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彦 《天津经济》2005,(1):56-58
2003年,中国零售总额达45842亿元,同比增长9.1%,零售业的市场潜力发展巨大。我国的大型零售业刚刚起步,与国外的大型零售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内,零售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型零售企业并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实力,经营失败的案例也很多,比如郑州亚细亚。面对内忧外患,大型零售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转变经营思路,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商品的销售以良好的顾客关系为基础,最终走出目前的困境,推动企业进入良性互动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商界,很流行的一种共识便是“终端为王”,可见零售终端无论是在生产商还是在渠道商心目中的位置,也可见其在整体供销链中的作用。沧州相比于周边的地级和县级城市,零售业可称得上“发达”。一方面在品种和品牌选择、商品布置上,在营销技能、服务态度上,零售商相互比拼;另一方面,在运管模式上已成熟的零售企业,用为商之眼辅捉着市场中的空隙。抓住机遇实现扩张。在零售商场静静伫立的背后是众商家日趋激烈的较量和竞争。  相似文献   

3.
家电零售企业品牌资产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 《北方经济》2007,(5):54-55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代表着企业或其提供产品服务的形象和素质.是影响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因素。而如何提高品牌的技术内涵和管理内涵,把这种无形资产做大做优,则是品牌资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年轻的家电零售企业缺少的不是品牌,而是品牌资产管理。文章针对我国家电零售业品牌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军 《中国经贸》2023,(5):52-54
信息化环境下,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商品零售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商品零售企业面临较大挑战。商品零售企业发展环节,应将重点放在如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目标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商品零售企业发展能力,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基于此,本文对商品零售企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阐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商品零售企业中的意义,最终提出几点有效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啸凤 《中国经贸》2012,(18):65-66
面对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以供应链管理和资金链管理为后盾的零售业“盈利模式”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确定科学、有效的盈利模式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成为当前我国综合零售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就当前我国综合零售业主要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各种模式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综合零售业基于财务视角的核心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6.
2002年对于深圳的零售业而言.无疑是风光无限,热闹辉煌的一年。在“特价”、“买一送一”、“送现金”等层出不穷的促销手段的刺激下.深圳的零售业一路高歌,创下了690多亿元的新高,位列全国前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深圳零售业繁荣的背后正暗流涌动,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事实究竟如何?未来深圳零售业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与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花涛先生展开了交流。  相似文献   

7.
张冲  张勇 《中国经贸》2009,(6):52-53
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新的竞争态势,零售企业迫切需要适合零售经营特点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指导,以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从对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出发,运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树型”理论推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并对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剖析.为核心竞争力理论在零售业企业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亦称“生产型服务业”或“生产者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是按照基本功能对服务业进行的分类。生产性服务在理论内涵上是指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因而也可称为“中间投入服务”或“配套服务”,它能够满足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蒋巍 《辽宁经济》1999,(7):40-40
伴随前些年的“建大型商场热”,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零售业已呈现僧多粥少的过饱和竞争状态。之后的“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了几家大型综合零售企业集团集中于商业中心区短兵相接的垄断竞争格局。为争夺市场,零售企业共“舞”价格战,并趋于白热化。一、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有魅力的超市,不但是一个“质量信得过的企业”,还必须是一个“环保信得过的企业”。综观零售业的基本态势,以由浅层次的商品竞争演变到深层次的服务竞争,然而服务竞争的一个核心点是,从满足顾客购物需求一般层面上升到关注和保护顾客身心健康的最高境  相似文献   

11.
高欣  朱倩昕 《发展》2007,(6):73-74
超级市场,简称超市,是一种以顾客自我服务为主,品种多为品牌产品的大型零售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市本身就是一个产品展销会,各种各样的商品在超市这个有限的空间中施展着自己的优势、推销自身并最终促成购买行为。这其中广告传播的有效性直接作用并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本土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文章分析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并将中外零售企业优劣势进行对比,提出了中国政府和零售企业在这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务部近日发布了扩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目标商品零售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形成大型零售企业整体优势进一步增强.跨区域发展成效显著,中小零售企业健康发展,零售业结构布局更趋完善。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现代零售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优质大型店址资源日渐稀缺,大卖场、综合超市同质化竞争情况日趋严重,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实现差异化经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许多零售企业开始将眼光投向高端超市这一业态。高端超市指所经营商品中,进口和有机商品占比大(通常在40%以上),卖场经营环境好,服务质量高的一种细分超市业态。与大卖场嘈杂的购物环境、铺天盖地的特价促销相比,高端超市的核心吸引力在于高品质的商品组合、优雅的卖场环境、愉悦的购物体验和贴心的顾客服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零售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连锁经营的导入和推广,它把工业化大生产中因专业化、规模化而取得的优势导入了零售业。二是对外开放和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给中国零售业带来了新的零售业态、营销理念,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消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而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行绿色价值链管理。企业必须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树立绿色价值观念.进行流程优化,构建绿色供应链系统:同时.企业还要控制污染和节约资源.使用绿色技术.提供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以实现绿色价值创造,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赫连建慧  孙钰 《天津经济》2006,(6):29-31,42
随着中国零售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我国零售业日益面临着外国各大跨国零售企业的挑战和竞争。据统计,目前全球50家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40多家已在中国“抢滩登陆”,对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形成渗透和吞并之势。面对实力强大的国际零售商在我国市场的迅速扩张,资金、规模、管理、观念等多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国零售业靠自身发展已经无法跟上国际零售商扩张的脚步,而并购战略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同时可以实现协同效应。因此,并购方式成为我国零售企业迅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方悦 《魅力中国》2011,(21):27-2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我们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领导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发挥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必须树立“效益党建”的理念,既有“投入”又有“产出”,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基于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客观决定的,是上海全力实施“服务全国”战略的坚实基础,也是上海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对上海具有特殊的内涵,欲充分认识这一内涵,必须深刻把握上海如何更好地为全国服务,服务什么,为什么目的服务,以及深刻把握如何通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服务全国过程中实现上海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零售业如何迎接外企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零售业是最先全面放开的行业之一,我们看到入世使世界超级零售商纷纷抢先登陆中国市场。原有在中国市场经营的外商零售企业开始加速飞奔、加紧扩张,新的外企也有紧追其后的迹象。 国外零售商的抢滩,无疑给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对提升中国消费市场的国际化水准、满足消费需要的变化无疑是一次难得机遇,但同时外商的涌入也极大地威胁着中国本土零售业,对中国零售市场利润进行残酷的争夺。 中国零售业怎样面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败下阵来,这是摆在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经营者面前一个现实又严峻的课题。 一、国内零售业面临的形势 到目前为止,有迹象表明外国零售企业已有加速扩大中国市场的趋势。洋商的涌入,使得本来就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五十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70%进入中国市场,全球三大零售“巨头”还在加紧扩张在华业务。如堪称世界零售业“老大”的美国沃尔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