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05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把握当前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周期性景气上升、国内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石化产品需求强劲等有利时机,克服化学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飙升等困难,全省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销售大幅增长,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石油经济家》杂忠今年7月发表的年度调查报告,2003年欧美化工行业经营情况恶化,使年前对2003年化工行业经营情况会有好转的期望落了空,尽管2003年在化工产品的需求上有某些增长,但装置的生产能力也增加了,同时,烃类和燃料的价格更是飞涨。  相似文献   

3.
石油和化学工业属于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下游用户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此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在国际油价高位支撑、下游需求强劲拉动等因素下,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快速提高,产品价格上扬,市场销售活  相似文献   

4.
2004年,受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石油和化工行业产销两旺,价格持续走高,进出口活动十分活跃,全行业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5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运行仍然较好。受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石油和化工下游行业发展仍较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保持了较为旺盛的产销势头。由于石油、煤炭、电力、运输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致使全行业价格水平始终高位支撑。但是由于资源增长过快,且下游对高价位承受能力减弱,不少产品价格出现下调。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国际石油和化学工业景气周期的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虽然国家宏观调控给部分过热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有保有压政策的统筹下.经济领域仍然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反映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就是生产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下游需求继续增加,市场销售比较活跃.经济规模总体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2005,(7):22-24
5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运行仍然较好。受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石}由和化工下游行业发展仍较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保持了较为旺盛的产销势头。由于石油、煤炭、电力、运输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致使全行业价格水平始终高位支撑。但是由于资源增长过快,且下游对高价位承受能力减弱,不少产品价格出现下调。  相似文献   

8.
10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运行态势仍然较好,总体保持了较为旺盛的产销势头。在国内经济持续陕速增长的拉动下,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加;由于石油、煤炭、电力、运输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致使产品价格始终高位支撑,但在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化工市场降温的大背景下,与上月相比,不少产品价格出现了下调。  相似文献   

9.
摘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全行业景气周期由10年来的高增长转为下行通道。2008年全行业总产值6.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0%,生产增幅先高后低,年底出现负增长;市场疲软,销售率下降;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呈现先涨后跌态势;亏损企业增加,全行业利润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回落;进出口贸易额先增后降。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1)石油消费需求减少,炼油企业开工率持续走低;2)化肥库存大量积压,企业经营困难;3)劳动密集型产业亏损严重;4)出口严重受阻,国内市场面临进口产品冲击。未来两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2009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兼并重组以及企业自身结构调整将非常活跃,前两个季度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最为困难的时期,下半年有望好转。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利润增幅超过30%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保持良好增长的势头,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稳定增加,使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销、价格、进出口等方面继续走好,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产值、利润总额仍保持在30%以上的幅度增长。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前5个月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2395.1亿元,同比增长36%;工业增加值3406.3亿元,同比增长32.1%;产品销售收入12027.5亿元,同比增长36.2%;利税总额2089.4亿元,同比增长31.1%。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发展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原油、成品油、主要化工产品市场销售率比去年有所提高。据统计,  相似文献   

11.
龚金双 《国际石油经济》2003,11(12):39-42,57
2003年,受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以及天气异常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原油加工量和绝大部分油品产量快速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增加;原油、大部分油品及石油表观消费量也大幅增长;部分油品需求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地区市场特征发生变化,广东地区不再引领国内石油市场走势: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两大石油集团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展望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仍将快速增长柴油需求增长率可能与2003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长6%左右;汽油需求增长率可能略高于2003年、估计增长率在4%~5%:其他大部分油品需求也将快速增长,石油需求总增长率将达65%左右,巨大的石油需求将使中国的炼油能力面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风暴、全球性经济动荡、油价“高台跳水”,其来势之猛、速度之快、影响之广超乎人们预期。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正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也受到较大冲击。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急剧下滑,  相似文献   

13.
进入四季度,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在能渊、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稳定增加的推动下,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不少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全行业景气周期由10年来的高增长转为下行通道.2008年全行业总产值6.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0%,生产增幅先高后低,年底出现负增长;市场疲软,销售率下降;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呈现先涨后跌态势;亏损企业增加,全行业利润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回落;进出口贸易额先增后降.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1)石油消费需求减少,炼油企业开工率持续走低;2)化肥库存大量积压,企业经营困难;3)劳动密集型产业亏损严重;4)出口严重受阻,国内市场面临进口产品冲击.未来两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2009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兼并重组以及企业自身结构调整将非常活跃,前两个季度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最为困难的时期,下半年有望好转.  相似文献   

15.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仍保持了强劲上升的好势头,出口、投资和工业增长一路高歌,均创出1997年以来的新高。宏观经济形势的增强,有利地拉动了国内需求,促进作为经济发展基本能源和原材料的石油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由于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国外化工产品的供过于求,共同导致了国外石油和化工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纷纷抢占,他们竞相压价,损害了我国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利益。这种情况下,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倾销和反倾销的竞争是长期的,有时还很激烈。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加速复苏,国内宏观环境良好,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高耗能行业投资过热的问题,为此国家采取了相应宏观调控措施,使二季度经济过热的势头得到遏制。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走势与全国相同,呈现出一季度走高二季度趋缓的势头。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季度,在国际、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得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生产快速增长、价格普遍上扬、进出口贸易活跃、经济效益升降不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同时行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懈决的问题,如部分产品能力过剩、节能与环保形势严峻、石油供需安全等等。预计2007年全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较好,在此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仍将处于高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进口贸易增速高于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比重继续下降,油气资源进口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也给我国能源保障供应带来新的挑战。当前,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地区局势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对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仍将持续,预计201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20.
4月份,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状况继续向好.下游行业的较快发展带动需求稳定增长,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销两旺,价格高位支撑,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长势头十分强劲,现价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均较一季度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