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引言 环境压力与就业压力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巨大环境代价之上的,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近3亿人口的饮用水受到污染,污染物往往是有害化学物质,中国几乎所有的近海都被污染,淡水渔业资源因受到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影响而消耗殆尽、品质退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进入转型阶段,对于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雾霾等。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监测成为当前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环境空气污染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环境空气污染的防治与监测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环境如自然环境一样,一旦受到污染而恶化或者破坏,金融风险无疑将会放大,从而影响到金融这一被称为"经济国防"的安全。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生活中点击频率最高的词汇应当是"金融问题"。金融隐忧问题成为全国"两会"提案的首选焦点。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蕾 《北方经济》2006,(3):77-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6%.但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持续加剧为代价的.2004年我国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但创造的GDP却只是全球的4.3%.据统计,目前我国万元生产总值的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这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排放来发展的经济增长,使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凸现.因此中国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巩海平 《发展》2005,(5):66-67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历来占有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相关的环境监管措施不到位,使得农村环境污染处于失控状态,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因长期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改变,导致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退化,环境承载能力降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时至今日,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现象十分严重,环境侵权问题也日益凸显.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对原告资格进行了较多的限制,阻碍了环境诉讼和环境保护.因此,必须引入新的诉讼制度,这就是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的途径和机制排除环境侵害,保护公民的环境权.文章对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进行了研究,指出建立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的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高辉清 《发展》2005,(12):17-18
综观历史,发展中国家如果以发展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一定的增长,但却无一例外地不能持续,从长远看不仅不能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而加重了污染的程度,恶化了人居环境.这也是为什么20多年来再也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增长方式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几乎完全一样,如果此经济增长模式不改,也摆脱不了经济发展停滞、生存环境恶劣的厄运.幸运的是,循环经济的出现给我国摆脱困境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8.
历史发展到本世纪末,经济系统已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居住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由于急功近利,人们往往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和高享受。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正使人类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臭氧层遭破坏、全球气温变暖、酸雨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污染、生物物种锐减等等。不仅经济损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优良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可以说,农村环境保护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兼有,点源污染与而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环境和能源问题复合,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还需要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与人类生存攸关的空气环境、饮用水环境、生物环境等整个生态系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改造大自然的行为,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因为经济增长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就要求越来越多的资源、能源、土地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从而引起对自然资源不适当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同时,由于工业生产和人口的大量集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排放的废物,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这些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严重制约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废弃物贸易或直接将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我国在对外开放初期买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给我国环境保护增加了压力。本文认为环境成本外部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尽量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以及环境规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以降低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环境公共卫生是决定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人类在利用环境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危害了人们的公共健康。新加坡的环境公共卫生管理十分的先进,通过对其机构设置、管理特点的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的环境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改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3,(23):4-13
有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环境损失为代价的,如果将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的损失扣除,真正有效的国内生产总值要比现在要少3%以上.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和城市化迅速地区的沿海地区,资源与环境处于高负荷状态,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危机;主要以大量开发资源、发展基础产业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中部地区,资源与环境破坏普遍比较严重,部分地区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5.
用道德与法律的合力捍卫绿色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经济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同时也受到污染和破坏.我国金融界强烈呼叶绿色信贷的理念引起很大震动,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和规范发展迎来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在秉承商业利益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统筹兼顾,相关监督部门必须以德与法的合力共同促使和维护金融界自觉实施绿色信贷的环保意识与行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石油化工化验就是一个污染较大的工业过程,对大气层、水资源以及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在石油化工化验方面实现无污染化验是石油化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石油化工化验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石油化工无污染化验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的环境建设、石油的化验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矿山污染及环境破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随之产生了大量矿山环境问题。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我国矿山污染及环境破坏现状,并提出保护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环境破坏了,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支撑: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代化也无从谈起。同时,环境建设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不能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停止发展来维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工业经济处于非常尴尬,非常窘迫的境地,一方面信息技术把偌大的一个地球霎时缩小为一个“地球村”,使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这种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生态,以知识为资本的低投入,高产出的新经济备受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的破坏,使十大环境祸患威胁人类,即土壤遭到破坏,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的过度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空气污染,极地臭氧空洞。  相似文献   

20.
姚蕾 《北方经济》2006,(2):77-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6%。但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持续加剧为代价的。2004年我国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但创造的GDP却只是全球的4.3%。据统计.目前我国万元生产总值的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这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排放来发展的经济增长,使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凸现。因此中国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