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山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宁夏南部、我国黄土高原西北端,面积3.05×105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8.9%,该地属于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带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稳定性差。由于历史上的不合理开发,致使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及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1999年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在西部生态恶劣的贫困山区大规模地退耕还林,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截止2005年南部山区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10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56万亩,荒山造林598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  相似文献   

2.
田晓燕 《数据》2013,(1):16-17
在北京地图上,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5个区县以及房山、昌平的山区和浅山区,恰似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围护着京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这道"绿链"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占北京市总面积68.9%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伴随着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生态文明"成为2012年底最热门的网络词汇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24):80-81
为改善天水市麦积区水土流失问题,本文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入手,分析了麦积区水土保持现状及治理新方向,通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农业、生态来保护麦积区水土资源,以植树造林,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为手段,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建设基本农田,从而带动麦积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是古城吉首至德夯苗寨一段城乡旅游产业结合最为密切的河谷生态地带,它集民俗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于一体。本文首先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然后探索其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价值,最后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进行时空规划。  相似文献   

5.
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态农业为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载体。从原则、目标和方向上讲,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都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模式,在具体途径上,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更是具有中国特色,更适合我国国情,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发展相应的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系列国家战略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中国发展生态农业,需要融合先进的农业技术系统,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系统,完善生态农业政策系统,构建生态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全产业生态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是在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衣业资源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体,把农业生产、新兴农业技术应用与游客参与衣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园艺学等技术综合运用,既发展经济,又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颜 《价值工程》2009,28(3):27-29
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许多充满原始性、独特性和神秘性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是海南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是振兴中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突破口,有利于海南旅游布局合理化。文中提出了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产品作为生态农业的产物,蕴含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农产品的社会需求逐渐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以解决石油农业生产模式带来的生态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也能够满足生态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基于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文章探讨“杨秸秆”生态农产品的生态价值识别和价值实现过程,总结生态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和开发的具体实践与经验。研究发现,科研院所、农民、代加工工厂和“杨秸秆”在生态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溢价是“杨秸秆”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玉红 《价值工程》2010,29(24):16-16
分析山区的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全县的开发建设项目,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持良好的生态与环境。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世界》2005,(10):16-16
专家认为,我国应在生态工业系统、生态农业系统和生态城市系统三大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水土保持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事业是一项改善环境,造福子孙的光辉事业.它与农林生态、地域植被的建设、山区水利密不可分,相得益彰.认清水土保持的重大意义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长庆油田油气区分布在陕甘宁蒙等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区,作为一个能源开掘型企业,在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必然遇到水土流失防治问题,近年来,随着油田大开发步伐加快,水土流失问题纠纷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乡镇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型工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只有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型工业,才能使乡镇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增强,才能使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提高山区生态环境和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福建省创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类:林种模式、林养模式、林种养模式和林旅模式.这些模式是能够提升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路径,其中林种养模式和林旅模式是应用最广、综合效益最好的模式.与此同时,应及时建立生态规划区,制定生态红线,建立监控预警机制,防止过度开发而降低山区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养山”,就是保护、培植和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青山常绿,永续利用。只有把养山的这项工作做好,农村山区经济的发展才有基础和后劲。近几年,印度开展的“喜马拉雅中部山区生态管理与开发计划”研究课题,可说是一项养山的计划。他们在那些商品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山区,走一条“农村开发——山区加工业——山区商品经济”的路子。其中,把保护森林、保持水土、大搞植树种果、种菜、种粮的养山措施放在首位。这样,不仅山区的种植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也为农村山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这里给  相似文献   

17.
走进昆明澄江县湖水清澈、碧波粼粼、深碧如镜的“明湖”阳宗海南岸的小镇阳宗,空气温润,阳澄公路、阳宗大河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坝区良田千顷,到处都是绿意浓浓的景象。自2010年7月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阳宗镇以来,按照市政府对阳宗海开发与保护所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紧扣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河道减(脱)水问题是河流水电开发的重要不利影响之一。目前,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生境模拟法以及水力生境法等。同水电开发前河道流量相比,生态基流流量较小。由于山区河流河床质多为大粒径卵石覆盖,在这种很小的生态基流条件下,水流常常为河床质卵石间的绕流,其流场分布与顺直明渠差异较大,进而对排污口下游污染物扩散输移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山区河流生态需水的研究中,有必要结合山区河流卵石河床特性,开展卵石河床内生态基流条件下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是落实保护土地资源国策、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前言 中国青岛西麓国际生态农业公园是一个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发展湿地休闲农业为重点,打造集生态体验、农业休闲、文化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生态农业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