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贫水大国,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严重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是全国缺水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因此,改革用水制度、建立节水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一、水资源严重匮乏,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省份之一。2001年,全省淡水资源总量为21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38.75亿立方米,地下水量170.…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古代,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兴衰以及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与森林消亡的因果关系的剖析,论证了森林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历史与现实的无数例子证明森林不仅仅是人类的摇篮,还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卫士”。森林的存亡关系着人类的前任和地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确定,根据目前森林资源的状况,必须大力营造人工林,使人工林在森林资源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由于以往的林业导向,片面追求木材产量,营造人工林都以针叶纯林为主,违背了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规律,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诸如:林地综合生产力降低、病虫害增多、林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退等。鉴于森林的双重效益及森林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森林受到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状况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来,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社会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使非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再生资源保持其“再生”实用性。能源是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环境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还是以非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因此,能源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绩。 (1)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保存物种、减免自然灾害及为人类提供多种自然资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保护环境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要想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完成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即以生产木材为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低下为特征的传统林业向以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合理配置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商品率为特征的现代林业的转变。而完成这个转变的关键措施就是森林实行分类经营。  相似文献   

7.
特别数字     
《环境经济》2013,(Z1):118
我国废纸年利用量相当于每年少砍1.3亿立方米木材在政策扶持和较高价格的影响下,我国废纸年回收利用量高达430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少砍伐1.3亿立方米的木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效果显著。随着我国日益重视纸张回收利用,去年我国废纸回收量达到4347万吨,同比增长17%。大量废纸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森林砍伐,弥补了我国森林资源的不足。废纸资源已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中国政府充分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做出重大承诺:我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达一承诺,明确了中国林业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林业全力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亚林 《经济》2007,(8):113
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森林年增量世界最高,对二氧化碳吸收贡献很大.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说,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使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如今,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36.18亿立方米,我国现有森林年均生长量达到5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夏青 《技术经济》2003,22(6):10-11
<正> 能源是指可以产生能量的物质资源,或者说是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它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原动力,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自然环境保护运动,是人们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辨证关系与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对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稳定三个协同共生关系的不断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与发展、经济增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思想和社会领域的一场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为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运而生。循环经济是一种关于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也是一种适应未来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更是一种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的重要创新在于,将传统经济增长及社会消费由“资源一产品/服务一消费/污染”的开环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服务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增长都要消耗自然资源和产生污染物,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随着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断增大,环境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法,努力探索保持环境系统平衡的途径。只有环境系统保持平衡,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作为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的最高级监督形式,应以其独立的监督功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的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下面就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庞磊 《经济论坛》2006,(3):49-49,53
一些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界系统的破坏。由于传统生产方式以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资源耗竭,物种急剧减少等,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蒙上阴影,破坏了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界系统的和谐。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一书,  相似文献   

16.
森林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也与人们的活动和发展相互制约。作为全新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更是走进了备行各业中。由于森林资源的日渐稀少,林业发展的严峻形势也要求林业管理中必须全面加强森林培育。森林培育是一个生物转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树木与森林利用太阳能或者其他物质来实现转化,从而生产人类日常生活需要使用的各种东西,例如生产原材料、生物能源食物等,更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与生物生存的环境。森林发展与经营的过程中,需要长期以科学眭指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旅游是发展绿色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的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产业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森林生态旅游有效保护了我国多样化的森林风景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基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弱持续发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整合为基础的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会计的发展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探索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观念。  相似文献   

20.
论可持续消费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 《经济论坛》2005,(16):132-133
一、可持续消费与循环经济融为一体相辅相承 自有人类生产以来,消费就无时无刻地不在持续着,消费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消费模式是指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消费模式对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而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