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巴塞尔委员会(BCBS)2008年和2010年分别出台《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准则》与流动性风险指标监管体系(即《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在本国推出或拟推出适用本国的流动性监管新规,目前香港也在加紧推进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巴Ⅲ”)相关流动性监管标准。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不断加强和资本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颁布及实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框架不断完善。本文以38家商业银行278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运用经修订的Shrieves and Dahl(1992)提出的局部联立调整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中国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结果表明:在《办法》实施以后,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显著提高,风险水平均显著下降;监管压力对资本的变动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风险的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保险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企业对所承担的风险在发生赔偿和给付时所具有的经济补偿能力;它是保险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保险监管部门监管的核心。我国保险业监管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监管技术与体制,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仍然比较落后。基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国际比较,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借鉴国外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实现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和达到偿付能力要求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监管指标、信用评级与风险资本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创建偿付能力动态监管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压力的测试逐渐从基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向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注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转变,具体表现为压力测试模型融合了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主要采用的还是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反映出监管当局希望通过控制银行业的经营行为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与传染,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逐渐上升的监管思路与过程。应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是互为补充的,也具有其局限性;要基于中国国情完善压力场景的设计,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设计有效的压力测试模型,进而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股市情况,首先利用2001—2010年宏观经济的金融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中八个指标构建了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的预警体系,计算了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的综合指数,并提出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对我国未来几年的股市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田思明 《全国商情》2009,(16):61-62,70
本文立足实际,在对流动性风险症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统筹治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基本路径.即:既要治标,在调整存贷款比例的同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减少盈利对存贷利差的依赖,又要治本,努力改变经营管理中的畸重畸轻现象,进一步健全完善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既要进行独立的流动性管理的内部监督,又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开展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评级等外部监管;既要加强压力测试、头寸监测、风险报告等项流动性管理制度建设,又要在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四位一体"流动性风险防控体系机制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MBS、CDO与CDS等创新产品风险及监管进行分析基础上创建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适应性监管机制框架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层级报告、风险的预警、风险的监管介入、风险的处理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预防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2008年政策调整后海关开展的钢材、化肥、粮食三个出口监管专项行动案例进行深度解析,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其策略选择的利弊,总结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对大监管体系下海关执法风险防控策略的优化方向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人民银行承担反洗钱监管职责以来,中国的反洗钱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反洗钱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但是随着反洗钱国际组织(FATF)积极倡导“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理念并在2012年修订的最新反洗钱国际标准中明确“风险为本”的工作建议后,对我国现有的反洗钱监管模式进行改进,建立“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体系成为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0.
P2P网络借贷在给我国金融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平台存在的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提出了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地位,确立监管模式和监管主体,确定具体监管内容等监管建议,以促进P2P网络借贷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萃 《西部金融》2006,(5):37-39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HKMA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的制度体系及其核心机制,提出HKMA做法对中国内地的启示,旨在对我国内地的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借贷有参与广泛、交易方式灵活且高效、风险性和收益率双高等特点,但同时面临诸多风险:法律法规不健全使P2P网贷平台的合法性难以得到确认,对P2P网络借贷统计监控不足可能引发宏观政策执行效果被削弱的风险,信息不对称和统一信用评级体系的缺乏可能诱发信用风险,P2P网贷平台挪用中间账户资金可能引发操作风险,P2P网贷平台的担保机制容易触发流动性风险。为防范风险,助力P2P网络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应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主体,确立保持适当容忍度的监管原则,并确定P2P网贷平台的具体监管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具体概念和其产生原因以及它的主要危害,对现有的如何化解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预防措施做了叙述和简要评析,最后基于全球化的实际,指出化解银行流动风险除了银行本身实行的稳健策略外,还必须要有世界组织的配合、国家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改革本质主题、战略思路、形式内容三个方面对海关保税监管改革与风险管理之间深刻内在逻辑联系进行阐述,从执法与廉政风险两个角度,战略和战术性风险两个层次分析了当前保税监管改革中蕴含的传统与新兴风险,提出了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贴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立足现有体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符合海关大监管格局要求,体现风险管理统筹作用新型保税监管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信托产品风险主要体现在受托人的道德风险、风险传染、政策法律风险、受托人风险管理技术低等方面。应按照激励相容、效率和竞争的监管原则,改进监管和协调监管。具体措施是:改变监管费用收取办法;建立符合信托业务规律和法律特征的监管标准,分类监管;建立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定性和量化指标;建立配套监管的基础设施,使各方激励相容;等等。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衍生工具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其效应具有二重性,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隐含了新风险的引发。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应健全和完善衍生交易风险监管制度体系,引导市场参与者实现自律性约束和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的国际合作,保障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发改办外资[2008]196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改进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强实施监管的通知》。其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借用外国政府贷款管理.提高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质量和效益。”同时提出.根据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有关精神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8号)、《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发改办外资[2006]2259号),进一步改进外国政府贷款(日本政府贷款除外)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强实施监管的具体措施及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原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使的行政监管职权予以收回,由财政部有关职能机构行使,从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各地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规律以及难点、重点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一些监管规章和监管办法,加大了监管和处罚的力度,对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风险监管发展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风险的最大特点是强烈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是由系统性风险决定的。风险的外部性要求加强证券监管,但风险监管中存在的俘虏、寻租、时滞等原因,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效率。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属于政府监管型,行业自律缺乏法律赋予的权力,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在风险防范中的一线缓冲作用,避免证监会承受过大的社会压力,逐步向“以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管体系过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衡量银行业监管体系有效性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并对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进行了评价,认为无论从静态或是动态指标看,现行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均不足,应该从机构设置扁平化、监管人员专家化、前瞻性的市场规则、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以及公共关系等角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