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产业投资金融不断涌现出新的热潮,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同时还加快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是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产业投资金融的发展及其监管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漏洞。本文将从我国产业投资金融的作用和意义出发,分析我国产业投资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我国产业投资金融如何更加健康地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分业模式下中国金融运行特征做出规范性的评价和实证性的测量,标定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金融深化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运行的特征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阶段和金融运行的局限性。指出我国金融发展滞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不畅通,宏观储蓄格局和融资格局与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匹配。  相似文献   

3.
刘晓庆 《金卡工程》2010,14(3):295-295
本文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为前车之鉴,从我国金融投资环境的现状出发,探讨我国金融投资改革的方向。认为我们必须在坚持金融投资渐进式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支持并鼓励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稳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合理控制对外证券投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胡超凡  陈柳钦 《海南金融》2023,(11):54-70+87
本文基于新福利经济学的视角,通过结合使用SBM方向函数、空间面板回归以及QAP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了2013—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发展动力和空间不平衡性,并提出我国社会价值判断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的内外部投资环境和稳步增长的金融科技水平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而不当的政府干预和数字使用鸿沟则起了阻碍作用;在地区发展平衡性方面,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政府干预力度的差异是造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主要因素,金融开放程度、三级数字鸿沟以及市场与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则是次要因素。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理念趋近于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为进一步释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应在充分激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能的基础上,兼顾地区发展平衡性,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不论对于哪个国家都是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转折点,各国在金融危机反思后,纷纷寻求新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在国际贸易方面进行策略的调整,对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危机之后,各国通过对以往金融投资的反思’力口强金融投资的改革以及金融投资区域的转移来恢复金融市场的信l心与繁荣。全球化的金融投资变化也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以启示'我们应该利用眼前的局势加快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逐渐走进居民家庭。基于此,文章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分别通过金融素养、风险偏好和收入水平、家庭消费性支出两条链式中介路径正向促进家庭投资多样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刺激消费性支出,优化互联网投资渠道并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了背离:实体企业金融投资率持续增加而实物投资率却在不断减少。本文以我国企业金融投资为对象,以经济增长理论和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广义矩(GMM)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企业金融投资持续增加所形成的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相较于经济上升期,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显著;第二,相较于技术资本投资,企业金融投资对物质资本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强,且金融投资收益增加会加剧该挤出效应;第三,企业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国产业投资金融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产业投资金融掀起了新的热潮。但客观而言,我国产业投资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其风险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文章结合国内产业投资金融现状,从加强对产业投资金融比例的调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及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国内产业投资金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邓丽媛 《甘肃金融》2023,(2):20-28+71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及A股实体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企业金融投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支持了此结论。数字金融在使用深度维度的金融投资促进效应大于数字金融的其他维度;数字金融对非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投资促进效应大于制造业企业。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与企业金融投资具有非线性关系,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存在数字金融、企业杠杆、企业成长性的双重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与风险定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恬 《中国金融》2004,(7):53-54
在我国,金融创新不足已经阻碍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是个人投资愿望日益强烈,但投资渠道单一,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有效率和更多样化的资金配置方式,但却得不到满足。这既是当今我国经济和金融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动力。金融创新的内涵很丰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