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突然觉得,他和他的家人好像是我面前的一块块明镜,映出的我是那么的丑陋和自私一夏天的一个雨夜,我百无聊赖地在网上溜达。一个叫“岁月如歌”的冒失鬼撞到了我的枪口上。这家伙开口就说:“小妹你好!”我很生气:小妹是你随便叫的?于是我回他:“你应当叫我阿姨。”他很有礼貌:  相似文献   

2.
笑一笑     
《光彩》2004,(12)
回敬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见一小儿可欺,便说:“喂,小子,我认你做干儿子吧?”小儿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对不起,你迟到了,去年我就已经被你爷爷认去了。”起床母亲再一次叫儿子起床:“小明,好孩子,该起来了,你听,公鸡都叫了好几遍了。”“公鸡叫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醒酒的东西“我想我是喝多了,”老刘对招待说,“给我拿点什么醒酒的东西吧。”“好的,”招待说,“我这就去拿账单。”不打自招一个抢劫犯在纽约法庭受审,法官问他能否说英语,他说只会一点。法官又问:“你能用英语说什么?”“把你的钱交出来。”差使“谁喜欢音乐,向前…  相似文献   

3.
邵隆图 《中国广告》2007,(6):173-173
一群老外去了中国的寺庙,对着一尊佛像问翻译:“Who is he?”“Buddha(菩萨)。”对着另一尊佛像问:“Who is he?”“Buddha(菩萨)。”再对第三尊佛像问:“Who is he?”还是“Buddha(菩萨)。”讲了六个菩萨,外国人不耐烦了,每个脸都不一样,怎么都叫菩萨呢?后来借了同声翻译,才知道这个叫观世音,那个叫弥勒佛,另外一个叫如来佛。  相似文献   

4.
为了广大玩家在玩游戏时不再轻易地受骗,我列出以下五种骗术: 一、偷天换日就是用一些貌似某种宝贵的装备来骗钱。有一回我自己弄了一个叫“古代的卷轴”的角色来,然后买了一张信纸写给自己。[信不能打开,否则会被猜穿]再飞到奇岩村里卖,只叫了一会儿,竟然就有一个人来买,我感到很惊讶。没想到这都有人买。但是等到他给我1000w那一刻,我却下不了手,我真怕他会自杀,因为我是个穷骑,所以知道没钱的滋味很痛苦。他很是惊讶,接连来了好几个问号。二、男扮女装我有一个朋友(男的)申请了一个女妖,有一天,我听他高兴地对我说,他们盟里有一个叫秒杀[隐名]的人,说要给我5000w,我听了感到不可思议,忙问他说:“他是男的吗?”他回答说:“当然是男的啦,他以为我是女的才要给我。”  相似文献   

5.
笑一笑     
《光彩》2006,(7)
活动厂长有个工人问厂长秘书:“厂长看戏怎么总是坐前排?”“带领群众。”“可看电影他怎么又坐中间了?”“深入群众。”“来了客人,餐桌上为啥总有我们厂长?”“代表群众。”“可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傻瓜,相信群众呗!”推销秘诀有位漂亮的女推销员业绩惊人,同事都向她讨教推销方法。她说:“我每次上门,都同那个家庭的男主人讲明商品用途,然后说这次不必急着买,以后我会再来。这时候男主人总是很高兴,而女主人则马上掏钱买下。”到哪里某日,某航空公司的空姐赶着要出门,所以打电话叫车:“司机先生,请你到民权路口来接我。”“小姐,你…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Oracle售前咨询顾问经理鲁百年在做讲座时,一位银行行长问道:“你这个决策系统能做得那么好?我随便找来一个人,看看他能否当行长?你用计算机能够决策吗?”鲁百年回答说:“这不但可以做,而且还能做得很好。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随便叫一个人,看其需要具备什么资格才能当行长。第一是他的历史业绩如何,他都做过什么事情;然后还要经过周围认识他的人对其进行评价,之后才能判断其能否当行长。对电脑系统也一样,首先需要别人为参评人的历史背景提供数据信息;此外,还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模型——什么样的人能当行长的数据模型。也就是说,数…  相似文献   

7.
蜡笔小新2     
“哈哈……哈哈哈”真逗死我了“哈哈哈……”不行了我要乐爆肚子了。让我稳定一下……你一定会奇怪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吧,告诉你我在看“蜡笔小新”我想大家都应该看过吧。提起《蜡笔小新》这个风靡日本、中国的超级搞笑人物,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叫野原新之助(大家都叫他小新)。是个五岁的日本小男孩(引用一位网友的称呼更合适“超级核突无敌搞怪细路仔”),不喜欢吃青椒,喜欢边扭屁股边唱大象歌(这可是他的招牌歌呦),最喜欢动感超人,爱和漂亮小姐搭讪的他博得了无数人的喜爱。性格活泼可爱,有点早熟。特别是他那令人喷饭的各  相似文献   

8.
笑一笑     
《光彩》2007,(1)
到处都是广告两个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聊天:“活着真烦,到处都是广告。”这时,一个推销员走过来说:“您可以选用我们公司的广告消除器。使用它,你就能回到一个没有广告的时代,价格便宜,而且是最新技术。”能干的狗一个商人顺路去看一位顾客。办公室里除了有一只倒废纸的大狗外,没有一个人。那条狗抬起头来说:“不必惊讶,这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商人惊讶地叫道,“你的老板知道拥有你是多大的幸运吗?一只会说话的动物!”“不,不!”那条狗恳求道,“请不要告诉他!如果他发现我会说话,他还会让我接电话的!”你知道一位女…  相似文献   

9.
木林 《上海商业》2006,(6):8-10
在国际刑侦界,有位世界名人叫李昌钰,被人称为“神探”。在我国针灸界,也有位名人叫张诚,被人称为“神针”。俩位都是华人,都被称为“神”,虽然张城的名气还不及李昌钰,但也是《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的入典名人,他的传奇故事早已传遍海内外。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了这  相似文献   

10.
郑仪 《商界》2006,(11):30-33
“先埋雷,再叫你踩雷,总之什么办法都可以用。看似招商,其实主动权永远控制在他手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携夫有方     
我跟妻子在同一家公司做事,有一天两人都加班,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我就嚷着:“炒盘蛋炒饭来吃吧!”“什么叫蛋炒饭,应叫饭炒蛋,你说是蛋多,还是饭多?”妻没好气地顶了我一句.“好了,好了.就算是饭炒蛋吧!半夜三更叫得那么大声干什么?”“谁说三更是半夜,半夜应是二更半。”又被顶了一句.  相似文献   

12.
趣味     
《华商》2014,(22):78-78
都是考试 有一种填空题叫完全不会,有一种选择题叫看起来都对,有一种计算题叫边做边流泪,有一种应用题叫做起来崩溃,有一种证明题叫证明你妹,有一种考试范围叫“整本书都要考”,有一种考试重点叫“我讲过的都是重点”……  相似文献   

13.
我总能随机应变,摆脱困境,在1980年代被人称誉为“温州第一经营大户”。作为1980年代“温州模式”的企业家代表,叶文贵嗅觉敏锐,乐于冒险却又能够豁达面对人生。他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在经商需要巨大勇气的年代他都冲锋在前,他的天分也因此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安危存亡常常被别人看作政策的风向标。首富都没事,我们怕什么?——这是一代温州商人的心声。英雄总有落寞时,当十年造车耗尽他的财富之后,他依然还能说:“我还是我,照样喝酒,管那么多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钢材价格上下波动他嗅出商机2003年10月的一天,我正在大西洋集团公司厦门办事处,突然接到罗国金经理的电话,“小李,你在厦门?好极了,等着我,有急事和你商量!”我问什么事,罗经理避而不谈,说:“见了面你就知道了1”没容我再说一句话,他那边就“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这心急火燎的,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放下电话后,我的心一直悬着。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到单位,门口就已经守着一个人——罗经理!他竟然连夜坐火车赶来了,一下车就来守着,连早饭都没吃。三五分钟都耽误不得?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把他带进办公室,急得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个下属,可以说是颇富创新力。大家都叫他“点子大王”。每次开会,他都频繁不断地冒出新点子,这挺好。但是,我意思是:频繁不断。这就有点烦人了,而且他的想法还总是不着边际。他那么多奇思怪想中,我不记得哪一条听起来合乎情理而让我们能予以考虑。我想这位点子大王只能边说边想,他发言的时候就是他动脑筋的时候。而我  相似文献   

16.
昨天我又看见他了,那个在我创业初期“帮”过我的人。但我对他一点都没有感激之心。相反,我还很厌恶他那种神态,好象我欠他多少似的。  相似文献   

17.
《光彩》2005,(5)
丈夫漫无边际地无休止地谈着。当他第三次忘记自己讲到哪里时,他停下来摸着胡须问道:“现在我讲到哪儿了?”大家都在发愣时,他妻子回答说:“结尾!”甲:“昨天我太太发现了我藏私房钱。”乙:“结果你们吵架了吗?”甲:“没有,她说结婚5年以来,终于发现了我们唯一的共同嗜好。”丈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台湾广告导演叫萧雅全,片子拍得很棒,几次想与他合作都因他档期不合适未能如愿。那天看台湾《广告杂志》,一篇广告抓住了我的眼球。标题是“积木的可能性,取决于你的想象力”,广告主正是萧雅全的“积木”影像制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悟文 《饭店世界》2005,(6):26-26
进餐厅就餐,遇到某项服务,如叫服务员换毛巾、茶杯加水、取菜单添个菜等等,我们的服务员会面带笑容、礼貌地对我说:“请稍等。”这几乎已是饭店业一成不变的口头禅了。这句话好吗?显然,服务员的话并没把我这个客人的事放在第一位,要我“稍等”,要等他其他事做完后再来为我服务。然而,这位服务员并没去干其他事,他在第一时间立即为提供了我需要的服务。可见,在他说“请稍等”时,并没进行过思考一一是否真要客人等候?  相似文献   

20.
啥叫旺季?有人说:旺季就是啥都不用做,就等着收钱。其实,旺季是业务人员“抢”出来的。旺季是商家必争之时,所以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你有促销我也有,你在地方台投广告我上中央台,你注重渠道的拉动我也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终端争夺战中,业务人员如何才能“抢”到自己可以收获的市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