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01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15-25,104,105
2010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跃升16.2%,达到创纪录的25367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60%,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为23627万吨,占石油总净进口量的比例由上年的91%升至93%。成品油需求旺盛和新增炼油能力投产使中国原油加工量增加5000万吨,至4.2亿吨,其中56%为进口原油。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为应对柴油需求骤增而大量进口,但全年柴油净出口量仍达到287万吨的历史高点。汽油净出口量升至517万吨的5年来最高水平。新增乙烯装置投产使国内石脑油净进口量增至204万吨,增幅为13.6%。燃料油净进口在2009年增加之后,2010年下降至1312万吨。液化石油气进口因价格高涨和国内供应增多而萎缩21.9%,至319.62万吨。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减弱至9.5%,油品需求增长也将略低于2010年;国内油品市场供需大致平衡,油品出口量可能少于上年,原油进口量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2.
田春荣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44-55,109
2012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931亿吨,比上年增长7.9%,石油进口依存度升至62.1%。经济增长放缓使2012年国内石油消费量增长幅度减弱至4%,低于过去5年平均5.4%的增速。国内原油加工量仅增长3.7%,是11年来增长最慢的。进口原油占炼厂加工量的比例由前一年的55.4%提高到57.4%。汽柴油出口量连续两年大幅缩减,而石脑油及燃料油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使得成品油净进口量上升到1553万吨,增长4.9%。液化石油气(LPG)净进口量继续小幅下降。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管道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进口量增长近3成,370亿立方米净进口量约占当年天然气消费量的25.1%。2013年,国内经济有加快增长的势头,油品需求增长会略有提速,在原油进口增多的同时,成品油出口量将上升。若2013年丙烷脱氢(PDH)陆续投产,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将回升;新建LNG接收站投产和中缅输气管道建成投运将使天然气进口快速上升的势头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0067万吨,比上年增长9.5%.进口依存度估计已上升到52%.全年原油净进口量增长9.9%,达到17516万吨;成品油净进口量大幅增长19.4%,增至2184万吨.在成品油中,汽油净出口量只有4万多吨,是自1993年以来最少的一年;而柴油净进口量较上年猛增484%,达到562万吨,创15年来的纪录;燃料油净进口量减少到1436万吨,为近8年以来的最低.由于天然气和国内炼厂液化石油气挤占市场,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继续下降,降幅为36%,进口量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60万吨,进口量所占市场份额降至9%.预计2009年下半年中国成品油需求会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复苏而恢复增长,2009年全年成品油需求量比2008年略有上升.石油进口依存度上升的长期势头仍将保持.  相似文献   

4.
2016年,中国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产品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上升9.9%,至3.783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67.3%。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炼厂加工量连续两年下降,但地方炼厂大幅提高开工率和国内油田产量下降使得原油进口量再攀新高,达到3.810亿吨。2016年,中国成品油净出口量为2045万吨,柴油成为成品油出口市场的主要品种。在化工产品和汽油调合组分原料需求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创纪录地达到1612万吨。2017年,中国经济仍旧处在下行压力下,成品油需求将继续低速增长。增加进口原油加工量,进一步扩大成品油出口,仍将是炼厂维持正常运营的出路。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9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同比增长8.8%,达到21838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估计达到56%;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0379万吨,比上年增长13.9%.大规模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导致成品油供应增长速度超过需求,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使成品油净进口量下降45%,至1192万吨,降至7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柴油净出口量创下267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汽油净出口量也由上年的不到5万吨骤增到490万吨;航空煤油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航煤净出口.新增乙烯能力投产使得石化原料需求大增,10年来中国首次成为石脑油净进口国,净进口量为180万吨.因民用需求增加,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回升至409万吨,与2007年相当.未来,中国对成品油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原油进口量继续上升的同时,成品油出口也将继续增加.天然气供应量的增加将使燃料油需求进一步下降,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长也将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4%,为过去13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85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9.85%。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594亿吨,同比增长14.8%。2007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高价格刺激了国内油品出口,并使燃料油进口量缩减13.7%,降到2412万吨。2007年秋季的“油荒”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不惜亏本大量进口柴油和汽油,以解国内市场“燃眉之急”。受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炼厂增产和液化天然气等替代燃料发展的影响,2007年中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继续下降,降幅达28.6%,由上年的521万吨降到572万吨,进口量萎缩到10年前的水平。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可能仍高迭10%或更高,油品需求保持旺盛增长,石油净进口量预计达2亿吨左右。国际油价空前高涨和国内通货膨胀风险可能继续阻碍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实行。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06年大幅上升.2006年,原油和成品油及其他石油产品净进口量显著增加,抵消了液化石油气(LPG)净进口量的减少,使石油净进口量增长17%,达到1.693亿吨.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和新增炼油能力的投产使中国原油进口量连续第五年上升,2006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388亿吨,比上一年增长16.7%.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炼油厂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50%.高硫重质原油进口量增加到480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比例继续保持在1/3.原油进口进一步多元化,2006年从中东进口原油的份额降低到45.2%,这是自1997年以来对中东原油依赖度最低的一年.中东和非洲原油占进口总量的3/4以上.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继续下降,降至555.64万吨.2007年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和战略石油储备进油的需要将增加对进口原油的需求,裂化和脱硫能力的扩大将进一步改善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能力.装置和油品结构调整正在改变炼厂供应格局,增产石脑油将减少汽油的出口量,增建加氢装置将缓解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2003年中国石油(原油加成品油)净进口量大幅增长;35.6%,达到创记录的9759万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量分别达到8299万吨和1459万吨。在国际油价高涨和石油进口量大增的双重影响下,石油净进口总额达到2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7%。2003年中国原油加工量增长10.8%,达到2.426亿吨,进口原油占加工量的比例从一年前的52%扩大到58%。在SAES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超过了所有分析家的预测。2003年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在内的成品油表观需求量(产量加净进口量)的增幅达到9、5%,如果加上润滑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增幅则高达12.4%。2003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已达到约;36%。2003年三季度后期从南方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电荒”、“油荒”和“煤荒”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敲响了警钟。预计受经济增长的带动,2004年中国的油品需求依然会强劲增长,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将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5年,在国际高油价的影响下,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比上年下降了5.2%,降为14361万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加快,使得原油净进口量仅增长1.4%,达到11902万吨;进口燃料油和采油大幅减少,汽油和柴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净进口量比2004年的2642万吨减少53.9%,降至1746万吨;高价格还抑制了对进口液化石油气的需求,进口量5年来首次下降,由638.61万吨降到614.12万吨。乙烯新装置投产使石脑油进口大增,2005年全年的进口量同比增长5.86倍。石油净进口额比上年增长14%,达到491.97亿美元。展望2006年,建立节能型社会的需要将推动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比2005年有所加快。预计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增长6%,达到3.33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在2005年暂时降低后,2006年将稍有回升,但可能仍低于2004年的49%。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油品市场供过于求使炼厂加工量增长受限,但市场逐步放开和低油价下的存储需求使原油进口量创纪录地升至3.355亿吨,升幅接近9%.航空煤油、燃料油、柴油和汽油等成品油出口量大增而进口量缩减,使中国24年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柴油净出口量30年来首超汽油,燃料油进口量则降至13年来最低.旺盛的化工原料需求推动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继续扩张,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国.2016年,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措施可能抵消低油价的影响,中国油品消费增速将维持较低水平,但国家进一步放开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权以及新增储油能力的投用,将促使原油进口量继续上升,成品油出口量可能再创新高;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在经过两年的飞速增长后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带动国内石油需求较快增长。受资源条件限制,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而在石油需求强劲增长、原油加工能力增加、炼油利润得到保证等因素影响下,原油加工量和多数油品产量都较快增长;石油进出口继续大幅增长;国内油品市场价格波动下跌。四季度国内石油市场基本面将支撑石油需求较快增长。而在石油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成品油产量和石油进口量也将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国内原油产量1.9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净进口原油1.93亿吨,同比增长10.2%。其中,四季度净进口原油5100万吨,同比增长18.7%。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国内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速均低于预期,但在新炼厂投产和商储需求的支撑下,原油净进口量首次突破3亿吨,增幅高达9.7%;石油净进口量增至3.205亿吨,进口依存度扩大至62.5%.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加重,2014年成品油进口量缩减1000余万吨,净进口量降低到仅70万吨,为23年来最低水平.LPG市场迎来“第二春”,化工原料需求推动LPG进口量达710万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进口天然气市场的扩张势头明显减弱,进口依存度升至31%.国际市场油气价格下跌利好中国增加进口,但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超过需求增长的油品供应能力和利润下降的压力,将迫使炼油业继续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并进一步扩大成品油出口量.2015年中国可能重新变为成品油的净出口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4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发电、运输业对燃料的需求激增,使中国石油进口量在国际油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仍大幅上升。原油进口量突破1.2亿吨,增幅达34.8%;成品油进口量首次超过5700万吨,增幅达34.1%;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1.437亿吨,加上LPG和其他石油产品的净进口量,石油净进口总量高达1.515亿吨,同比增长45%,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接近50%。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由于国内炼厂脱硫能力的限制,来自中东的原油占进口原油的比例有所减少,俄罗斯和非洲石油所占比例增加。2004年,中国从多年的柴油净出口变为净进口,柴油进口量比2005年骤增2.24倍,全年净进口量达到211万吨。燃料油进口量增长28.4%,达3050.9万吨,与此同时,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展望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旺盛势头可能因经济增长放缓而有所减弱,但运输燃料需求的增长仍将强劲,预计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市场2010年回顾与2011年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强劲增长,多数油品供需回到甚至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突破4.5亿吨,达4.58亿吨,较上年增长12.2%;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增长6.9%;原油加工量首次突破4亿吨,达4.2亿吨,增速高达13.4%;石油净进口2.55亿吨,对外依存度突破55%。展望2011年,国内石油供需将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有所降低。预计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87亿吨,增长6.2%。全年原油生产量和加工量将分别达到2.08亿吨和4.46亿吨,分别增长2.5%和5.5%;石油净进口量2.7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升至57%左右。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总体看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新的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国内原油产量增速放慢,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较快增长:石油进口和净进口持续增长,出口减缓;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波动上涨,创历史新高。预计2008年中国石油需求将继续较快增长,原油生产保持稳定低速增长,石油进口仍将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将突破50%,石油价格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从上年的6960万吨减少到6490万吨,下降6.7%。原油进口量随国内炼油厂加工量一同下降。来自中东的高友原油进口量猛增,占进口总量的比例由上年的26%增长到39%。伊朗取代阿曼成为中国进口原油的最大供应国。随着国际油价下跌,进口原油成本降低。燃料油进口量大增促使成品油进口量增长19%。汽油出口量创下了577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并使成品油出口上升了12%。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在2000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后,2001年恢复增长,489万吨的液化气进口量约占国内市场的3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原油进口实行解冻以有晨国有贸易单位进口成品油则可能会制约国内炼油厂增加加工量。2002年,原油进口量可能继续保持去年水平,LPG进口量可能会明显增多,华东地区LPG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励。  相似文献   

17.
石油产品需求上升和炼油厂加工量增加,使我国原油进口在去年下降之后恢复增长,今年1~6月份,原油进口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3.1%,达到3299.31万吨,由于燃料油进口减少,上半年油品进口量下降24.7%,降至795.57万吨,包括原油和油品在内的石油进口总量从去年上半年的4256.59万吨下降到4094.88万吨,降低3.8%,出口量减幅达14.0%,降到733.62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下降1.2%,从一年前的3403.48万吨降到3361.26万吨,展望下半年,由于需求上升将使原油加工量保持增长。预计原油进口量在三季度减慢后,于四季度恢复上升势头。液化石油气进口量上半年跃增41%,下半年这一增势仍可望保持。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明显下降,各油品需求严重分化;石油生产增速上升,进口量减少,对外依存度下降;国家按新的调价机制及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运行相对平稳。初步分析判断,下半年国内石油需求增速将小幅回升,石油生产增速下降,原油净进口量增速回升,成品油面临出口压力。预计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8590万吨,比上年增长2.1%;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8480万吨,同比增长3.0%;原油产量20910万吨,比上年增长2.2%;原油加工量48280万吨,同比增长3.0%;成品油产量29750万吨,同比增  相似文献   

19.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呈现波动起伏走势,同比增速小幅上升;原油和石油产品生产增速放缓;原油进口量较快增长,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展望四季度,国内石油需求将保持增长,增速相对较低;原油生产增速将有所上升,石油产品生产保持低速;原油进口继续较快增长,成品油进出口仍相对较低;汽柴油市场相对稳定。预计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47060万吨,比上年增长3.7%;汽煤柴油表观消费量约27300万吨,同比增长3.8%。全年原油产量约20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5%;原油加工量约45800万吨,同比增长2.3%;汽煤柴油产量约27770万吨,同比增长4.0%。全年原油净进口量约26400万吨,比上年增长5.6%,对外依存度达56.1%。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增速放慢。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4.76亿吨,较上年增长4.0%;原油产量2.04亿吨,仅增长0.3%;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增长4.9%;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5亿吨,达2.53亿吨,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5%,达55.1%。展望2012年,国内石油供需将继续增长,增速将有所回升。预计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亿吨,比上年增长5.1%;原油生产量和加工量将分别达到2.05亿吨和4.72亿吨,分别增长0.5%和5.5%;石油和原油净进口量分别为2.95亿吨和2.7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升至59%左右。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总体看好,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