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设趣味实验,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建立实验小组,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三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四是布置家庭小实验作业,培养学生理解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晓伟 《魅力中国》2013,(20):198-198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实验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趣味实验、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药学专业的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实验教学。文章通过药学实验改革进行研究,针对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未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提出了多学科综合交叉培养的对策,培养学生具有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达到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罗伟 《魅力中国》2014,(2):225-226
新课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起来,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面结合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时代的发展赋予生物教育新的内涵,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注意以生物问题情境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动性,提高探索思维能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叙了在高中教学教学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得出的结论是: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重视解题教学、知识形成、实践创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在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c语言自身特点,通过实例阐述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如何使用计算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0.
张静洁 《魅力中国》2010,(34):379-379
朗读教学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本文主要探究如何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结合学生探究性实验和科研实验中若干失误的例子,为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孔秀花 《发展》2010,(5):121-1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一个好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谈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陈正刚 《魅力中国》2009,(11):114-115
创新就是对原有传统观念的怀疑,创新就是对陈旧知识的革命。创新是人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我们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学生留出思维和探究的空间,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活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赵立新 《魅力中国》2014,(16):238-238
在政治的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时间,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无疑标示着新一轮课改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又如何体现这一教育目标?以下笔者做出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向军 《发展》2010,(12):141-141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是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吴显辉 《魅力中国》2010,(7X):332-33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初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当前政治学科中招备考的热点问题是开放性试题,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面对这一形势,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宋维 《西部大开发》2010,(8):114-114,144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就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造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柳竹 《魅力中国》2013,(13):216-216
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具体、生动的途径。而语文学科以其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能偏废,语文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振奋起来,产生积极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是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计算机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郭佳 《魅力中国》2013,(8):290-290
本文阐速了数学建模的内涵及过程,论述了数学实验的本质和内容,讨论分析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