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针对中小城市比例大、基础弱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智慧公路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慧公路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最后结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探讨了中小城市智慧公路建设框架,对中小城市智慧公路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小城市发展人事代理服务的意义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人事代理为中小城市发展储备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中小城市在地区经济上不占优势,不像大城市那样拥有很多大规模的企业,可以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人才流失非常严重,这无疑会影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人才的进一步流失,导致恶性循环,对中小城市的发展更为不利。而人事代理服务可以为更多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如"养老"、"医疗"等,留住人才,从而推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其次,人事代理是现代人事管理的  相似文献   

3.
刘丽红 《特区经济》2012,(3):282-284
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中小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对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中小城市三产发展普遍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揭示中小城市在三产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寻应对良策。  相似文献   

4.
中小城市中心零售物业数量随着城市旧城改造逐渐增加,开发模式多以大体量购物中心为主。但是,由于中小城市人口、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导致部分购物中心不能持续运营。未来中小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开发和运营零售物业时,要遵循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特点、转变开发模式,实现中小城市零售物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城市的数量迅速增长。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的数量占建制市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中小城市如何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城市的数量迅速增长.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的数量占建制市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中小城市如何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西部中小城市着眼、着力于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带,是以煤钢电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中小型工业城市,城市规模小,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城市发展,在中西部中小城市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城市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城市比较优势,突出地区特色、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寻求破题,探索一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虽然很多大型城市在市、社区、街道都建立起了公共图书馆,但众多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个城市一所公共图书馆;馆舍设计与布局不能做到以人文本;馆藏不够丰富,图书种类不能满足各个年龄段需要;公共图书馆的多重功能没有得到实现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社区图书馆建设管理做法,并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亭 《改革与开放》2014,(17):16-18
中小城市群的发展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载体,而县域经济作为中小城市群的主要后备力量,尤其是东部沿海的发达县域,突破当下县域体制,融入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将会提高其城市化的规模。本文以济南都市圈为背景,以全国百强县邹平县的产业发展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在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要素不足的发展现状下,融入都市圈这一区域大环境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找到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矛盾与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科学规划城市、合理定位中小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关系等,另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加快中小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经营化,利用城市自身的特点与属性,创造市场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杨春红 《中国经贸》2014,(2):196-196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仍然有部分人群受到住房问题的困扰,解决这部分群众的住房问题是当下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推进,各地逐步建立起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中小城市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中小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中小城市的住房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中小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对于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玉红 《魅力中国》2009,(16):23-2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中小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存在不太适应的情况,本文以提高中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为目的,探讨了中小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作业运营体制和作业监督体制。以供中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布局立足于国家发展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区,打破地区发展的限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经济,然而像铁岭市这样的中小城市该如何去找准自身定位,厘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挥自身特点,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中小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与大城市相比较,一方面中小城市没有聚集要素的能力,人口逐渐向大中城市集中,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占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不少问题和缺陷,如何解决"成长的烦恼"也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阻碍。在资源上没有绝对优势,政策上没有倾斜,中小城市应当从查摆自身问题出发,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问题、特点,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实施供给侧改革、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使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走上复苏之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各界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正在日益提升,研究中小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焦作李封模式"是以制度保障、资源整合、服务供给和反馈评估组成的有效可行的运行机制。但在具体实践中,该模式仍存在着志愿服务理念普及率不高、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优化中小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应加强政策扶持保障、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健全激励制度,不断优化社区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小城市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将会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发展中小城市商业,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互相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中小城市商业要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引导消费,有效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应解决好以下问题:中小城市在商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原来用行政手段联结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纽带被割断,许多国有商业被化整为零,改革以来新建的商业经济组织又是以独立性很强的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其经营组织规模普遍较小。如何对抗大的零售企业,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是一条出路。组织化程度高了,可以集中进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公交优先发展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重塑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固有特点与公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太仓市为例,以实现中小城市"公交优先—公交优质—公交优秀"的转变为目标,针对性提出城乡公交优先发展的近、远期策略及优化建议,对中小城市公交转型与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汕头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已从大城市逐渐向申小城市扩展开来,为中小城市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对中小城市而言,会展旅游是一把双刃剑;若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特色,统筹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则无法发挥其对一个城市发展应有的作用。汕头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软硬件环境;培养品牌会展;优化会展与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部中小城市规划创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万泰  杨艳红 《改革》2004,(4):57-60
着眼于中国西部中小城市规划工作在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规划培训、加强规划编制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适合西部中小城市特点的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提高中小城市规划工作水平的改革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今后20年内,中国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将全面进入爆炸性发展期,这将对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影响。浙江义乌的城市发展过程、特点、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城郊野游憩逐渐在我国各级城市流行并开始向规模化发展。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且主要以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主。本次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样本,共回收有效问卷902份,对中小城市居民环城郊野游憩基本特征、游憩需求、游憩地点、游憩场所、游憩活动及障碍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检验分析不同时间和区域条件下被调查者的环城郊野游憩地点偏好,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对游憩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中小城市居民环城郊野游憩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