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仇彦英 《证券导刊》2012,(16):26-27
2012年,改革将主导投资者预期,而预期的不稳定将加大市场振荡波动区间的判断,我们的投资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改革的政策导向,把选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绩优蓝筹股作为投资第一要务。才能在预期不稳定的2012年获取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和走向,明确是否适合投资,在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判断基础上找到受益行业,再从中发掘龙头企业进行投资,是选择股票投资品种的基本思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在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又重点扶持了支柱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而且为投资者指明了投资的方向。通过对十大振兴产业的多角度分析表明,以扩大内需发挥稳定作用和通过振兴实现战略性重组的产业,存在中短期交易性机会,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起引领作用的产业,则存在中长期战略性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各个行业都在加紧与人工智能进行结合,也因此使得各个行业面临重大洗牌。作为人工智能成果落地较为显著的安防产业在业内素有"隐形房地产市场"之称,对投资者而言在未来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安防产业的已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投资者提出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逐渐重视企业的绿色发展。本文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具体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具体而言,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环保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会促进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增加环保投资。本文不仅有利于丰富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和环保投资的文献,还对拓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以助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涂倩 《中国外资》2009,(16):146-146
一、引言 能源问题始终倍受世界关注.伴随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太阳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众多投资者看到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机遇,在政策和利益驱使下.投资者参与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开发。但在目前投资环境中,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近期快速发展瓶颈明显,光伏产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投资机遇和风险并存。从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来看,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投资者在投资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6.
《投资与合作》2006,(2):100-102
在综合评估行业吸引力,盈利空间及投资风险三方面因素后,易观国际在2005年第四季度,评估IPTV在中国未来三年内投资风险大于投资收益,未来三年内的投资价值分数为2.8分。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者。投资价值较小。易观国际认为未来三年由于受到政策及其技术的制约,中国IPTV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投资者尚不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盈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IT行业并非全是资本大鳄们的天下,小本投资照样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多。在这个备受瞩目的投资金矿里.尽管竞争激烈,但仍不乏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更适合小本投资者的新兴领域正在不断涌现。IT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机会。《科学投资》第11期封面文章《小本玩IT》,本着为中小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的理念.根据其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等弱势,甄选出IT行业适合小本投资的潜在大热点。在为投资者指明投资方向的同时.也细致地分析了市场需求和投资技巧。  相似文献   

8.
风中游 《证券导刊》2011,(33):95-95
内容简介 《投资者的未来》结构不同于教科书那样具有安排系统的理论框架,但却清晰地向投资者展示了最为有效的投资策略。作者根据投资收益率历史数据,从历史的角度纵向比较美国数十年来各个产业的投资收益率,从全球化的角度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投资工具的投资收益率,使得《投资者的未来》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基金     
《大众理财顾问》2016,(8):11-11
广发基金:信息技术为王时代来临
  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加速与诸多行业、领域和业态的深度融合。未来,云计算、VR、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投资者耳熟能详的新技术将大概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将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作为一项中长期政策来执行。广发基金认为,信息技术行业大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当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加上政策的推动作用,未来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信息技术行业是投资者立足当下、赢在未来的前瞻性投资行为。但由于信息技术行业涉及面广,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再加上行业变化日新月异,逐一研究个股对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显得不切实际,建议看好信息技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广发中证全指信息技术 ETF 或其联接基金,这是目前A 股市场唯一以中证全指信息技术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分步实施双碳战略”,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能源企业要想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型,有两种路径可供选择:一是进行内部环保投资,自主研发或者购买环境保护设施;二是进行绿色并购,通过并购获取清洁能源技术。与绿色并购相比,内部环保投资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并购作为企业优化配置和获取优势资源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主并企业快速获取标的企业的绿色资源、核心技术与管理经验,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1.
国内首支专注投资于环境领域的产业基金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同,首期20亿资金已全部落实。这为亟待资本支持的环保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吴宏 《证券导刊》2014,(26):18-18
从技术上看,沪深大盘指数低位震荡上行,可谓慢工出细活,不急不燥,方能走远。实战角度,投资者可采取避高就低策略,中线投资者可寻找优质个股,逢低介入未来成长空间巨大的产业板块;短线投资者可积极把握主题驱动投资机会以及新股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日益严峻的各类环境问题亟需我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但投融资动力不足、效率低下已然成为遏制环保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十二五"以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概况、存在问题以及环保产业投融资的未来趋势,认为环保产业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且效率较低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托绿色金融的发展背景,在现有的常规主要融资渠道的前提下,提出了把PPP资产证券化融资作为创新投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范围内,环保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而在中国,环保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每年的利润绝对值呈直线上升。环保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会,其中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遇。政府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也将环保产业愈加明朗化,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在中国环保产业中挖掘到真正的黄金,需要建立在对中国环保产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10,(21):51-51
编者按高层明确表态、政策连续接力,我国城镇化将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最关键的一环。城镇化竟然作为未来数年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大主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形势研判,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有助于金融机构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有的放矢,主动作为,更好地履行服务实体经济本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韩梅 《财会学习》2015,(11):56-57
一、环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环保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环保企业要发展成为现代企业,核心是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企业战略确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绩效考核是保障措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具体实施的落地保证.  相似文献   

18.
《首席财务官》2010,(9):93-93
2010年9月2日下午,“百度世界2010大会”投资者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盛大揭幕。会上,百度首席财务宫李昕暂发表了“引领创新方向,共赢互联网未来”的主题演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百度“专注核心,协同发展;以创新为先导,促进产业链建设,共赢互联网未来”的创新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电子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北京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具有政策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等诸多优势,特别是随着2004年奔驰项目的投产、现代二期建设投产及 SUV 等中高档轿车项目的上马,北京汽车产业保持着快速持续的发展势头,这为北京汽车电子产业整车配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北京汽车电子产业产生了兴趣。本期特约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处金军副处长撰文分析北京汽车电子产业的投资机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环保产业投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证了风险资本注入武汉城市圈环保产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城市圈建设中环保投资的旺盛需求和巨大潜力以及得天独厚的政策保障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增大风险资本引入武汉城市圈环保产业力度的现实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风险资本引入城市圈环保产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