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立清 《经济论坛》2005,(17):96-98
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频繁、消费者需求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D’Aveni,1994),企业竞争优势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一个固守现有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无论是企业的特殊能力(Selznick,1957)或者是核心能力都很难保证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异质性资源的粘性导致企业应对冲突环境时的战略不适应性。在这种背景下,由Teece,Pisano和Shuen于1997首先提出“动态能力”概念,探寻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周问孝 《经济师》2005,(3):151-151
为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一个企业必须具有作为其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能力 ,并且动态、开放的竞争环境使得核心能力的培育成为企业永恒的目标和任务。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唐春晖 《当代财经》2003,(10):68-70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解释,有一个从静态外生-静态内生-动态内生的演变过程,企业的动态能力战略观正在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理论前沿。将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本质是知识,知识形成的动态机制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20多年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然而,至于如何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上并没有取得共识。就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是注重环境,忽视企业;要么是强调企业,弱化环境。企业与环境之间似乎难以形成“默契”。竞争优势的来源要么是占优的市场地位,要么就是独特资源的组合。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对上述两种战略管理基本视角的整合做出努力。由Teece,PisanoandShuen(1994,1997)所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必须建立动态能力,才能确保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企业核心能力是目前我国管理学界广泛关注和积极研究的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概念。诸多学者从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出发,提出各种对核心能力的认识观点。本文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概念存在的诸多分歧,引出符合企业竞争实际而又具有概括性的企业竞争优势概念,并从C.K.Prahalad和GaryHamel关于企业核心能力定义的本质内涵出发,突破其研究的局限性,归纳出更具普遍意义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进而将二者层层剖析对比,深入揭示出其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直是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根据动态能力的框架,指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动态IT能力的培育而获得,而动态IT能力的获得取决于组织持续有效的3个方面的工作,即建立和执行组织惯例以确保高效地集成和协调IT系统的交付和利用;积累和配置有价值的组织IT资源;IT投资决策时预先考虑组织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通过自身能力的塑造赢得和保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构建了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动态能力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模型,并以国内118家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的吸收能力对整合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吸收能力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整合能力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吸收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整合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贡献、对管理实践的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观的竞争优势研究(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由三个层次优势构成的动态系统,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是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现实化的第一步,它产生于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有效竞争并将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资源或能力构成的一组独特资源,要使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就得依靠基于作业流程和价值链配置的优势来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企业核心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为根本出发点,以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主线,按照环境、管理认知的动态性——创新——组织内部核心能力跃迂——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行为——市场绩效的逻辑思维链进行理论阐释,并分析我国企业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的过渡期,即企业从对政策制度的被动适应过渡到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源达到最优化或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企业相机抉择地进行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过渡的动态环境和动态管理认知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战略的重点已经由追求静态的、外在的竞争优势转向追求核心能力即动态的、内在的竞争优势。本文阐述了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构建核心能力的一般程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并检验了网络关系能力的维度构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并验证了网络关系能力测度量表。将网络关系能力划分为关系启动能力、关系发展能力和关系终止能力3个维度,建立网络关系能力测度模型;建立网络关系能力原始量表,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并衡量商业关系中的关系能力,为我国企业网络关系能力发展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A firm can be thought as the combination of a series of capabilities. Some key capabilities owned by a firm are untradable, unimitable and unsubstitutable. These capabilit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core capabilities. The core capabilities determine the firm's compa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 continuous capability inrtovation can further strengthen the firm's competitiveness. Resourc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apabilities. The foundation of capability innovation depends on the investment and restructuring of resources. The core products are the carders to the firm's core capabilities and other capabilities to satisfy the market's needs. The core products are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end products. The market share of the core products is more important to a firm.  相似文献   

13.
Duncan和March对于组织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的研究,带动了后续大量的相关研究,特别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企业组织是否具备这样两种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但这样的两种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如何,特别是这两种能力的共同影响与作用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基于中国经济转型背景的185家企业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两种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显著作用,但是两者的交互作用并没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是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一个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区域创新能力内涵、结构与模型、影响因素和测评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测评应该研究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中国中小企业跨国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采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必须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对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实现资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绿色认证制度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将有助于政府制定特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解构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框架,从市场和技术两个角度来解构创新能力,得到了由生产制造一产品设计一技术研发和销售执行一产品营销一产品定义组合而成的创新能力矩阵。基于该框架,分析了转轨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民主化、治理和政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体转型的过程中,民主体制究竟是增强还是削弱了政府能力?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深入分析了民主化、治理和政府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分析,作者认为民主化并不是决定政治单位属性的有效途径。但是一旦非民主手段开启了民主化进程,那么民主规则就会在政府能力的塑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苏州市创新能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ExpertChoice软件,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收集苏州市2004-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环境创新4个维度,综合、动态地评价苏州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物流能力的测算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城市物流能力的内涵分析入手,建立了城市物流能力测算指标体系。从城市物流能力的基础性、支持性、促进性和保障性4个方面提出了12项测评指标,选择国内6个城市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Richard Langlois, Tony Yu & Paul Robertson (LYR) (2003) have assembled a collection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papers that move beyond textbook production theory. This essay discusses work by Frank Knight and Hendrik Houthakker not reproduced in LYR in relation to the capability theory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Knight identified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 as the search for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different dispersed capabilities. Houthakker helps us to see more clearly that the benefits of specialization are not brought at zero cost; whatever is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employed, there will inevitably be coordination costs due to differences in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