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若英 《魅力中国》2014,(11):65-65
湖南省古丈县苗族花鼓是苗族历史与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具风格的舞蹈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艺术。本文通过对古丈县苗族花鼓的历史溯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苗族花鼓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虎 《魅力中国》2013,(16):130-130
苗族板凳舞,苗语称“卡牛档”,是流传于黔西南州境内安龙、兴仁、贞丰等地“黑苗”村寨的一种生育礼俗舞蹈。黑苗,苗族中的一支。因妇女身着黑色服饰而得名,从其语言及迁徙历史上看,黑苗属中部方言苗族支系。由于祖先崇拜、民族性格等诸多原因,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服饰样式和习俗。板凳舞,是每人用两手拿着两张小板凳相互敲击而跳跃的舞蹈,也是他们保留下来的一种文化事象代表。在流传地的苗族村寨,凡有人家生育小孩,在办“月米酒”这天,外婆家前来“送背带”祝贺,在离开主人家的时候,外婆家的妇女们就会唱起“咔依…..”的祝福歌,围成圈跳起板凳舞祝福小孩快乐成长,长大成才。在舞蹈中,乘着酒兴,节奏越跳越快,人越来越多,气氛越跳越热烈。许久才自然散去…一本文拟从板凳舞历史沿革、舞蹈内容及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对苗族板凳舞进行描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对板凳舞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蔡雅慧 《魅力中国》2011,(2):117-117
本论文从苗族鼓舞的产生与发展追溯了苗族的历史、环境、宗教以及在这种特定背景下形成的民族心态,并由这种心态,引申到苗族鼓舞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之后把落脚点放在鼓舞表演这个实质性问题上,也就是解决如何将这种民族心态运用到鼓舞的表演中去。提出从继承舞蹈中的民族心态去把握民族舞蹈的灵魂是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本文论述了民族舞蹈和舞蹈技巧的关系,以及舞蹈技巧应用的艺术表现和情感传递,提出了创新我国民族舞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386-386
舞蹈是舞者通过艺术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艺术行为。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相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情感的代入来塑造人物角色,使得舞蹈感情得以传递。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的中心目标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情感,舞蹈技巧、舞蹈动作只是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对舞蹈表演过程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舞蹈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表达形式之一,在众多的舞蹈技艺中,旋转动作是舞蹈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集约复合式无支撑的空转技术是舞蹈实践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研究以沈音舞校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人体筋膜链入手,剖析舞蹈空转四个技术环节,针对技术环节设计辅助训练任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辅助训练,并利用“Star-Excursion Balance Test”偏移平衡测试及评估方法对学生训练前后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辅助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比训练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梦雪 《魅力中国》2014,(26):76-76
维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宝库中重要财富。通过对维族舞蹈的音乐、体态、动律以及技巧等方面的阐述,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维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从而在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创新维族舞蹈的同时,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特征,促进维族舞蹈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丽 《魅力中国》2014,(27):97-97
我们在进行舞蹈编排的时候要不断的进行创造性的思与变,要通过进行舞蹈技巧的变化以及舞蹈技巧的思考来不断的进行编排,让编排出来的舞蹈更加具有新鲜性和时代感,符合大众的审美。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舞蹈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差异的教学.同时,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这种基本组织形式,尤其是要注意利用艺术实践的机会对教学效果加以检验,以此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于舞蹈所表现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重点培养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还要重视技巧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齐晓雪 《魅力中国》2011,(17):99-99
各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拥有灿烂多姿的文化,服饰便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苗族是一个勤奋顽强的民族,苗族服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一部现成的苗族史书,代表了苗族文化的灿烂。图腾文化是中国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结矗,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符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探究苗族这一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保护失传的民族文化——以黔东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州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这里是苗族、侗族的聚居地,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同时还有布、水、壮、瑶等26个其他少数民族.民族文化,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服饰、传统节日、民间游艺及民俗活动积淀厚重.……  相似文献   

12.
苗族蘆笙會     
蘆笙在苗族文化藝術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苗族的詩歌、舞蹈,繪畫、雕刻、民間故事、歌谣無不充滿了對它的生動描写和热烈贊頌。蘆笙包含着苗族人民共同的心理文化和思想情操,是苗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蘆笙,黔東南苗語稱為“给”,川黔滇苗語稱為“更”。據專家考證,蘆笙已有2500多年歷史,最遲在先秦就已產生。馬端臨《文獻通考》;“唐九部夷樂有葫蘆笙。”苗族古歌《跟種》:“理来客家遇,  相似文献   

13.
民族舞蹈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独特的音乐旋律、多彩的情感表现技巧,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分析了民族舞蹈编排技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贵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台江苗族剪纸为例,对其所包含的图案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苗族剪纸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素朴生活、理想追求和审美观点,负载了分外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揭示贵州苗族剪纸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南苗族服饰的图案稠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是苗族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存根.西南苗族服饰其款式特点、社会功能、艺术品味几方面在苗族服饰中颇有代表性,呈现出苗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审美意境,实现着苗族服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南苗族服饰的图案稠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是苗族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存根.西南苗族服饰其款式特点、社会功能、艺术品味几方面在苗族服饰中颇有代表性,呈现出苗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审美意境,实现着苗族服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欣 《黑河学刊》2012,(3):39-40
舞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具有内涵美的艺术,能给人以崇高的想象与理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是舞蹈艺术的灵魂,眼神的运用是舞蹈艺术的精髓,眼神表现力对于完整表达舞蹈的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单只有优美舞姿和高难度技巧的舞蹈不是完整的舞蹈,它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它要通过"眼神"来给它注入灵魂。这样形、神合一才能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艺术。舞蹈中的"眼神"在舞蹈的完美展现上就不可忽视了,通过从"眼神"在舞蹈中的作用、重要性、运用与表现上可以看出这点。  相似文献   

18.
刘丹 《魅力中国》2013,(14):78-78
文学艺术离不开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对其的影响和作用。文艺创作必须处理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挖掘、提炼、传承等问题,真正意义地吮吸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养份,创作出人们喜爱的优秀的作品。作为一名生活在布依族苗族为主地区,从事舞蹈专业二十多年的演员,我愿把这个在艺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论点粗浅分析,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苗族村寨传统自治制度的回顾与对目前其村民自治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苗族村寨传统自治制度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完善苗族村寨村民自治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少华 《魅力中国》2014,(8):229-229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人体动作的变化来表达精神情感,是人类精神外在的表现,并且随着舞蹈学科体系的发展,舞蹈教学过程也进入到专业化、程式化的学习流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的舞蹈艺术不应该只局限于技巧,而且更应传达一种审美价值的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