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盟10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该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迈出了中国和东盟合作进程中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紧扣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一步突出东盟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向东盟投资和承包工程、展会结合的特色,形成博览会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约建成,中国和东盟十国广阔的市场无限趋向于"零"缝对接.一时间,这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中国和东盟乃至区域外众多企业眼中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4.
一对十的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影响因素及难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区域一体化浪潮,东亚各国开始急起直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举动,就是2001年末东盟-中国峰会期间各方首脑宣布将在10内年建成"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CAFTA).  相似文献   

5.
《商》2016,(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全称: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双方的经济状况与贸易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运行,该自贸区将成为患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这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闻最大的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给中国-东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运行,该自贸区将成为惠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给中国-东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这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里程碑,未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将呈现新格局。本文结合东亚的现状,从新地区主义理论视角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原因、意义,并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广西推向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通过"近距离"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从大尺度空间考虑产业结构调整,为广西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分工和分享分工效益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将于今年8月签署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双方的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 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有关谈判委员会已举行30次会议,并已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1.
二、中国与东盟10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按照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的协议,将在2010年基本建成“10 1”自由贸易区(其中“10 1”一揽子协议框架下,中国已自2005年开始,与东盟部分国家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在加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和两个次区域合作的建设,中国和东盟成功的组建了自由贸易区,并且经贸往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仍有足够的理由对东盟—中国自贸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在WTO框架下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带来市场准入制度的变化以及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各国的农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自由贸易区造成的影响初步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盟宣传话语权 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预计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额将达到1.2 万亿美元,贸易区人口20亿,GDP超过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CAFTA的制度约束与中新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外贸具有趋同性。东盟成员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路径提供了可能。借鉴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中国与东盟10个国家之间的560多种进出口产品互相降低关税,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双方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笔者就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后给中国带来的利益、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环球直通车     
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建成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今年1月全面建成。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建成自贸区,2015年与东盟新成员建成自贸区。这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建成。早在去年6月份,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前夕,泰国总理阿披实率领中泰建交34年来阵容最庞大的代表团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周边产品的基本类别入手,以广西民族工艺品为例,着重分析中国-东盟周边产品存在现状及其根本原因,以及当代大众及消费者对东盟周边产品的实用、精神、审美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东盟周边产品在保护和整理收藏的同时,研究新的发展方向: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中国琼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立足于独特的山水地貌和民俗风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具有不可复制性。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在广西南宁成功举行了八届,更多东盟的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周边产品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可是如今,周边产品千篇一律,不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甚至在不同地区出现相同的产品,这样就使消费者失去购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可以说,这个覆盖近20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其影响之大“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