实现“年轻化”?如何切分这块“蛋糕”?也恰恰会让那些年龄堪比年轻人父辈般的车企老总们颇伤一番脑筋,毕竟年轻人的世界,大人们很难理解,但又必须去想方设法弄清——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日内瓦车展比作全球车企的表演赛,那么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则是各大车企的贴身肉搏。因为车企们非常清楚,这里有蝉联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只有在本土A类展览中打动消费者,才能在中国车市中,为自己划分出一块更大的利润蛋糕。  相似文献   

18.
郑坚江 《董事会》2008,(10):112-112
中国的文字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像“企”字去人则为“止”。看来,企业如果离开了人,企业的生存发展链条就会停止,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9.
正如“企”字,无“人”则“止”,意思是企业没有人才就要停滞不前,甚至要走向衰败。如果从观念和制度设计上,真正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就能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20.
5月21日下午3时,长沙湖南宾馆,广汽集团与长丰汽车重组协议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至此,旷日持久的广汽与长丰汽车重组一事终于尘埃落定。在国内车企之间纠结不清的重组迷雾中,这将是继“上南结合”后的第二起并购案例,并将在2009车企兼并重组中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