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俄农产品贸易是中俄两国间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农业资源、生产潜力、产品品种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贸易具有互补性,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可以带动中俄两国农业劳务、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之间的货物贸易总体呈扩大趋势,但是贸易结构一直未有明显改善,双方作为贸易大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中俄两国的贸易互补性,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俄贸易产品结构,并对中俄贸易结合度和双方贸易优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对俄贸易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结合度呈平稳上升趋势,但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则趋于下降;双方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各不相同,互补性趋势越来越强;中俄贸易深入合作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4.
汤碧  陈佳 《亚太经济》2012,(5):65-69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俄蒙三国地缘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运用TCD指数和RCA指数对贸易结合度和贸易互补性进行的分析表明,三国产业结构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特征。三国需要增进政治互信,通过加强互联互通,构建"中俄蒙经济走廊",创新边境经济合作模式,构筑中俄蒙投资服务促进体系等措施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山东与韩国贸易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赵丽敏 《特区经济》2007,216(1):234-235
本文通过计算山东与韩国双边贸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得出如下结论:双方各自具有优势互补的专业化优势,进出口结构比较吻合,贸易关系密切,经贸合作拓展潜力巨大。山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和深化对韩贸易。  相似文献   

8.
张志刚 《中国经贸》2014,(15):40-40
本文运用CC、CS指数从两国贸易结构的对比角度,通过计算两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性程度来测算贸易互补性。同时分产品计算两国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而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计算两国的互补性,定量地说明了中南之间贸易联系的互补性的强弱程度。结果表明,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 UN Comtrade 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国际贸易指数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结构特征、贸易互补性(TCI)和贸易比较优势(RTA),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分析了欧俄双边贸易的变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俄贸易呈现“产业间”优势互补特征;中国对俄罗斯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商品正逐渐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中俄两国在“皮革制品”、“鞋类”等商品具有较好的贸易基础和潜力,“机电类产品”的贸易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借助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美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互补性的强弱程度及互补性的性质。结果表明,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和持久的互补关系,这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也应该是中美双方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