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1):204-204
乡镇企业中的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利用挂靠经营、租用转接营业执照或产权转移等手法以集体企业的名义登记注册,就形成了“假集体”乡镇企业,也称为“红帽子”企业。“假集体”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复杂、而又奇特的一种经济现象。产权问题是“假集体”乡镇企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是衣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肩负着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使命.只有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振兴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在民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凭借其固有的、优越于国有企业的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充满活力的体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尤其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乡镇企业更以其独具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势态,登上了发展新高峰,为世人所瞩目.然而,在保持强劲的高速发展势头的同时,行政误导行为正潜移默化着乡镇企业的每一根“神经”,如果不及早决策,斩断行政误导行为这“无线之手”,势必影响“富民、富乡、富县”目标的实现,势必影响乡镇企业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迫切任务。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乡镇企业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发展定位,实现再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乡镇企业只有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发挥自身优势,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我市相形见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中园农村迅速崛起,尽管存在着“好得很”或“糟得很”的态度,存在着姓“社”还是姓“资”的议论,乡镇企业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1979年至1988年,全国乡镇工业产值以年均27.95%的速度递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关于“乡镇‘假集体’企业的演变与规范” ,东北财金大学孟韬认为 :一、乡镇“假集体”企业及其演变乡镇企业中的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利用挂靠经营、租用转接营业执照或产权转移等手法以集体企业的名义登记注册 ,就形成了“假集体”乡镇企业 ,也称为“红帽子”企业。“假集体”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复杂、而又奇特的一种经济现象。产权问题是“假集体”乡镇企业的核心问题。“假集体”乡镇企业是中国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的产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乡镇个体私营企业以集体的名义注册 ,采取模糊的产权安排正是对这种不…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乡镇企业生产的多数产品成为买方市场,“入世”后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乡镇企业发展的市场挑战日趋严峻;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由集体经济为主向民营经济为主的转变以及乡镇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变化,使过去支撑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在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有些地方对乡镇企业的作用看低,对乡镇企业的支持不力,有些地方或部门对乡镇企业支持的方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一度使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趋缓。  相似文献   

7.
宋明 《开发研究》1991,(2):62-65
<正>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范畴中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国外与之相近的是“非农产业”。亚洲的一些国家曾经或正在经历着与我国相似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其发展的状况和基本条件亦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他们发展非农产业的一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可资借鉴。一、农村非农产业的范畴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浦东乡镇企业要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对浦东乡镇企业发展的几点意见赵启正今年以来,我们为推动浦东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实施“列车工程”和“各局为乡镇企业服务年”计划,通过新区各职能局、各大开发公司和各乡镇共同努力,有效地推动了浦东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起来,被称之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开始举步为艰,呈滑坡之势。乡镇企业出路何在?针对这一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本刊采访了:“全国乡镇综合实力百强”之一的北京市通县张家湾镇、从他们发展的体会.向人们提供了一条乡镇企业再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都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出较早的地区。虽然地处中国西部,总水平不及沿海地区,但是,特殊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成都乡镇企业较早地进入“二次创业”的历程。其内在形成原因既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另一面。它与一般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诸如具有一定规模(或水平);乡镇企业运转长期积淀的矛盾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环境条件转化等等共同因素之外,它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