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辽宁大洼县淡水养殖商品罗非鱼已有20年历史,为了充分利用海水资源,2004年笔者在大洼县荣兴乡海边池塘试验半咸水养殖罗非鱼,取得了初步成功,填补我市半咸水养殖罗非鱼的空白,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池塘条件试验池一个,面积0.27公顷,水深2.5m,池底淤泥0.1m,进排水方便,前期5月份至6月份配备1.5kW增氧机一台,7月1日至养殖结束配备3kW增氧机一台。鱼池冬季用拖拉机清淤,将池坡表层0.1m土及池底的淤泥全部清除运走,远离池塘周围,防止雨水带入病原体。二、鱼种放养春季:5月15日加水20cm,用60ppm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池坡、池底,全部泼洒到位,…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从事鱼苗、鱼种养殖,为使池塘鱼苗、鱼种养殖技术得到科学规范,有必要制订此操作规程。 (一)清塘消毒 5月初,干塘后,将池底整平,挖出过多的淤泥,修好塘堤及进排水口。再亩用50—75kg生石灰消毒。 (二)施基肥培养鱼苗的适口食物 鱼苗在下塘前一周左右注  相似文献   

3.
根据本地生产经验和笔者多年实践体会,就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探讨如下,以供参考。一、池塘条件为满足草鱼种生态要求,宜选择面积较大、水体较深的池塘进行养殖。一般要求面积为2000—4000m2,水深2m左右,塘口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底平坦,淤泥厚10cm左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设施配套,且保水、保肥性能好,池塘水边设饵料台,池内配功率为3KW的增氧机1台。放养前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挖出过多的淤泥,暴晒池塘至底干裂。鱼种下塘前10天,注水深10cm左右,用生石灰80—100kg/667m2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2天后注入新水0.7-1m,注水时用40目筛…  相似文献   

4.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亩—10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养殖水深1.5—2.0m,每5亩左右配备2.0KW增氧机一台。二、清池与消毒放养前,应先做好池底曝晒、清除敌害等工作,然后进水浸泡,结合使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水体用1.5g漂白粉配液。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畜禽粪与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而成)以培肥水质,用量每亩150kg,老池塘可适当减量。三、苗种投放鱼种选择要求规格一致,体表无伤,活力强,放养量为30g/尾左右的鱼种每亩1500尾,并可搭配50g/尾的花白鲢200尾左右,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鱼种下塘前用5…  相似文献   

5.
<正>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5%—10%,深度为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m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cm,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干法清塘。清塘一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  相似文献   

6.
一、坚持清淤改造。改善池塘条件应经常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1.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曝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2.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3.注水和培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即可注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lOd,投基肥,培育水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在池塘中用人工饵料饲养匙吻鲟的养殖技术,2004年笔者在中宁渔业科技发展公司养殖场进行匙吻鲟的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一、试验情况1、塘口准备:试验塘口3只,每只塘口面积4亩,试验前清除塘内的淤泥,在匙吻鲟下塘前用一周,每亩用75kg生石灰干法清塘。2、鱼种食性驯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翘嘴红鲌作为名贵淡水养殖新品种得以迅速推广。实践证明,在池塘、大水面中主、混养翘嘴红鲌具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一龄大规格鱼种供应是商品鱼养殖的瓶颈。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一、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每只池塘面积2000m2左右,水深1.5-1.8m。2、清塘消毒一般在5月上旬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日晒20天左右,然后进10m,用生石灰15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3、施肥培饵夏花放养前10天,经…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我市斑点叉尾养殖的需求,2005年我们借鉴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对池塘培育斑点叉尾大规格鱼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的选择与清整。试验点选择在淤溪镇养殖总场,选择2口标准池塘,分别是11亩(1号)和10亩(2号),池深1.5m左右,池底淤泥10cm,进排水方便,水质好,无污染,苗种入池10d前用生石灰150kg/亩进行消毒,5d前施磷肥5kg和3kg尿素,保持透明度在25cm~30cm。2、苗种放养。斑点叉尾苗来自泰兴,规格2cm~3cm,6月11日~12日下塘,鱼苗下塘时用5%食盐水溶液进行浸洗消…  相似文献   

10.
冬季做好池塘的干塘清淤和鱼种的放养是水产养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应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近些年来,有些养殖户只注重鱼种放养后的投饲施肥、用药防病等,而往往忽视必要的池塘清淤和鱼种的放养季节,从而  相似文献   

11.
笔者去年在徐州市水产良种试验场张小楼基地进行水泥池养殖泥鳅试验,取得了每m2产量5.15kg,纯利润21.15元的效益。具体做法是:1、池塘条件新建6m2的水泥池(50m2,12个)东西走向,日照良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深1.2m,池底铺30cm厚的泥土,设有进排水口,进排水口安装防逃网。2、池塘消毒水泥池建好后,先注满水浸泡15天,抽干暴晒一周,再用0.25%草酸浸泡48小时,再加清水浸泡15天,排干后向泥土中施基肥,每池施鸡粪10kg,以利于泥鳅生长和天然饵料的繁殖,同时池中每m2栽种0.2kg的莲藕,加注新水即可放入鳅苗。3、苗种放养4月7—9日从微山湖购进鳅种24…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我们在安徽省五河县小圩镇朱塘湖进行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实验,面积22亩,亩产斑点叉尾鮰452kg,亩均纯收入2100多元。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水深1.5m左右,池底较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有注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毒、无污染,pH值7—8.5,每10亩塘配置一台3KW增氧机。二、鱼种放养1、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半个月,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深6—10cm,每亩施60—75kg生石灰进行消毒除野。2、鱼种消毒放养前鱼种在水温10℃—15℃时用3%—4%食盐水消毒10分钟左右。3、放养模式每亩放养规格30—50g/尾斑点叉尾鮰800—1000尾,规格整…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清塘消毒,选择鱼池。 鱼种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池堤要坚实,能蓄水保肥;面积2-3亩为宜;池底坡度1:2,池深1.5m左右较为理想;鱼种下塘前10-15天用生石灰40ppm彻底清塘。  相似文献   

14.
系列消毒法是符合标准化或规范化的一种消毒法,主要注意两个关键:一是养鱼前的消毒。时间为养鱼前7—10天。消毒步骤分为五步:第一步为清整池塘。1、用半干的底泥整贴池坡,修补缺口、漏洞及塌坡,疏通和维修好进排水口及各种渠道。2、消除杂草和水草。3、药物清塘:①生石灰,带水  相似文献   

15.
池塘鳜、鳖、蟹生态高效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们在绍兴市越城区方圆观光农业园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鳜鱼、中华鳖、中华绒螯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共9口64.5亩,水深1.8m,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为鉴湖水,水质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用水标准。每口塘配备(1.2~3kW)增氧机一台。2.清整消毒干塘后暴晒15天,池塘底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修整池塘。修整池塘可分两种情况:(1)是新池的选择,要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没有污染,能排能灌,底面到塘口面要达到2.5m以上的池塘。(2)老池的修整,以前养过鱼的空池塘,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加宽池埂,使加入水的深度能够超过2m。这样的池塘基本上才算符合标准。二、池塘的消毒。选择和修整好池塘以后,下面就该进行消毒的工作了,池塘消毒的药物最好用生石灰,其次是漂白粉。清塘的方法可分为干法和带水清塘两种。①干法清塘:首先排干池水,当池底尚有15cm左右的水时,在池底选择几个点,按每亩150—250kg的石灰用量,把石灰均匀放在这几个…  相似文献   

17.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要求池埂坚实不漏水,池底底质较硬,淤泥厚度不超过10cm,超过10cm时必须清淤,以利鲫鱼的捕捞。进排水口要用钢丝网或拦鱼栅封牢,以防鲫鱼逃逸。鱼种放养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kg/亩。消毒后2~3天开始注水,注水时用密网在入水口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内。养殖塘口应配备抽水泵、投饵机和增氧设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区推广专塘养殖乌鳢的生产技术,即当年夏花鱼种和冬片鱼种养成成鱼。鱼种经过6个月-7个月的养殖,亩产均超过500公斤。现将两种鱼种养成技术分述如下。一、当年夏花鱼种养成技术1.池塘与设施池塘为小土地,面积为0.2亩-1亩,面积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乌鳢个体生长悬殊,成活率低。可蓄水深1.2米-1.5米,池底淤泥厚20厘米-30厘米。池四周用聚乙烯网布拦围,高60厘米。水源水质良好,配备农用小水泵等必要的渔机具。2.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是6厘米-8厘米的大规格夏花,采取自然繁殖鱼苗培育而成。养殖地应进行消毒。每亩…  相似文献   

19.
《渔业致富指南》2000,(4):41-42
<正> 一、池塘准备 养殖成鱼的池塘面积8—15亩,水深1.5—2.5米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左右,进、排水方便,水源条件良好,为了获得高产,每3亩配备1千瓦增氧机。 在每年干池以后,将池底曝晒,修整池塘岸坡,清除池底杂物和过多淤泥。在投放鱼种前7—10天,对池塘彻底清塘消毒,清除野杂鱼。进行消毒时,一般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这样由于水温较高,药物效果要好一些。施药过一天后,用铁耙将池底淤泥翻动一遍,使药物能渗透  相似文献   

20.
《渔业致富指南》2000,(23):44-44
<正> 越冬期间,池塘养殖的主要工作是收获和投放鱼种,围绕着这两个中心任务,冬季池塘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呢? 一、干池和售鱼 干池过程中,注意随水位下降,尽可能多地将鱼通过拉网起捕,避免干池后大量的鱼集中在集鱼坑中呛死。 如果是主养团头鲂和鲫鱼的池塘应尽可能提前到十月以前干池,否则,将错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