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际银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国际银行业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兼并与重组,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保持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研究国际银行业的并购趋势,认清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对我国银行业取得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银行并购的动因近些年来,国际银行业劲吹并购之风,“内忧外患”使一些大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或者将兼并的利刃挥向同行业其他银行,或主动与其他实力相当的银行合并,其具体原因如下。(一)外力拉动1.金融自由化浪潮和混业经营之势是银行并购的基本外因。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顾客对多样化和综合性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全面展开,政府放松了对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的管制,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制定了新的推动金融自由化的法律。1986年英国伦敦金…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银行经营战略和盈利模式转型的六个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以花旗集团盈利模式的变迁作为案例,分析其业务结构和利润结构的变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国际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变的经验借鉴加以总结,提出三个转型着力点,即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业务成为零售业务的增长点;传统商行业务与投行业务的有效对接;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最后提出盈利模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银行重组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晓琴  徐连章 《经济师》2003,(6):209-210
当前国际金融局势日新月异 ,国际银行并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文章指出 ,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把握住机遇 ,应对挑战是我们当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美国银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便是时间持久、规模浩大的银行业并购重组。这一持续至今的并购重组对美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银行数量大幅度减少以及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美国银行业具有的趋势性的发展变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年来欧盟银行业并购出现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银行业并购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黄惠芬 《经济师》2002,(10):217-218
如何提高我国的银行监管水平 ,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银行监管需要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既要通过有效的银行监管促进国内银行提高竞争力 ,也要使由于外资银行的涌入可能产生的风险得到恰当的监管 ,以维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结合当前实际 ,直接照搬我国香港银行业的监管并不合适 ,但我们可以看到 ,香港完善的审慎监管体系为香港银行业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 ,无论在地缘、人缘 ,还是文化上 ,我国香港都与我国内地比较接近 ,因而我国香港的经验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更加实际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曲桐凤 《经济论坛》2003,(10):67-67
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对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加以浅析。一、WTO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第一,有利于引进外资,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加入WTO后,外商投资企业将抢占中国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大大增加。同时,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后,外资银行将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进入中国金融市场,银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这将进一步改善吸引外商投资的金融服务环境。第二,有利于促进中资银行改革,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外资银行大多是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长期国际竞争中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Distance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asks how important distance is as a determinant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whether distance has become less important over time. I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lowered information costs and if information costs increase in distance, the importance of distance should have declined. I use data on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five countries (France, Germany, Italy, UK, and US) in 50 host countries for the years 1983–99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Generally, I find that banks hold significantly lower assets in distant markets an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distance for the foreign asset holdings of banks has not changed.  相似文献   

12.
国际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银行组织机构创新方式之一的银行并购,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银行体制创新业和业务创新。根据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刻不容缓,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银行组织因而显得非常必要的,银行并购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际金融信息化发展对中国金融信息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了国际全融信息化的进程与取得的成就,概括了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对跨境金融风险传染缺乏有效监测手段,跨境金融联系已成为危机信息缺口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4—2016年信贷统计数据,采用复杂网络理论测度和分析中国银行业的跨境联系,以及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金融稳定性逐步增强,对冲击的敏感性降低。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经贸合作的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银行间跨境联系愈发紧密,但不同时期银行跨境联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受地缘因素等影响,国际银行业网络结构呈现出地理区域化特征,且该趋势不断增强,而危机发源地或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家及地区在跨境金融联系中往往表现出特殊性,国际影响力下降,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金融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法制、严格的资格审查、提供可及的医疗服务和筹集充足的资金是国际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一些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的启发是:充足的救助资金是基础,准确地筛选救助对象是关键。完善的法制是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核心,落实政府责任是前提。  相似文献   

16.
国际银行业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包括经营多元化、巨型化、电子化和监管的精细化,然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我国开发区发展过快过多,既引起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总体边际负效应已大于边际正效应。因此,对我国已有的各类开发区应结合开发区成功的基本要素,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和论证,重新审视其定位和发展模式,对不符合条件的开发区要果断的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以发挥开发区的功能,真正实现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瑛 《经济导刊》2002,(2):38-41
金融领域中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企业走上了合作竞争之路。各银行将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加以整合,并通过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合作完成全部经营结果。 现代银行业的竞争是发生于价值链每个环节上的竞争,单个银行不可能在每个环节上都能达到最优。单个银行既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专长,而且与具有其他专长的外部单位建立战略联系,使价值链中每个环节都由最好的专业企业来完成,从而取得基于集团合作的竞争优势,并由此产生一种新的组织制度——银行战略联盟。在我国加入WTO后,如何以多种方式提高银行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地借鉴、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明喜 《经济论坛》2001,(7):8-8,17
中国加入WTO是大势所趋,入世预示着中国金融市场将向自由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将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给中国的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加入WTO,我们面临种种挑战,也面临种种机遇,对世界开放中国的银行业,谋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对我们来讲更多的应成为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丑晶  陈伟 《现代财经》2007,27(6):72-74
运用系统范式分析现代国家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应当包括企业行为,产业环境,要素禀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习俗,国际环境等。这些在国家、产业、企业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中具有不同作用,国家和企业应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形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