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但是,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河北省境内却存在着一个"环京津贫困带"。同时,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环境持续恶化,这会对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和生态安全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产业转移作为河北省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选择新的产业转移模式,来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发展效果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的京津两市与较贫穷的环京津的河北省之间的巨大差异,京津对于环境的敏感与河北省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再一次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具体要求。此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特别是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过去.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利用环京津区位优势。今后。河北省若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缩小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必须做好做足环京津战略这篇大文章。一是大力发展河北省的优质农副业.最大限度满足京津消费市场:二是促进京津冀产业融合.优化提升河北省产业结构:三是借力京津教育资源.大力提升河北省教育水平:四是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发展河北省商贸、物流业;五是面向世界、服务京津。河北大做强河北省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对京津与环京津区域经济现状的分析,说明目前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存在巨大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然后分析了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促进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玉田县借助被列为“环京津经济圈”河北环京津县、环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县和环京津卫星城的优势,针对京津城市定位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人缘、地缘、业缘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刚刚提出,北京周边的天津、河北两地一些开发商就借此展开营销大战。今年以来,随着中央政策定调,"一体化"已成为河北环京津地区最为关心的热词。截止到目前,京津冀一体化的具体规划尚未出台。最新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经初步草拟了首都经济圈总体布局,即"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两核"指京津双核,"三轴"指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京-唐-秦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三个重点开发地区包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理性是经济理性盛宴之后成长范式转移,基于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在发展不均衡与分配不公平的基本国情观察下,我国的环境利益分配表现出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的基本面向。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肘,在地区与城乡环境利益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环境优势者和环境弱势者,究其深层原因。则是经济贫困、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的经济社会发展维度表现。  相似文献   

8.
徐伟 《北方经济》2008,(1):56-57
一、京张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是消除京津冀北贫困带的迫切需要 (一)共建产业园区是环京津贫困带张家口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 张家口工业经济总量及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目前张家口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5.2亿元,工业支撑能力严重不足.工业比重小,"十五"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9.6%,比全省低7.4个百分点.地方支柱企业少,5年间,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和利税超千万元企业只分别增加19家和14家.工业落后严重制约了张家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相关实施细则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悉,京津冀三地的总投资规模要大于规划,规划中的项目重点是断头路和轨道交通。据多位专家测算,从今年至2020年的六年间,京津冀三地交通方面的投资预计在1.5万亿元左右。而在这超万亿投资中,引入社会资本也是京津冀三地正在尝试的路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推进,河北受益最明显,环京津地区将会更加便捷地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相距京津较远的石家庄,也将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区位拥有更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272.6万贫困人口。近日,河北省政府公布《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地区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  相似文献   

11.
崔益丹  张忠潮  王妮 《特区经济》2007,(12):147-148
人口、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方式是影响环境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环境问题容易发生而难以有效解决。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社会制度,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应当确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权利义务关系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构建"环境标准人制度这一新型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厦门市五峰村为例,从五峰村的社会和自然概况以及五峰村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表水、土壤等方面介绍了五峰村的生态环境现状、监测内容及结果分析,认为,五峰村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土壤基本清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绿色信贷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绿色信贷主体权利义务间的问题,即环保部门、银行权利过大,企业承担义务过多,导致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效果不佳,而通过重新界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绿色信贷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相对平衡,以达到完善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World development》2002,30(9):1591-1605
Recent debates about governance, pover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have emphasized a “rights-based” approach, in which equitable development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and communal rights. This paper reviews this approach and explore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Thailand's “Community Forestry Bill,” which seeks to establish communal rights of access and conservation in forest reserve areas. The paper examines conflicts concerning watershed forests and mangroves in Thailand, and argues that efforts to support rural livelihoods through community rights have been undermined by a state that has frequently supported commercial interests or opposed decentralization to minority groups. The paper documents how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may negotiate rights within the wider public spheres in which rules, rights, and “community” are established, and defended.  相似文献   

15.
Property rights are widely thought to have considerabl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urban poverty.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se claims is scarce, especially in Southern Africa. This article examines effects of property rights in South Africa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subsidised housing for poor people in Khayelitsha, Cape Town.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ion strategy is employed. Results show that housing subsidies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physical health and (counter-intuitively) more teenage pregnancies. Improvement in health is attributed to better housing quality and environment while increase in teenage pregnancies is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privacy. Effects of titling extend to social effects, which have been under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Since titling showed no effect by most measures, it is likely that poverty is driven so strongly by factors such as unemployment and poor location of housing projects that property rights make little overall difference to poverty.  相似文献   

16.
林少红 《特区经济》2008,(7):167-169
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但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护无疑是重要的原因,所以如何全面有效地保障农民权利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制度的构建入手,通过全面推进农村制度建设,确保农民的基本国民权利实现,从根本上消除权利的贫困,实现农村的富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环境突发事故中农民权益保护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受到侵害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或应有的赔偿,导致权利落空。通过完善农民环境权的知情、监督和救济途径,既能使受害人得到公平合理的赔偿、填补其损害,又能避免或减少因环境侵权诱发群体性事件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妥善解决环境突发事件中涉农侵权损害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许多关注焦点都聚集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上,而忽略了对排污权主体的权利保护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环境正义理论来讨论排污权主体的权利保护,并且从环境正义角度为排污权主体权利保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晓峰  曾昭宁 《特区经济》2008,228(1):263-264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当地政府又在贫困地区的产业集群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创造有利的软硬环境和营造集群栖息地等促进产业集群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询书 《乡镇经济》2009,25(2):123-126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指企业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发布相关的环境信息,从而保障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2007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专门出台《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系统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这将很好地规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有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是,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